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在华中师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演讲稿整理)
  据2014年2月美国新闻网(US News)报道,美国联邦移民和海关执法局(U.S.Immigration and CustomsEnforcement)公布的最新报告称,目前全美持有效学生签证的中国人共有287,260名,中国占全美国际留学生的比例约为29%,人数超过来自欧洲、南美、非洲、澳大利亚以及北美其他地区的留学生总和。最近20年来,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倍增。近年来更是连续出现“井喷”势头,中国学生已经成为美国国际学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在1997年,全美仅有4%的国际留学生来自中国。根据统计:中国学生最热衷的专业依次为:商务与管理、工程、数学与电脑、自然与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艺术)。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状况如何?因工作关系,我在美国接触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对他们有所了解。中国留学生出国前多半是中国国内大学生,因此海外中国留学生的素质也基本反映了中国当代在校大学生的素质。
  一.海外中国留学生的优势
  众多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校毕业以后,只有少数能在美国找到工作并合法留下来。我所工作的美国中文媒体就有一些中国留学生。在领导他们工作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他们拥有的最大优势是:具有现代知识、没有历史民族的负担。无论中国留学生最终能否留在美国,在他们身上很少看到忧愁和烦恼,看不到历史和民族留给他们的沉重痕迹,他们很阳光、他们相对单纯这很令人羡慕。其次感觉他们的英文基础好,与西方联系直接。他们的年龄在24、25岁左右,英文能说能写能唱;对西方文化并不陌生——无论是西方的饮食、还是时尚、电影、电视剧、当代通俗歌曲以及歌手他们都能了如指掌。他们适应西方生活,文化认同迅速。他们对西方的生活方式的熟悉从请客AA制到打工助学以及争取个人利益、独立作出人生决定:如选择学校、找工作、恋爱婚姻等都和美国年轻人一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以及现代科技手段,使他们与西方的联系更多、更紧密。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的运用,让他们每天接触大量信息、能迅速及时与外界建立联系。并且通过互联网有条件直接接受国际上最新的理念和学科知识。也正因为具备以上优势,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对未来更具自信。
  如果比较当代中国留学生与80-9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的特点,很明显看出80-9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出国前因为英文基础有限、英语基础不及现在这一代,老一代留学生普遍中文好过英文;出国前由于中国长期与外界隔绝,他们对西方文化了解有限: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他们出国后生活方式基本保留中国式的:他们异常节俭、爱吃中国餐、喜欢与华人一起聚会,甚至还不是太习惯AA制。
  在他们留学的年代,华人的地位不高导致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受不得别人非议自己的国家。在校内外常常因处处维护中国利益,而和老师同学争论。在走与留在美国的问题上、在是否加入美国籍的问题上,他们一直很纠结。我认识的好几位朋友都为加入美国籍心存矛盾,甚至痛苦不堪。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感。他们身上普遍具有刻苦和忍受精神。由于种种原因出国的艰难,导致他们大多数出国的时候早已义无反顾。他们不得不在异乡打拼,人人都有一部难忘的奋斗历史。
  二.当代中国留学生的问题
  问题1:心理脆弱,以自我为中心,学习不刻苦。美国教授对过去的中国留学生的评价都很积极,但他们发现新一代留学生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人。他们中大部分都不需要打工,他们很少具有节俭习惯,学习普遍不够刻苦。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中国留学生正在从上几代中国留学生出国求知识过渡到现在求生存、留学已经成为权宜之计。新一代的留学生,由于多半是独生子女,长期被父母宠爱,不能吃苦,特别以自我为中心,于是在国外出现很多在以前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例如:
  中国学生抄袭、考试舞弊事件频发。不久前,日本早稻田大学自创办以来首次决定取消一名毕业生的博士学位。该校发表的消息说,中国留学生晏英的博士论文多处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违反了基本的学术道德。2013年夏天来自中国的300名优秀高中生,被选入参加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这些学生入营前要求阅读2本书,提交2篇论文。但有学生因论文中大段直接抄袭了百度百科和豆瓣网,被取消入营资格。组委会说:“抄袭是哈佛大学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是不可容忍的。”
  中国留学生不适应美国名校遭劝退。美国常春藤盟校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4所名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为25%,这些学生入学前都是高分生。美国学生从中学开始就接触论文写作,但大多数中国学生在中学时从未写过论文,有些甚至连论文方向如何定都不知道,看着图书馆里的那些丰富的资料,简直无从下手。中国家长一味让子女追求名校的心态,为孩子的被劝退埋下祸根。美国大学“宽进严出”的原则,使得大学入学容易毕业难。国外大学生的课程普遍繁重,考试作业远远比中国大学更多,并且对抄袭、作弊的监管非常严格,这让申请学校时有“名校情结”的留学生在面对繁重的课业时,才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以完成学业,挂科情况严重,最终只能落得被劝退、辍学或者转学的结局。
