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f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落在国家5A级风景区的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集温馨、雅致、时尚于一体,传统与国际为一身,自创建之初就秉持“先学做人”的教育理念,以“国学根基、国家标准、国际视野”为出发点,致力于“谦谦君子”的培育。经过短短半年,30多位学生快速成长,见证了国学教育的广阔前景,也引发了多家专业媒体的密切关注。
  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建构,从学校主导到学生立场,校本课程的开发在经历了从多样化的补充到结构性的系统之后,开始进入到对课程本身价值层面、内容层面、运作层面的专业思考,这是课程理解思想的萌发过程。学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不再是一个开什么和怎么开的单一问题,而是具有了“学生”价值本体的升华过程。这是我在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所看到的校本课程生态样貌,也为此专访了执行校长李秀伟,请他分享新时期的校本课程设计之道。
  《学校品牌管理》:“三国”课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您是怎么解读的?
  李秀伟:“三国”课程就是一个基于学生主体,关注社会需求,并体现时代未来的课程系统。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能够实现“国家标准、国学根基、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
  “国家标准”课程,即落实国家标准,这不单纯是指使用教科书上课,而是指落实国家的课程方案以及承载国家课程方案的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至于用什么样的学习材料来完成这一门学科的标准,则可以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按照学生的发展目标,结合学校、教师的课程理解,进行创造性的开设和开发。
  “国学根基”课程,即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国学根基”课程借助《易经》《道德经》《论语》的学问来完成,既背诵经典,更重要的是借助经典来明理。
  “国际视野”课程,即学校教育的未来目标,体现为五个层次。一是从学生发展來看,帮助学生构建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胸怀,具有国际理解的情怀、国际包容的格局,能够以中国文化熔融世界文明,成为关联世界自然的人;二是从学校构建来看,建立广泛的国际教育合作,与国内外的同类学校建立互通关系,与国际教育机构建立共享机制,在世界教育的体系中发展完善学校体制;三是从课程设置来看,积极引入具有较高国际认可度的课程体系,特别是IB课程的落地,逐步将具有国际水准的核心素养课程迁移入校;四是从教育方式来看,建立“学校+互联网+万物”的数课模式,学生在校内任何地方都能够与世界互通信息;五是从人才出口来看,学生毕业以后不仅能够参加国内的任何考试,也能够通过国际申请等方式走向世界。
  《学校品牌管理》:“三国”课程旨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李秀伟:学生先从起床第一件事做起,学会正确挤牙膏、合理开水龙头、洗漱完毕后标准地摆放用品、自己整理衣物与吃饭……从这些小事做起,做一个懂得孝道、勤俭简朴、忠恕宽容、好学乐学、仁爱礼让、诚实守信、自强刚健、爱国守法、廉洁自律的人。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这九大人格构成了学校的育人目标,由此开发整个关于做人的课程系统,一所完整的道德教育学校在罗浮山下建立起来了。
其他文献
开学典礼是学生新的起航标志,其内容、形式、氛围将影响其学习态度和生活心情,每一位校长都不能马虎对待。  自古以来,国人对礼乐典礼非常看重,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少不了“开学典礼”。但如何切实地发挥这一典礼功效,并做到与众不同,加深全体师生,乃至家长群体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所中小学校的旧案例,或许您将产生新的创意。  学生做主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的2016年春季开学典礼将
期刊
近日,郝金伦局长的辞职演讲引发热议。他的激情演讲在博得点赞声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三疑三探”课改的争议。  如果确如当事人郝金伦所说,“三疑三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在2~3年内有质的飞跃,何以推行不到3年便被强行叫停?当事人也成了“知己甚少”“孤军深入”的悲情人物?  深度剖析,我们不难发现,郝金伦局长推行的“三疑三探”教学改革绝不是完美无缺、无懈
期刊
校本培训需要立足自身需要,立足自身优势,循序渐进,分科进行。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校本培训”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文章指出“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这是一种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
期刊
第一次的家校会谈并不是基于学生问题的解决,而是基于学生变化的指导。  小学老师六年一个轮回,中学老师三年一个轮回。可是,无论带过多少届学生,每一名班主任在面对新一届学生和家长的时候,总会带有一丝丝紧张。或者我们可以把这种情绪理解为兴奋吧!一种面对新挑战的兴奋,一种可以帮助到更多人的兴奋。  摒弃社会因素来说,家长、学校、学生,是当下决定教育效果的三大因素。而家长会无疑就是这几个点的综合作用现场,新
期刊
歌词“想念你的笑……和你身上的味道”,让人迷恋。您学校的味道让师生迷恋吗?  课程就是学生的精神食谱,办学主張、特色选择决定着学校的味道,值得多维度分析、多主体研讨、多环节论证!  校树课程是小菜,朱坡中心小学的“VIP”课程是特色菜,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三国”课程是满汉全席。核心素养下的教师培训需要老师做拼盘菜,还要做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幸福厨师,不仅把庙会做成仪式课程,还要面对高考、
期刊
郝金伦局长的悲情谢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其实,事件的关键角色不是郝金伦,也不是拉横幅反对课改的所谓“民意”,而是该县县委。如果说“三疑三探”课改是个失败的探索,当初决策时,县委是否跟局长郝金伦一样按程序决策?如今骤然叫停,则更值得深思:尊重民意有利于决策科学,但民意本身并不等于科学。  可见,该县县委角色定位的错误。  教育改革专业性很强,县委以少干预为上。我们从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到,涿鹿中学今
期刊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应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在《2014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里,“创客空间”入选未来5年内影响基础教育12项关键技术名单,是促进基础教育学习变革的数字
期刊
将家校活动与慈善相结合,不仅是德育活动的创新,更是用美育落实了核心价值观教育。  “艺术+慈善”的组合模式,是不少艺术团体树立品牌形象的常用模式,既能展示团体的艺术能力,又能助人解决一些问题,还能赢得社会好感。这种模式,亦可在家校活动中进行尝试,因为这不仅是德育活动的创新,更是用美育落实了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6年7月,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8学园戏剧社演出的莎士比亚音乐剧《仲夏夜之梦》便很好地
期刊
倾听家长心声,改善合作方式,提升工作效果。  临近开学,家长们想对校长说一些什么话呢?他们有什么困惑亟需学校解决,又有什么意见亟需学校注意呢?为此,本刊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一同听听他们的心声。  甲家长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特性,能去挖掘、发展他们的特长。确实,一所学校有那么多学生,我们不应该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去进行教育。针对学生未来成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与技能,学校可
期刊
包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  祝智庭:华东师大终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  任友群: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焦建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教授,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信息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  王文平: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  马池珠:山东创客教育联盟秘书长,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  蔡 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  卢朝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