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68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要一味仅是向学生讲授作文技巧,应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广撷博采,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融入生活,感悟生活,有效积累写作素材呢?在此,笔者谈谈初中作文素材有效积累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作文素材;有效积累;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15-02
  一、有效的生活储备
  1.有效积累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初中生虽说生活面窄,但他们毕竟在人生道路上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岁月的痕迹绝不至于一片空白,感情的世界亦不可能只是一潭死水。学生提笔无话可说,一方面是老师可能过于强调依葫芦画瓢,按单元要求作文,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心理、感情等实际,造成作文要求脱离实际;学生亦不能认识自己过去的经验正是今日作文的重要源头,以为作文即为做文,于是自觉不自觉在作文练习中舍熟就生,趋短避长。长而久之就生出害怕作文的心理。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开源入手,要求他们从写自己的故事起步,继而写家人、老师、同学、亲朋故友、村中人事,一地风物等。先求清楚、明白,后求细腻、生动、感人。这种挖掘往事,翻新旧题的做法,虽有规定范围、具体要求,但因为大矩之下,人人各取所长,各用所知,并无搜肠刮肚之苦,学生就会快乐作文了。比如“感悟真情”的作文,有的学生由爸妈为自己准备的午饭谈起,回忆起生活中饱含深情的点点滴滴,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谈及父爱母爱之真情。这样,学生就尝到了有效积累自己过去的生活的甜头。
  2.有效积累生活观察的资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同学们认识周围事物的主要途径,也是积累作文素材最常用的方法。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渠道。指导学生写作时,尽可能创设条件,突破时空,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动手体验,动脑学习。闭门造车是写不出美文的。平时应该经常有意识地布置学生抓住机遇,随时留意身边的变化、事态的发展,耳闻目睹,亲身体验。关键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以达到有效积累社会生活的资源。在布置学生写《家乡的变化》这篇作文时,我要求学生用两星期的时间去观察自己的家乡。有的小组来到村委会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情况;更多的学生、或逛商店、或游家乡,亲身感受农村的变化。这样,学生不再觉得无话可说,内容也不会空洞。
  3.有效积累实践活动的生活体验。作文教学的改革要从激发学生的个性张扬入手,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开放作文时空,鼓励个性创新,让写作成为学生实现个体价值的宽广平台。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中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为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采取诗歌朗诵、演讲比赛、故事活动、手抄报比赛、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二、有效的阅读积累
  1.文本阅读的有效积累。中学语文课文中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对学生的写作都有帮助。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背文章中的妙语佳句,精彩片段都要做好摘抄,并且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例如:《春》、《济南的冬天》是很好的写景范文;想把事写得感人可以学《背影》,描写时不断注入与强化个人的感受;想把事写得生动吸引人可以学《社戏》,一波三折造波澜。可从《范进中举》中学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写“学习的重要性”类的文章可以引用《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中“方仲永小时候不学习从一个神童变成普通人”,而“吕蒙因努力学习从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变成一个有才华的人”两个一反一正的事例。
  此外,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文学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合理的想象,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较完整丰富的美感。例如我在教完文言文《孙权劝学》后,就结合七年级的《伤仲永》布置了一篇作文《当吕蒙遇见方仲永》。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求人物形象要遵循原文,内容上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合理的想象。学生在认真阅读这两篇文章之后充分发挥想象:有的人想象吕蒙惋惜方仲永这个人才,在告老还乡时设立私塾招收仲永,后来仲永成为朝廷一员大将;有的人想象仲永后来成为一个乞丐,后来被吕蒙收留等等,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2.课外素材的有效积累。教材中的素材质量虽然高,但数量有限,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来获取更多的素材。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就是学生生活的外延。读书就是与作者面对面的对话,因此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潜心钻研,从而汲取书中营养,挖掘出滚滚的精神能源。如:在写《我心目中的鲁迅》时,我让学生先去精读与之有关的文献、资料、文章,以“做”的形式对鲁迅先生增强感性认识。当心中有主人公鲜明的立体形象,血肉丰满,线条分明,学生便能将自己的情感与他们的人生际遇、滋味心态、个性气质融合起来,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积累了词汇,而且揣摩别人充满灵感的语句时,也激发了自己的灵感。同时让学生在读书后做好积累工作,人人准备一本阅读摘抄本,随时摘录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或写下阅读后的感受、体会。这样学生“日积月累,方能生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文心雕龙》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千剑”、“千曲”都靠生活积累。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应向生活要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大量积累材料为写作服务,厚积薄发。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课程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的,通过多手段多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国内高校在创新课程建设方面已有尝试,但仍存在问题。国外创新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模式等方面有更多的探索与成果。国内高校可借鉴部分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课程;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摘要:紧密围绕“十二五”期间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主题,阐述了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背景与建设特点,并从观念、主体、内容、机制、目标等论述了课程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对如何转型升级、怎样转型升级谈了我们的认识。同时,从课程内容、教学团队、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介绍了《服装立体造型》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及转型升级的实践。  关键词:服装立体造型;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慕课;实践  中图
摘要:沟通能力作为新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的现实,引起高等学府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视与不断探索。以西部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定量统计分析探讨了西部地区大学生的沟通能力状况,并提出西部地区大学生沟通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西部地区;沟通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78-03  基于整体社会竞争力提
摘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下,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近几年来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实况为基础,指出统计学专业应当结合地方工科院校的办学实际,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特色办学之路,从而促进统计学一级学科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统计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40-02  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
摘要:目前,养老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两地基本情况了解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我国養老救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养老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养老;社会救助;空巢老人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80-03  由于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大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对社会救助的
摘要:自我国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综合素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学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不断丰富课堂设计等方式优化与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观念已被师生普遍接受。本文将从怎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丰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三个方面浅析优化与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摘要:时代的发展,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对于具备高理解力的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了培养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对于教育制度及形式的改革呼声此起彼伏。而且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普及,翻转课堂成为当前教育形式改革的热点话题,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其中尤其增加了在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借助很多国内外实验案例,可以看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式的学习。  关键词:历史课堂;学为主体;自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169-01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摘要: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举足轻重,但目前普遍存在课程的孤立性、知识结构的深度与广度的平衡及教学组织实施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借鉴香港理工大学的“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对当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具体完善的建议和措施,这对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全人教育;通识教育;技能;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摘要:通过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调查三峡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结果表明,三峡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各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主要在水利电力等行业的大型央企就业,综合素质较好,获得用人单位好评。但学校需要加强专业外语的教学,适当拓展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和地域,以求获得更稳定的就业。  关键词:工程管理;毕业生;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