  迟到旷课打架闹事行贿老师。被劝退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违反留学国的法律或是学校校规。尤其是少数高中留学生因为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更容易触犯学校的校规或者法律。通常学生被劝退的几种主要原因是:迟到、旷课、抄袭、作弊、剽窃、抽烟、喝酒、打架、闹事、贿赂老师、成绩不达标、获取签证动机不纯等。位于坦帕的南佛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两位男性室友,因为一方在做饭时油烟味重而争吵、一言不合发生打架及动刀事件。国外学校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十分看重,因为违反校规或者法律被学校劝退、开除是不会手软的。
  典型案件
  案例1 中国留学生无照超速驾驶造成4人重伤4人轻伤   2012年10月10日,19岁的中国留学生徐一纯在华盛顿州无照超速驾驶,造成两车相撞,4人重伤,其中1人生命危险,4人轻伤。肇事学生刚到美国两个月。10日下午3时许,他驾驶刚买4天的奔驰C350汽车,带着其余4名年龄在17、18岁的同学从超市购物返回公寓。徐一纯以高速公路的行驶速度在居民区内驾车,有路人向警方证实,当时其驾车时速约70英里(112公里),而该区行驶限速30英里(48公里)。徐一纯未按规定在停车标志牌下停止,从侧面撞上另一女子的车。徐一纯被控4项驾车袭击罪,两项疏忽危害安全罪。徐一纯持有中国驾驶执照,但并未持有国际或美国合法驾照。
  案例2 中国留学生走私美海军陆战队武器
  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间,在中国国内的嫌犯王挺结识并与境外华人林志富(绰号“老五”)合谋采用伪报品名等方法,先后将48支枪、4585发子弹等武器、弹药藏匿于电子琴、扬声器等物件内,通过物流从美国纽约等地邮寄至中国浙江省台州市。33岁的王挺于2010年在网上聊天时认识美国留学生“老五”的,在往来的一年多时间内,“老五”一共从美国快递回来20多次包裹,每次都是采用伪报品名的办法。王挺收货后,根据“老五”的指令,将快递发往后者已经联系好的买家,有时候也帮忙收钱,收到钱后再汇往美国。
  案例3 中国留学生偷入教授电脑改成绩
  2013年6月,3名普渡大学留学生涉及到老师电脑里篡改成绩被警方发现后扣押,面临高达18项指控。这三个留学生中,有一名来自中国名字叫孙超然,他是该校电子工程系学生。孙超然从2008年开始偷偷进入教授办公室并通过在教授使用的电脑键盘中装入记录器窃取登录密码,将9门F和一门未完成的课程改为B或A,并协助同伙印度学生夏玛和日本学生白崎犯案。中国学生很聪明,可惜有时聪明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
  案例4 中国留学生性侵女同胞判17年
  2013年4月8日涉嫌绑架和性侵女房东的中国留学生唐朋(Peng Tang,音译),被判刑17年。22岁的唐朋,曾是爱荷华大学学生。警方称,案发前,2012年4月受害人在人人网上发布了一则招租广告,唐看到广告后和受害人联系看房。2012年3月29日,唐在参观卧室时将女受害人囚禁,用刀威胁受害人并实施性侵,随后还拍了裸照威胁受害人不许报案。他原被控一级绑架,面临无期徒刑,但他认罪后,减轻罪名至三级性袭击重罪及勒索重罪。检察官说,他服刑后将被送交移民当局,将被遣返至中国,并将由中国当局接手对他的监管。
  案例5 中国博士生杀人案
  2013年9月28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发生一起校园惨案。嫌犯为该校数学系一名29岁中国籍留学生次永飞(YongfeiCi音译)。次永飞案发前为博士在读第六年。警方称死者为同校在读女研究生黄梦尘。她来自中国南京,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次永飞在很多人本科刚刚毕业时的22岁就进入顶尖的数学研究院读博了,研究方向是3D模型与扑拓学,智商理应不低,但是却表现得如此无人性。
  问题2: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当代历史和社会缺乏了解。中国留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多半来自电视剧。他们对中国古代历史和现当代历史的了解十分有限,也缺乏兴趣。这与美国学者研究中国问题非常积极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社会现状表现得很冷漠。
  问题3:中国当代留学生缺乏中国文化根基。由于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很少,无法将软实力传播到世界。目前孔子学院在全球有几百所,但是基本上还是以教授汉语为主。中国留学生对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什么是中国文化中最有普遍世界价值的东西不清楚,他们无法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问题4:中国留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状态,折射出中国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过去的学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80年代中国在校大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现在的大学生则“两耳不闻世界事,无心阅读任何书”。看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可以参考地铁上有多少人读书。我在东京、纽约看到地铁上读书人多,然而在全国高校集中的北京地区地铁上却看不到。从家乡所在的武汉地铁上一眼看过去,青年学生们主要都在玩手机。大学生尚且如此,国民就更不用说了。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人均阅读量为4.77本,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哈佛大学学生塞缪尔从8年前刚迈进哈佛校门,他就开始了和中国学生的亲密接触。他主动要求与4个中国人合住,在当时可谓少见。“我特意选择和中国学生一起住。因为当时我已学习了两年汉语,对中国也有很大兴趣。”但是他很快发觉现在的中国留学生正逐渐丢失一种思辨能力,“他们更实际,更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对政治则比较漠然,更不会去深究。这非常让人失望,在哈佛读书的中国学生都是佼佼者,他们之中很可能就会出现这个国家未来的领导人。如果连他们都丢失了探索和思辨的能力,一个国家该怎样不断前进发展?”
