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灯的改装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nimaquba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爆,人们在注重汽车性能、功率及性价比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外观设计,好的车型不仅是车主的门面,更是人们品味的追求。而作为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车灯装饰也成为设计师的创意特点所在。
  关键词:汽车外观设计;车灯;发展;车灯的改装
  汽车大灯,也称汽车前照灯、汽车LED日行灯,作为汽车的眼睛,不仅关系到一个车主的外在形象,更与夜间开车或坏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紧密联系。车灯的使用及保养,是不可忽略的。
  一、汽车车灯的起源及发展
  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
  1898年,哥伦比亚号电动汽车把电用于前灯和尾灯,这样车灯就诞生了。最初的前大灯不能调光,所以在开车时有些晃眼,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采用了附加光度调节器。这种前大灯可以在垂直方向移动,但驾驶员必须下车搬动夹具装置。
  1925年,导航公司推广了双丝灯泡,远光和近光的调节通过装在转向柱上的开关来控制。
  转向信号灯的使用非常有趣。1916年,美国一个名叫C·H·托马斯的人把一带电池的灯泡装在手套上,这样夜间行车时,对方驾驶员就能看到他打的手势。
  1938 年,别克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转向灯作为选用的附件,但当时只在汽车尾部安装。
  到1940年以后,汽车前面也装有转向信号灯了,而且信号开关具有随时调节的功能。
  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用一个蓄电池供电的电灯照明。
  1909年,首次把乙炔灯作为变光装置。
  1916年,美国使用了行车灯。
  1920年,当选用倒档装置时,使用了倒车灯。
  1920年,美国汽车公司首先装了内灯。
  1926年,把大灯变光开关从方向盘移到地板。
  1938年,第一次采用封闭的内灯。
  1988年,美国公司将电灯抛物面反射镜推广于大灯、侧灯和尾灯
  二、汽车车灯的改装方式
  弧度白炽灯的改装方式:增加功率或者射灯:
  这种办法花费较低,但是效果有限。将50W的大灯换成100W,亮度并不会简单的增加一倍,而只增加一点点。由于电路与使用100W的灯泡不匹配,引起线路的损耗相应增加,大灯两端的电压将下降,导致线路负荷增大,埋下事故隐患。
  使用增光线是在大灯与电瓶之间引入两条可由继电器控制通断的较粗的电线,其增光原理就是降低线路的电压损失,使实际电瓶电压加到大灯两端的电压基本接近,所以略微有增光效果,但大灯亮度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而变化,对于线路老化的车子效果较为明显。那么汽车氙气大灯到底应该怎么改?收费多少才算合理?我们从专业从事汽车氙气大灯改装了解到,原来改灯也分级别。
  氙气大灯改装的正确方法:
  车灯的改装分为三个级别:
  初级改装:白光卤素灯泡及大功率卤素灯泡 改装成本:60元-300元改装效果不明显;中级改装:充氙增光灯泡 改装成本300元-800元改装效果一般;顶级改装:hid氙气灯+改总成+加透镜 改装成本3000元-10000元 改装效果:极好(近光不影响别人,远光强大)。
  三、汽车车灯的改装分析
  改装氙气灯主要改装部分有三点:
  (一)将卤素灯泡换成氙气灯泡
  优点:由于市场上已经推出了适配H7、H4、H3、H1、HB3、HB4等卤素灯泡的氙气灯泡,因此几乎所有的车型都可以适用。
  缺点:一方面由于氙气灯泡与原卤素灯泡的大小、尺寸都不尽相同,发光部分必然偏离了焦点位置,从而使车灯出现不聚光、无正确的远光功能等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会车眩目的几率成百倍地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更改了原车的电路,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很可能引起短路起火。
  (二)更换前大灯总成
  优点:这种改装方式主要采用原配套氙气前大灯,即氙气光源配合专门为其设计的配光镜和反射镜,因而成为一种最理想的改装方法。
  缺点:价格昂贵。
  改灯都是要加透镜、改总成,这样才能保证提高光度的同时,保证安全。
  (三)在车头或车顶加装氙气辅助灯
  这种改装的优点在于相对比较灵活,用户可以根据车辆的前围造型和自己的喜好挑选适合的产品,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进行安装,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氙气辅助灯以远光灯为主,外径一般小至80~90毫米,大至200毫米,分别可适合卡车、越野车、轿车等不同车型。
  缺点:对于车辆前围保险杠及格栅有一定的尺寸要求,需仔细测量后再予以改装。
  改装HID:
  HID气体放电灯通常又叫(氙气灯),优点是表面亮度高、色温高、寿命长、能耗低,缺点是价格太高,安装不易,强行改装的氙气灯会导致原车的配光不符合国家标准,因此在一些地区,违规改装氙气灯的车成了交警捕猎的对象。HID具有卤素灯泡两倍以上的照明功效;能够为道路提供更宽更亮的照明效果,光线质量接近于日光;能够使驾驶员注意到车辆已经行驶到路边以及看见前方有障碍物;能够使路上行人或自行车更加容易辨别;氙气照明灯具能够增强视觉对比度与亮度;在雨天、雾天也可以有安全的照明视线等优点。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然而在我们日常行车过程中,是否也存在一种“语言”呢?答案不可置否。“灯光”与“喇叭”,也就成为了车与车之间沟通的媒介,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汽车车灯的装饰与改造。
  参考文献:
  [1] 许谋和.我国车灯行业发展思考.汽车零部件,2012(10):7-7.
