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anl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于完成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在课程安排和课堂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找到实际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来真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存的问题,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一、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主要出发点是在培养学生对于数字敏感程度的同时,综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作为用数字反映客观世界的学科,数学学习的逻辑性非常强。因此,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对于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合理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新课改推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利用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性,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更加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新课改推出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渐意识到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也确实采用了一些创新的教育模式,例如小组分工合作探讨、生活情景演练等,希望能够在保证学生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合作能力。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创造性的改善传统的教育习惯,大多仍然采用的是“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实施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合理有效的备课,宏观的把握课堂进程。因此导致部分学生在闲聊无关的话题,部分学生在沉默的等待老师揭晓答案,并没有真正达到创造性学习的目的,导致小学教学质量和效率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不合理的教学改革都无法真正地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无法帮助学生系统的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此外,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绝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书本理论层面。并且,一份教案针对所有学生的教育模式,无法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性格以及能力特点,有针对性的布置学习任务,无法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点真正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通过板书和课本传授知识,学生通过抄笔记、背诵和题海战术掌握知识,最终学生得到的只是提高考试卷面成绩的能力,对于将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提高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 理论联系实际,在贴近生活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模拟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生活情景模拟让学生演练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可以模拟实际生活买菜的过程,通过分角色扮演菜商和买菜者,菜商相当于出题角色,买菜者相当于答题角色,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出题、自己答题这样的过程,反复的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逻辑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提高试卷分数的能力,更是良好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合理设计课堂,通过选择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充分的备课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切不可在课堂教育中因为固守传统模式,一味地強调标准化、程序化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合理的问题,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来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分类对照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负数与正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等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闯关环节让学生做出快速的反应和判断,并通过二者的比较更好的理解负数与正数的定义。此外,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该尤其注意对于题目难易程度的把握,合理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保证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不仅是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改善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一些合理有效地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以保证其切实可行的实施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同时作为引导者宏观的把握课堂进程,保证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问题探究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并通过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来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斐.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4,36:197.
  [2] 胡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7):26-27.
  [3] 蔡晓晴.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2014(4).
  [4] 赵国军.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关爱明天,2016(1).
  作者简介:高文珍,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小学作文对学生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不知以怎样的方式切入作文的主题。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采取层递式教学来为学生进行引导和訓练。这种层递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对提供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根据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对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和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分析  
摘要:为了响应新课程的标准,我国在高中语文阅读水平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被动听讲的时代。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对于引导学生向主体发展以及打造“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今,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学可以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思考问题方式,尤其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思
摘要: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教师必须是熟谙青年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學家,是一个善于“扶”、又善于“放”的引儿学步的善导者,是一个不被凝固的程式所拘囿,而能够按照各个阶段学生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环节的指挥员。无论“扶”或者“放”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明确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语文教学离不开人文思想政治教育。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学为教师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变单纯地知识传授为理论和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
摘要:如今的语文课堂可谓是形式多样,层出不穷。但是不管形式多么的新颖多变,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體,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变的。引导者的引导工作做好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就体现出来了。“引导”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展示,这个过程的产生,有着教师的即兴发挥,但更多的是依靠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本文中我就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听障学生语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语文课堂;引导;语文教学  一、 把握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教材资源,揭示数学本源。本文通过教材解读、重难点把握、教学进程创新来分析辅助角公式的教学。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a
摘要:经典美文,有的立意高远,有的语言精美,有的构思巧妙……是指导学生写作不可多得的范本。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品味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又要指导学生探究、模仿其高妙的写作技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经典美文潜在的写作范文价值。本文就多读经典,激发兴趣;利用教材,品词析句;读记结合,深入思考;依托文本,读写结合这四方面谈谈经典美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经典美文;阅读;
摘要:数学思想是数学技能、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本质体现,是个体形成数学意识、数学能力的“桥梁”。文中首先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概述,然后重点探讨了中职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问题,以期对当前中职数学教学数学思想的融入、渗透有所借鉴。  关键词:中职数学;数学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渗透  中职数学教学不仅要求中职学校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数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振兴民族魂,实现中国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
摘要:在初中的学习中,语数外三门课程是学生最为看中的学习科目。而数学作为一门理科课程是最为复杂及难懂的。所以教育部,教师及学生的家长也在不断地为这一门科目的改革而做出努力,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是正在逐渐的发展,初中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身发展考虑,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种愉悦,轻松地学习环境,通过这种方式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