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zhi0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才资源是高校上层次和上水平的关键条件。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则,创新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对于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实现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尤为重要。
  关键词: 高校人才资源 开发 管理
  一、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
  高校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指高校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绩效,实现高校办学目标[2]。我国高校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方面逐渐改变了旧的人事管理制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1)逐步认识“人才资源”的作用,并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人力资源的工作重点不仅放在引进人才上,更多地放在对现有人才潜力的开发和利用上。(2)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竞争机制。如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上引入竞争机制,在用人上实行竞聘上岗,在教师收入分配中引入竞争机制。(3)将激励机制引入人才资源的管理当中,做到在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不忽视精神激励,在津贴分配、住房等待遇方面向高层次人才和科研教学的一线人员倾斜。(4)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改善,各高校都在努力采取措施从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改善师资队伍建设。
  二、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才资源开发管理理念滞后
  目前,高校人才开发理念未能与时俱进,仍然局限于传统人事管理理念,对人才的开发和管理还存在认识、做法方面的偏差。在实践中,人才管理工作往往重硬件条件轻软件素质、重工作发展轻生活保障、重管理使用轻开发培训等问题,不能有效地调动大部分教职工的积极性。高校教师的发展性培养、人性化管理、互动型绩效考核方面较缺失。高校人才管理过程中管理的方式方法仍然沿用强制性的、保守的管理方式。
  2.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高校缺乏明确而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长期规划,在管理、培养、引进和稳定人才等方面没有结合其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人才设计上缺乏长期策略,人才培养流于形式。人才引进由于没有长远的、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导致了人才引进的盲目性,且受领导意志支配,随意性大。此外,高校开发和管理机制还处于健全之中,竞争激励机制仍在不断完善,高校缺乏与之配套的分配、考核机制,使得高校的人才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最后,高校对人才的绩效考评还存在片面性,某些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仅仅局限在业务水平上,缺乏对其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评价。
  3.高校人才结构性短缺
  高校人才结构性短缺突出表现在人才队伍的层级结构不合理上。目前高校中三种人才最为短缺:一是学科带头人、高层次的学术领军人短缺;二是精通管理的党政管理人才短缺;其三是复合型研究人才短缺。另一种高校人才结构性短缺则体现在人才年龄结构方面,高校各年龄段的人才比例不协调,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年龄老化,中青年骨干力量缺乏,难以形成梯队,人才出现断层现象。
  4.高校人才资本投入不足
  高校人才培养乏力突出表现在高校对人才培训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是培训经费少,高校在对教职员工培训经费的投入普遍较低,对培训经费持续投入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项培训经费;二是培训对象结构失衡,培训重点主要集中在专职教师,而对其他高校人才如党政管理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等培训很少,影响学校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三是培训的覆盖面不广,主要集中于中青年教师,大多数中年以上的干部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很少。
  三、强化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措施
  1.树立人才开发与管理新观念
  高校的人才开发与管理者应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改变传统的旧人事管理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念。高校人才管理者在实践中应树立人才为本、规则意识和创新服务意识的观念,尊重每个高校人才的价值和个性;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管理规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人才管理的途径,勇于创新,树立人才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提供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全方位服务。
  2.健全和规范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
  首先,高校要制订合理的人才资源规划。高校的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必须从战略的思考和发展的视角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把培养、引进、保持和管理等环节结合起来,制订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规划。其次,完善人才的引、任用、稳定机制及干部的考核机制。再次,建立全方位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竞争和激励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潜能,提高高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美术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的美术课堂,它是素质教育具体化的前沿阵地。最后,高校应完善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遵循科学、规范、公正的原则,力求以人才的发展性评价为主。
  3.建立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
  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要求高校教职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要求高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为此,高校要建立有效的改善教职工工作技能的内部学习与培训机制,逐步形成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习培训体系。首先从思想上高度认识高校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组织上建立健全相应的机构和管理制度;其次应在财务上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专项培训经费;最后应该扩大培训的覆盖面,按不同的人才结构、工作岗位等确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加强培训的针对性。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搞好人才培养的同时,要与人才的引进、人才的稳定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蔡华. 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它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素质教育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当前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育和教学的中心环节。笔者根据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总结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
摘 要: 开展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首先要研究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特点,明确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内容,采取必要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与研讨活动,发展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生物课堂 有效教学 课题研究  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是有目的地有效地促进人发展的事业,所以研究初中生
以羧基改性的SBA-15(COOH/SBA-15)和钛酸四丁酯(TB)为原料,利用COOH/SBA-15表面上高分散的大量羧基将TB锚定,通过溶剂热处理得到高分散负载型TiO2/SBA-15催化剂.产物经XRD,Ra
目前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中,常采用平面应力模型与平面应变模型两种受力状态。本文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试验的基础上,讨论并分析了在用平面应力模型模拟平面应变问题时,如何改变
摘 要: 高职化学教学作为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学科,尤其是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分析类课程教学中,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逆引式教学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得出的新型教学方法之一。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对逆引式教学进行了概述;其次就高职分析类化学课程中加强逆引式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再次就在高职分析类化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逆引式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全文进
用腐殖酸铵和腐殖酸钠对下水铅锌矿和老厂铅锌矿试样进行铜铅分离浮选和对车河选厂重选粗精矿试样进行硫砷分离浮选的小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指标与重铬酸钾法的试验指标相近,
摘 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提高校园文化层次,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生艺术团内设团支部,能更好地发挥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大学生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全面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艺术团 团支部 全面发展  一、引言  大学生艺术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在校园思想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艺术团各项活动
摘 要: 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来说,实训基地必不可少。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综合化,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高职教学重点。文章分析了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作用,并且提出了校企合作基础上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途径。  关键词: 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 实践能力  就目前看,高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差、就业率低这一现状。要改善这一问题就要进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建
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在“七五”期间承担的由国家科委下达的北方粳稻出口优质米选育攻关项目,现已成功地选育出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辽选180,在省内外多点大面积试种示范获得良好
资阳市老君镇去年从河南省引进的红苕新品种S52—7,从田间观察,生长势健旺,在不同栽期的土块,实地随机抽样收挖,产量比现有栽培的红苕品种其丰产性表现特高。资阳市科委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