  [2] 百度文库车灯的改装知识,2015-05-10.
  [3] 中国农村汽车市场研究课题组.农村汽车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时代汽车,2006(12):13-15.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中,阅读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学生英语学习非常重要,如何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技能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
期刊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了信息化社会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和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应注意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某非标型号橡胶垫使用普通加工方法难以满足零件设计要求,通过论证分析,针对该零件设计制作了专用模具,对该零件的加工方法进行了改进,不但满足了设计需求,还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橡胶垫;冲压;加工方法改进;零件加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新投产一批橡胶垫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该零件的加工需要使用1.0mm厚度的橡胶板进行加工;由于传统的加工方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赞美,这说明:精妙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每堂课的教学中,教者应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疑惑之处,精心设计思考的问题,将发展学生的思维放在具体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使之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下
摘 要: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仅是医院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拓宽企业医院党建工作领域和渠道,展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新作为的需要。只有实现党建工作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相互促进,才是医院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关键词:国有企业医院;党组织建设;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医院站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更应该做好服务群众
读者梅先生在单位年底体检的时候被诊断为H型高血压病,这是他第一次听说有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疑惑之下,他问医生:何为H型高血压病?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又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H型高血压病是诱发“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规定,伴有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升高(≥10微摩尔每升)的高血压病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病,明确规定高血压患者需要常规筛查H型高血压病并
什么是探究性阅读呢?探究性阅读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理论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应该大力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  笔者把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流程:  一、自由朗读,自由感知。  读了一篇文章之后,首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最强烈的
我们知道,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社会性和个性也有待发展。面对多样的社会课堂教学方式,我们必须选择适合本课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学习。  一、开放教学过程,体验自主探究。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材料的提供者,是学生有效自主探索、自主讨论、自主评价学习
内容摘要: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说话人的主观意识成分。在勒克莱齐奥的长篇小说《沙漠》中,作者用第三人称讲述了两个故事,虽然作者试图通过这一叙述方式保持客观性,但是读者仍会感受到这位“叙述者”的存在。在《沙漠》中,语言的主观性在小说中以隐晦的方式体现出来,我们将主要从叙述人称的使用、指示代词的使用以及法语的动词时态等方面来分析小说中语言的主观性,并通过对这一分析来进一步体会语言的主观性在小说中所带来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