探究小学生个性发展,促进语文教学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能力的培养涉及到了学生的多个方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尊重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其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语文科的教学,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并进行尝试: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尽量激发每位学生的主动意识。
  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非常规表现也常常能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在语文插图上涂抹;有的学生爱插嘴讲话,有的学生高兴时会手舞足蹈,对于这些,教师应持充分尊重和宽容的心态。对有这些表现的学生,作为教师要仔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原来爱涂抹的学生是由于被精彩的画面所感染,有想动笔画画的心理欲望,我们应保护他这一良好动机,稍加引导:请这位同学不必在插图上涂抹,课后要求他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图画本上画画,能充分反映课文内容的画面。这样既能保护这位学生想要画画的良好心理动机,也让学生明白了在课本上乱画这是一个坏毛病,同时还激发了他绘画的欲望。通过调查,爱插嘴的学生,他们往往口语表达能力较好,常常有希望进行口头表达的欲望。这时,作为老师也要稍加引导:这位同学善于口语表达,老师很高兴,不过要养成认真听别人讲话的好习惯,等老师讲完后,再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通过调查,高兴时手舞足蹈的这部分学生往往肢体语言较强,善于与他人合作,老师要很好的保护并加以正确引导。如,让他们进行课文化妆表演等,那么课堂上往往会有较好的收获。
  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业基础不尽相同,学习风格各异,作为老师,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厌学。所以,教学中要尽量用语言鼓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用微笑安慰失落的学生,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
  二、尊重学生个性,尝试开放性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有时教师精心设计的作业大多数学生是被动完成的,作业的效果不令人满意。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用开放性作业形式引导学生由“要我做作业”转变为“我要做作业”,尝试作业目标自己确定,作业方法自己选择。
  1、学生根据实际自定目标
  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根据所学的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学习水平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作业目标。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自己确定“背诵、积累、拓展”性作业目标,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降低要求,根据自身实际,能认读书写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熟读课文,摘抄喜爱的好词佳句作为目标。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有名的游记。作业设计时,我把自主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制定作业目标。如,我班一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给自己定的作业目标是:①摘抄词语9个,如“浙江、森郁、聚集”等;②摘抄描写内洞景物的词语;③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给自己定的目标较高:①背诵整篇课文;②仿照課文写法,写一篇游记;③课外搜集、阅读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2、学生根据实际自选方法
  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领域,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喜欢说话,常常利用语言表达思想;画画能力较强的学生喜欢涂涂画画,想象设计;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爱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尽量利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完成作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例如:学生们学完《西门豹》这个历史故事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强项选择喜欢的作业方式。如,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了故事梗概,画画能力强的学生画了西门豹“破除迷信”、“新修水利”的两幅图,交往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了课文内容表演。
  通过自定目标、白定方法的开放性作业,唤起了学生发白内心的学习愿望,学生的作业兴趣浓厚了,作业效果提高了。这样的作业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不同的方面表现自己的优势,既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吃好、吃饱”,又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机会显身手。
  总之,我通过以上方法的探究、实践,促进了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3日至5日,由贵州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贵阳美术馆承办的“贵州当代书画作品展”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贵州书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随之凸现出来。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在此,笔者先列举一下在初一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①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②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即质疑是思维的導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例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一节时,教师在复习单项式以及多项式的项后,指出下列每个多项式的项,并
我航拍龙腾中华这一主题,是从千禧龙年(2000年)开始的。那时我还是新闻摄影记者,在一次森林防火飞行踏查中,我第一次拍到了龙的影像,从此我就走上了长达12年的拍龙之路。曾有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且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高职院校与一般的大学教学重点及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异,其更加注重实用性,且需要使得学生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的对于人才的需求。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变化,需要人才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各类课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简单分析了高职院校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摘 要: 试题是考试的载体,是备考的工具。现行的教育理念与现实的教学时间,都不允许师生通过大搞“题海”战术来进行备考,这就要求高考备考的师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现有试题效用的最大化。本文通过对做错题目的整理、对做对题目的分析、不同题型的专项训练和典型试题的看题四个方面的思考,探讨了如何实现试题效用的最大化,以为高考政治备考提供建议。  关键词: 高考政治备考 试题效用 最大化    在高考政治备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当代年轻人越来越渴望摆脱工作中的枯燥,释放生活中的压力,滑翔伞作为一项新鲜、时尚的户外运动,得到了当代年轻人的青睐,同时滑翔伞作
一、拢其心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同。情,为真实或者想象的不幸而自怜。这实际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学困生的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不幸:老师的冷漠、家长的训斥、同学的讽刺。虽然他们不查找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但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理解、关爱。他们也希望向好学生那样,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欣慰、同学的羡慕,他们渴望得到同情。  1、分析现状给予同情  学困生大都成绩较差,行为散漫,心理压力大,但从不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从何时起,我们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足以?随着我国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发展,金融支付手段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网银支付、虚拟货币支付以及第三方移动支付等支付手段,凭借其方便快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