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境让拼音教学其乐融融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第一关,然而由于它抽象、枯燥,一直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以复韵母《ai ei ui》一课的教学为例,提出让汉语拼音课堂活起来的一条有效途径——创设故事情境,并总结出故事情境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实践与探索,认为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拼音与发展语言、思维有机融合,并能成功突破拼音教学的重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意识,汉语拼音课堂因此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故事情境;汉语拼音;兴趣;自主合作;快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0-0093-02
  20世纪50年代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创设了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然而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拼音字母抽象单调,难认难记,课堂上无休止地认读、识记,更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这对满怀憧憬跨进小学校门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也就“降温”许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为落实这一要求,新课程教材编排了内容丰富的情境图,帮助学习声母、韵母。如何把枯燥的拼音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我们的汉语拼音课堂“活”起来呢?在教学中我发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帮助他们突破发音、记形、书写的难点,使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发展语言和思维,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意识,可以说,创设贴近文本的故事情境能让我们的汉语拼音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而活跃。下面以复韵母《ai ei ui》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在故事情境中让整个拼音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儿童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启动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就是这把金钥匙,它把枯燥无味的拼音字母变成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朋友,孩子们在一个个故事里,情境中学会了字母的发音,记住了字母的形状,熟练进行了拼读,如同精彩的动画片连续剧一般,让孩子们对每一节拼音课都充满期待和向往。
  在《ai ei ui》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 “龟兔赛跑”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转变角色身临其境于故事里,把整堂课的教学环节都贯穿在这一故事情境之中,使原本乏味的复韵母教学变得富有情趣、富于挑战。
  (一)图画再现情境,使拼音教学形象化
  上课伊始,我利用幻灯片指导学生看图开始了整个故事:“孩子们,在这片绿树成荫的草地上,来了一群小动物,他们是谁?在干什么?”“是的,小白兔挨着乌龟,梅花鹿挨着小猪正在玩得开心呢!”从这个故事情境里我自然地引出了复韵母ai的读音,并指导学生练习发音,识记,书写。
  (二)故事情境引导,使拼音教学趣味化
  接着我又用故事开路指导学生学习复韵母ei:“白兔挨着乌龟这么一站,高出一大截,她笑乌龟长得矮爬得慢,乌龟生气了说:“咱们就来比一比。”比赛开始了,小兔子撒开腿就跑,一会儿工夫呀就跑到很远很远了,小乌龟在干什么?瞧它正一边喘着粗气一边ei哟ei哟地慢慢爬呢,ei哟的ei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二个复韵母。”随着故事情境不断发展,孩子们不知不觉学会了复韵母ui,“尽管乌龟唉哟唉哟地爬着,还是赶不上小兔子轻快的脚步,瞧这会儿,他蹦蹦跳跳地已经爬到了山顶,山谷空旷,他对着山下的小乌龟喊,他在喊什么呢?(先给学生想象,教师总结)是的,小兔子高兴地对着山谷喊:喂,我已经爬到山顶了!山谷传来回音。小白兔接着喊:喂喂喂!山谷传来回音:喂喂喂!刚才同学们发的喂的这个音就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三位复韵母ui的发音是一样的,我看大家都已经会读了呀!”
  (三)表演体会情境,使拼音教学更生动
  而接下来的巩固游戏我也将其放入故事情境里说:“小白兔喊完喂喂喂,心想,反正时间还早,不如跟小朋友们玩游戏吧。”孩子们丝毫不觉得这是在课堂上,一个个劲头十足地投入学习中来,不仅学会了复韵母ai ei ui,还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骄兵必败,要关爱朋友的道理。
  二、在故事情境中突破拼音字母的发音拼读标调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拼音的发音、拼读和标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复韵母和鼻韵母的发音、拼读和标调学生不易掌握。过去我按教参的提示把拼读法引进复韵母、鼻韵母的教学,即教给孩子“从前一个字母滑向后一个字母”的发音要领,用口诀教学生标调。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把“ai”发成“a—i”,把“ei”发成“e—i”,而ui在具体音节标调时常常出错。
  为了突破这一发音和标调难点,我在《ai ei ui》一课的教学中运用故事情境,迁移口语中的读音,整体教读,成功地突破了复韵母ai和ei的发音难点,使学生牢固掌握了ui的标调规律。课堂上,在运用“白兔挨着乌龟比高矮”,“乌龟唉哟唉哟地爬”“白兔对着山下喊”的故事情境引出要学习的复韵母ai ei ui后,我是这样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同学们看看你挨着谁,谁挨着你?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们一起为小乌龟加油好吗?用力爬呀——ei ei ei,别灰心呀——ei ei ei,加油干哪——ei ei ei”。“山谷传来回音ui ui ui,男生读三次,山谷回音ui ui ui,女生读三次,山谷回音ui ui ui。”学生在具体的故事情境和语言环境中反复练读了这三个复韵母,其实就是在整体认读,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掌握了复韵母的发音。在指导学生读准复韵母的四声时,我也是用故事情境进行引导的:“正当小白兔玩得开心时,小乌龟在干什么呢?瞧他还在一个劲地爬呢!爬上了一座小矮坡,又爬了下来。谁会读ai ai ai ai?全班听我的提示读,小乌龟在平路走,小乌龟爬上坡,爬上去又爬下来 ,注意矮坡的矮,要拐弯,小乌龟爬下坡,连起来快快读,慢慢读,快快读。”   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兴致极高,而且能准确地读出复韵母ai的四声。对于ui的标调规律,我则让学生上讲台分别给ai ei ui的四声标调,运用儿歌和动画演示,创设小乌龟戴帽后,头上的花不见了的情境,自然地揭示ui的标调规律,避免了理性讲解的枯燥乏味、单调呆板,学生因此学得扎实,学得愉悦。
  实践证明,运用所创设的故事情境,在语言环境中整体教读,可以有效地突破拼音教学的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故事情境中让拼音学习与发展语言思维有机融合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诸要素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相促进。拼音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运用拼音这个有效工具去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这一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体现在学完拼音之后,还要体现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语文S版教材在拼音部分安排了认识常用字的内容。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创设故事和语言情境,将学习拼音与发展语言、思维有机融合起来,把练习拼读与识字认字以及听、说、阅读结合起来。《ai ei ui》一课中要求认识的汉字是“白 、水”。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我在学生学完ai ei ui三个复韵母之后,利用故事情景设计了一个认字环节——师:“龟兔赛跑最后的结果如何呢?我们接下去看,小白兔在干什么?”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哦,它玩了游戏又去睡觉,那谁认识这个字?让我们一起拼拼这个音节词‘白兔’。小白兔问:什么是白色的,还可以组什么词?(白兔、黑白、雪白、白色、银白、洁白。)小乌龟想知道同学们在哪儿见过这个‘水’字?”学生们为了帮助两位小动物,纷纷举手发言,个个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同时又将毫无意义的音节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觉得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在故事情境中增强学生拼音学习的自主合作意识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叶澜教授也说过“学生年龄虽小,但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才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最大的学习动机就是成功动机,如果学习任务让学生很容易或很难解决,则会使学生兴趣减弱,甚至丧失学习动机。
