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政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v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一直被视为高校工作的瓶颈。如何创新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我院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际,对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浅析。
  关键词: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自我教育 专业化管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创新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做改革的模范、发展的模范和管理的模范,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其特殊性
  现如今的高等职业教育处在中等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的层次之间,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有其较为特殊的现状。
  首先,它不同于中等教育,从生源的年龄结构上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进入18岁成人期,像中等教育一样采取全日制的跟班管理显然不符合实际。刚刚进成人期的学生们,往往有较强的独立欲望,比较自我,不能完全接受全日制的管理。如果采取这样的管理模式,会使他们有种挫败感而产生对学校的管理体制的叛逆,很可能会使学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陷入被动。适当的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潜能,发掘他们的才华。所以说,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政教育是不能按照中等教育的模式来管理的。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虽与本科以上层次的教育统称为高校教育,但是就从招生考试的界定上就可看出俩者存在的区别和差距。我们不否认高等职业院校当中不乏优秀、全面高素质的学生,但是就绝大多数学生无论从学习基础,个人能力和整体素质上都较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生存在着差距。如像许多本科院校一样,采取较为宽松、自由的学生思政教育模式显然也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究其根本,本科院校的学生,首先对其直观定位就是高考成绩,这些学生但凡能够顺利的考上本科院校,无论从学习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上都应该比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先天优势。换句话说,可能他们这些学生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是区别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根本。这样,一旦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行为,并有明确的目标,那么这样的学生思政教育就会显得轻松和简单了。再有我们从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内因是通过一定的外因才起作用的。所以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与之也会带来学校如何引导和管理的问题。在本科院校大多数是本科以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同校学习,无论在学术还是在生活上都有着交流和碰撞的机会。像跑步一样,速度快的对于慢的来说总具有带跑提速的作用,同理学校中这样的学历差距的存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科生乃至全校学生在个人素质和社会认知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现如今的教育体制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得相当数量的像我院这样的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学历层次较为单一,缺少外界因素的刺激和促进,抛开专业技能不谈,但就生源本身所有固有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来说,他们的能力水平相当,不存在刺激促使学生自身主动寻求进步的层次和落差,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进步缓慢或干脆止步不前的。
  二、更新观念,实现由“保姆型”管理模式向“教练型”管理模式的转变
  要搞好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首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过去把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变“管理”为“引导”.要将“保姆型”管理模式转变为“教练型”。一方面,要树立学生干部的独立的工作意识和工作思路。在严格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决定的同时,能够代表学生的想法和意愿独立的完成一些学生的管理工作和团体活动。能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观念,努力维护同学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改变以往学生对老师形成的老师好像学生的保姆一样的依赖意识。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树立远大理想志向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特别是注意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既奉献社会,又完善自我。另外,学生干部还必须以自身行为的表率作用,要通过学生干部来进一步引导学生。
  三、创造性地开展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曾提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我们这样高等职业院校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创造性地搞好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十八大精神的最好表现。
  (一)注重约束监督,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现代管理学认为,制度是组织工作取得实效的必要保证。新时代的大学将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校园,大学生个体间、个体与学校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的需要,迫切要求学生工作运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调节规范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新时期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应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识。有了遵循的规范、完整的制度,学生就会明白学校要我做什么和怎么做,也十分明白违纪的后果,并用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学生干部依据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也能受到约束和学生的监督。
  (二)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做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内因是决定因素,在工作中既要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又要注意发挥他们教育主题的作用。学生思政教育要以学校管理为主向学生自主管理为主转变,一是培养学生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消除对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依赖思想,使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二是要增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住自己,自己管好自己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学生骨干的培养和管理,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引导他们在学风、校风建设,学校教学改革,学生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另外,要弘扬传统理想人格,争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三)建立专业培训体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学生思政教育专家队伍。从学生工作发展的趋势来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必须走专业化道路。近几年来,我院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人员数量、整体素质以及专业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是,我院学生工作专职队伍中大多数是本科毕业就从事学生工作,不但学生思政教育方面的理论修养不够专业,对从事学生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基本处于经验化工作,专业化含量较低。因此建立一个专业培训体制,提高专职学生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也是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从而培养一支不登讲台的教授专家队伍使得我们学生工作专业化、正规化。
  总之,拥有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和具有相关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建成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为高校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
  2.张秀荣、韦磊、王鸿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香桃木(Myrtus communis)是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著名的木本芳香植物,作为在上海地区引种成功多年并生长良好的重要园林绿化树种,因其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多酚类物质,使其在抗菌消炎、抗氧化、调节血糖、抗DNA损伤等方面发挥了极为显著的功效,广泛应用于民间医药、食品及酿酒业中。本文在国内首次对香桃木叶片植物多酚的的提取方法、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研究,得到提取率
摘要: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为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没有让学生在精练巧练中实现举一反三,大量的机械重复的作业费时低效,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关键词:激发兴趣 参与实践 自主选择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笔者认为: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为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没有让学生在精练巧练中实现举一反三,大量的机械重复的作业费
为了弄清我国东北山区低级溪流中水生昆虫的群落特征,首次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帽儿山实验林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林、次生林和农田等3种类型9条低级溪流,通过对水生昆
摘要:新的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会学生质疑,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激发其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究心理;二是在探究中要正确处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三是在探究中要充分地关注学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
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但不是要我们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剖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水平。  1.当前在语文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没有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教学曾一度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却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阅读教学,教学的效果是与“前阅读”的水平密切联系的,小学生的由于人生经历有限、知识结构不完善,在理解某些课文时会有一定的困难,而利用多媒体却可以迅速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没有见过雪的南方孩子、没有见过海的内地孩子、对历史缺乏认识的孩子等等都可利用多媒体让他们迅速获得直观、感性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导入部分,运用多媒体设计一个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提出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是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注重了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综合考虑三维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我们应当把侧重点放在“学”上,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
期刊
无锡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全国各省、市中已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相对于本地区的大企业大项目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业教育现状  1.职业学校教育理念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社会上仍存在重普高、轻职教的观念,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不高,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缺乏职业生涯教育,多数学生普遍不愿意将技术工人作为自己的职业定位,不甘在本地就业;学校教育
期刊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更新教学方法,使自己尽快进入新课程中,并伴随新课程的实践而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中,新的语文教学方式、方法也在广大的教师中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  一、了解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教学的新发展的前提  理念之一:语文的
期刊
提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必须是具有生成性资源的课堂,要想让课堂具有生成性,就要从三个方面来做好。首先是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的环境,课前预设为生成留下余地。其次是要让课堂具有生成性,就要让课堂成为一个学生敢发问的课堂,通过学生的问题了促使课堂具有生成性资源。再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民主平等的作风,才能促使课堂具有生成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 生成性 教师 学生  语文课堂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