  问题5:中国当代留学生缺少国际视野。他们虽然置身国外,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独立精神、开放意识、缺乏对世界的了解,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不能准确把握,导致看问题比较冲动、易于走极端。在中日钓鱼岛冲突中,一些中国留学生和国内大学生一样,在抗议活动中采取了一些幼稚、甚至过激的举动。
  三.中国当代大学生国际化的途径
  我在留学美国和在美国工作生活过程中,感觉到美国学生具有独立精神,他们思想开放、好学好问、对世界事物、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他们也十分关心社会变革、具有社会责任感。美国的大学也注重帮助大学生树立国际意识。仅以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他们有800门课程涉及到了国际化内容。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与经验,引导学生关注全球议题,学校注意引导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相互尊重、理解、沟通,互相欣赏、鼓励学生研究世界不同文化的社会历史现状、不同时期的社会关系、文化和信仰、以及政治和经济情况。   相比之下,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素质维度培养国际化视野。
  中国当代大学生要高扬起理想主义的旗帜,提高自身修养从身边小事做起。80年代大学生的口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中国当代大学生身上仍然适用。没有理想的人生是空虚的人生,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面对社会世风日下、面对道德水平严重滑坡、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思潮,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否做到振臂一呼:我来了!能否倡导文明的行为举止:从中华民族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勤奋节俭等基本美德做起。当代大学生同时还应该和国际潮流一致,呼吁建立起具有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友好和谐、绿色和平的世界,树立起人生理想、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创建充满关爱的社会环境,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新人。
  读经典、读名著。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美国高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哈佛大学的本科生阅读量更是大得惊人,在校本科生每周平均阅读量高达300页左右,部分文科专业甚至达到600页。
  具有中国文化艺术特长。无论是传统工艺、传统舞蹈、书法、武术,还是传统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很受欢迎。具有中国文化的根基以及一技之长者,在美国不仅能传播中国文化,也因此能够在美国立足发展。
  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美国教授对中国留学生评价:中国有许多出色的学生,非常聪明,领悟能力高,但是不善于和美国人沟通。这不仅是语言上的,还有观念、方法上的问题。中国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尤其懂得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关注国际事务。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全球眼光,看问题应该具有国际视野,例如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在中美关系问题上,应该从全球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做义工学会关爱他人。申请美国著名大学一定要有做义工记录,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做义工学会关爱他人、同情弱者、了解社会、建立起社会责任感、确立为社会服务的目标。
  旅游走天下了解社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条件的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看看世界、看看不同的中国社会,对世界和中国的认识越深入,看问题也就越客观。
  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国社会充满矛盾,也充满机遇。回想三十年前,中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比现在差得多。当时只有百分之几的人才能上大学、只有万分之几的人才能留学、出国旅游也是机会甚少。今天中国社会不断开放,留学机会增多。可以看到再过十年,中国对外将只会更加开放。中国目前面临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矛盾是社会转型中的矛盾。中国当代大学生要有信心。每当我们看到中国大学生中出现自杀事件时,感觉到这些为情、为个人的工作前途而选择走绝路,是很短视、很愚蠢的。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希望永远会有,机遇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的。中国的希望在每一个中国当代大学生身上。