  所以在《ai ei ui》一课的教学中,我本着“以生为本 ”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发展出发创设了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的故事情境与氛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转盘游戏里,我示范与三位小动物做朋友指导学生进行拼读练习,然后我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转转盘拼读,小组内成员可以轮流与小动物交朋友,转转盘,小组之间还可以交换转盘进行拼读,这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生生互动,全员参与。在与伙伴合作拼读的过程中,与乌龟、梅花鹿、小白兔交朋友的故事情境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与更多的小动物交上朋友,每一个小组的孩子都积极地参与,专心而努力地拼读,如果有孩子拼读错误时,其他的伙伴便会帮助他纠正读音,这样,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充分培养。再如:在“ai、ei”学完后,学生对复韵母的发音规律和构成特点已有所感悟,初步掌握了发音书写的方法,在进行“ui”的教学时,我就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从所创作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情境中自然发出ui的读音,自己去发现“ui”的发音规律。我还让学生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并让小老师在班上点名请其他学生进行练习,邀请学生上台范写字母。学生们感到自己很能干,尝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也成为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有效动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心理潜能获得自然发挥。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故事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起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情绪和智力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在喜悦中探索,汉语拼音学习因此其乐融融,拼音课堂因此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責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阶段,识字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打好学生语文基础的有效措施。教师通过多种措施共同使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就能奠定学生的识字基础,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识字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字教学 多效并举 循环递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92  汉字是构建汉语大厦的基础材料,
[摘 要]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黄山奇松》的群读类学中,教师通过学画结构图理清文章结构、试用结构图读懂文章和运用结构图写文章思路几个环节,让学生掌握画结构图的阅读策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群读类学;阅读策略;结构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1-0011-02  赵镜中教
[摘 要]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每一位教师精心地规划设计,有系统 、有策略地引领,还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搭建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一个自由崭露头角的空间。以《秦兵马俑》观摩课为例,探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习力;想学;会学;乐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注重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技巧已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直击写作方法,以激发冲突的方式历练学生对素材的选择能力;深入把握核心,以细致品析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品析能力;整体把握顺序,以纵观全局的视域让学生领悟表达技巧。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用价值;语用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目前,我们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文选型教材,主体内容是文章。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要从价值入手,如历史价值、社会意义价值、文学价值、语文训练价值等。我们要用有价值的文本解读,换来有价值的教学处理;用有价值的教学处理,换来学生有价值的阅读。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向丰妙。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教学处理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
[摘 要]劝说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教学《读〈赤壁之战〉,我想劝说——》一文,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劝说欲望,让学生掌握劝说的基本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我是三国小达人”“我是小小劝说家”“我是和谐小使者”“我是写作小能手”几个环节,让学生掌握劝说的基本要领,初步学会写作劝说文。  [关键词]劝说;理由;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如何根据文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语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摆在教者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时,抓住第三自然段典型事例的描写,通过对比教学,品悟说理性文章典型事例的语言精练及写作方法;在提供详细事例的基础上,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改写,补充一个名人的事例。通过品味、对比、改写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得到真正地提升,达到言意兼得的实效。  [关键词
[摘 要]游戏让学生有了互动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教学中应以学生感官体验为起点,注重互动交流与协作配合;指导学生在主动合作中积累写作素材,让他们掌握语言表达的运用规则;帮助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内容主动调整表达的策略方法,在深化认知感悟的过程中使学生喜欢上语文,喜欢上写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游戏 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部编教材高度重视写字教学,突出学生学写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写字的基本要领、发现写字的基本规律、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习惯。只有书写思维伴随的练字,书写质量才能提高,书写技能才能更快提升,才能让学生平稳度过幼小衔接的书写期。  [关键词]部篇教材;第一学段;写字教学;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以人为本,习作教学应着力体现学生习作的个性化、自主性、生活化。对“写信介绍家乡”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通过“聊—读—写—评—用”几个环节的纵向联系,体现写作规律;采用多种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唤起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或文化积淀,从而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习作成为一种享受。  [关键词]兴趣 方法 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