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文阅读的设计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o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Reading project设计与单纯的阅读环节设计内容不同,更多体现了以学生阅读探知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围绕问题探究,注重学生自我默读沉思、小组互动探究和画报运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积极思维,帮助学生跳出单纯依赖教师讲解的被动应付学习模式,形成敏锐语言感知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67-1
  Project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属于探究式,主要有阅读材料和完成课题的四个步骤组成。由此可见,该练习要求学生从阅读素材中探寻思考探究的重点,并通过协作互动以及调查、访问等一些列活动来集思广益,最终完成相应的课题。教师应以上述的教材构成为重点,多让学生阅读文本、探究问题、实践互动,帮助他们在深入了解阅读重点过程中主动活化认知策略,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一、默读沉思,摘录疑难问题
  离开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英语教学,必然是“填鸭式”教学翻版,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带着疑虑深入思考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首要规则,也是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规则的重要基础。阅读设计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应该让他们在默读沉思的过程中获得必要的感知积累。
  多给学生创设阅读目标,能使得他们在自我质疑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疑难问题。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Project Putting on a play”教学中,结合2篇喜剧的内容,可引导学生思考:Which comic play do you like best? Why do you like…?建议他们从响应的剧本中摘录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有的同学对怎样表演“The invisible bench”不知怎么办;有的同学对剧本中相关潜台词理解不够深入,对“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捉摸不透。摘录出相关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就各自的理解提出疑问,便于他们在抓住重点深入研读中形成深刻感悟。
  创设一定的导读案,多给学生默读的时间,让他们能够相关的提示中获得更多的思考机会。鼓励学生结合导读案的题目,主动作好笔记,筛选出自己的认知难点。帮助学生展现这些难处,定能使得他们在积淀足够疑难问题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感知与认同。
  二、小组探讨,探究问题要点
  Reading project在运用上应该把握好4P原则,即Planning、preparing、producing、presenting等。合作讨论则是体现上述4P原则的重要途径,设计具有开放性、多样化与差异性的思考题目,让学生在围绕认知重点和探学难点的过程中有針对性探究,使得阅读在不断被延展中获得生命意义。
  重视小组讨论,让学生带着疑难问题主动协作探究,能使得互动成为阅读教学中美丽风景线。如,在模块六Unit 3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的project教学引导中,结合前面阅读素材中表达“Different culture”主题,不妨引导学生就What minority culture do you want to research?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要求学生围绕“How are you going to make the reference book?”提出自己的设想,让他们在彼此协作交流中完成目标任务。有的同学根据课文导思题目,对小组成员的分工作了进一步明确,要求各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主动搜集相应的素材,以此来丰富理解感知。
  小组讨论模式运用,能使得学生在探究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探究意识,能帮助他们在理清文本教材表达思维层次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感知。尊重学生不同意见,引导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多争辩,让他们能够结合焦点主动说出自己的意见与构想,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运用技能。
  三、画报展示,亮出精彩发现
  阅读是学生语言信息由输入向输出转变的过程,是学生展现认知感悟成果的重要基础。围绕“目标达成、任务具体”的原则,引导学生就自身的理解感知搜集足够素材资料,能使得阅读教学更有现实意义。
  运用画报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有相互交流的载体,能使得他们在发现亮点的过程中深化感知。如,在模块六的Unit 2 Project的“My future happiness”阅读引导中,结合素材表达内容,可要求学生运用手抄画报的形式,围绕“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your future happiness?”搜集足够多的背景资料,让他们在主动展现自我构想的过程中获得丰富认知体验,给他们更多的展现自我的机会。
  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素材内容主动搜集相关的资料,带领他们在选择足够多的背景资源中多拓展延伸,能使得他们围绕自己的预设目标主动说出自己的心愿。给学生提供画报展览的机会,组织他们将自己的画报张贴在教室墙壁上,建议他们在自行参观的过程中相互学习,深化理解感知。
  总而言之,英语阅读,“教无定法”,教师只有调动学生阅读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才能带领他们主动融入其中围绕自主默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探究问题、画报展示完成课题等注重优化策略指导,能使得学生在主动配合中能积极带着问题探究,让阅读与听说写等有机交融,形成浑然一体的教学感知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琴.探索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11).
  [2]沈阳.创新实践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教学之我见——浅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Unit 3 Project板块的教学[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12).
  [3]鲍红云.浅谈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教学设计[J].教育观察旬刊,2014(1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以从造“氛围”、巧“设疑”、给“模子”、搭“台子”等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只有想方设法进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自主探究之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探究;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7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的任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因此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着眼学生的未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阐述了初中历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
摘 要:高中历史知识丰富,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容易,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究,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材知识,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理解,建立完善的历史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
摘要: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作为其板块之一的詩歌教学备受关注与责难:传统教学千篇一律,分解诗歌意象,灌输诗人情感,识记诗歌内容,索然无味。本文从教学策略出发,旨在探求诗歌教学的尝试与突破,从而让学生体会意象之外情感的空白,感悟诗歌之情感,先在脑中勾勒一幅读悟形成的画面,让诗歌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关键词:诗歌;教学策略;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
摘 要:习题教学是初三物理总复习阶段教学的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基本途径。本文以学生思维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两项习题复习的有效策略:一是运用数学知识构建模型,巧用数学图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利用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复习课;习题教学;解题能力;变式训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近些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众说纷纭,由此引来了课改,之后模式虽有大改,但还是流于形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得以质的提升,本文另辟蹊径,就“问题”这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就是自主学习需要想问、敢问、会问的“问题学生”,让他们在问中站起来、长起来。  关键词: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观察、思考、主动探究,是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简要分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冀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拓展,提高探究式教学的延伸。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英语;观察思考;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突飞猛进地更新,十年改革,数学课堂教学课堂变得开放、自由、丰富了许多,课堂不再沉闷,知识不再枯燥,教学形式不再单一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深感责任之艰巨,怎样利用最新的教学手段、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课堂专注力、将比较抽象的问题更形象地让孩子们易于接受,是数学老师每备一节课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数学;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在当今小学数学课堂中践行陶行知先生这一深刻的教育思想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数学与生活;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验算是数学解题后通过一定方法来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途径,也是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考虑到小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多与验算习惯缺失有关。为此,教师要倡导验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验算兴趣,教给学生多种验算方法,提升解题正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验算能力;提升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60-1  在平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