  汤伟,旅美学者,现居美国纽约。责任编校:晓 苏
其他文献
哲学境界是人们认识事物、证悟世界、追寻真理以达至的理想境界。哲学不仅仅包括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它还与思想密不可分。而以此理论来考量和衡测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会惊愕发现无论是作文的“教”抑或作文的“学”,都一直受“知识中心”的束缚,却未能或未很好地把对宇宙人生、社会现象、周遭事物的深沉思考,涌进作文教学的视域,且用思想的甘露和生命的场景洇开,化作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哲理颗粒,导致作文教学只是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固然需要“披文入情”,但也不要忽视“知人论世”。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欣赏文本时,要真正吃透文本的应有之义或言外之意,往往离不开写作背景资料的辅助。如何运用写作背景资料辅助文本解读,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   遗憾的是,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写作背景介绍模式化、简单化的倾向。有些语文教师,习惯于导入阶段呈现写作背景资料,这样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单独成块,导入阅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从淳朴的《诗经》、绮丽的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从纵横捭阖的诸子散文、光彩夺目的历史散文,到雄浑大气的唐宋文赋,随手撷取一朵,都是美不胜收的风景。然而,目前中学古诗文的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为了应付考试,很多老师将古诗文阅读课上成了文言知识串讲课或者鉴赏技巧罗列课:只注重诗文句义的静态演绎,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锻炼;只注重鉴赏技巧的罗列训练,忽视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只注重诗文
语文课堂要能成为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生命场,充满着活力、灵性和理想。为了创设出这样的理想课堂,多少教师在孜孜不倦地实践,对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创设出了一个又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学环节。比如广受欢迎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经过多年的尝试,笔者也摸索出了一套崭新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活”、更“火”了起来。  
在六朝古都的南京,在秦淮河畔莫愁湖滨,有一群语文人在语文的园地里寻寻觅觅。他们懂得,“美是亲近所得,美是邂逅所得”,所以他们引领学生亲近金陵文化,亲近经典名著,亲近古老国学,在语文课改之路上邂逅、碰撞,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耕耘、收获。他们就是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群体。  这个群体共有教师22名,其中既有教授级高级教师,又有省特级教师;既有市级学科带头人,又有市青年优秀教师;既有全国优秀教师,
兴起于上世纪末发展于本世纪初的话题作文,以及近年来的后材料作文和后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自拟题目是考查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概括、表达的能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睐,韵味无穷。一个好的题目能唤起阅卷老师阅读文章的兴趣和冲动,使他“心动思凝一瞥间”,下笔给高分。请看下面一些标题,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窥探一
从小学三年级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开始,一直到初中,主要以写记叙文为主。在长达七年之久的训练后,直到初中毕业,不少学生也没有掌握记叙文的写作要领。其间,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学生更是吃了“写不出来”之苦。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得要领。其实,作文训练是有捷径可走的。这个捷径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格”。所谓“格”,跟数学的公式相类似。也就是说,学生掌握了作文的“格”,就相当于掌握了写作文的公式。本人通过多年的作文教
前段时间阅读2011年第18期《人民教育》王祥连老师的《教了也不会,为什么?》一文,深受触动,王老师从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分析中对学生阅读能力不高做了追因,把“教了也不会”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学生缺乏独立阅读和对信息有效整合、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板子打在了学生身上。笔者读后,受益匪浅,但仍觉意犹未尽,现不揣浅陋,接力发微。  我思考的问题是:作为一名教师,施教对象确定后,怎么教,学生就会
巍巍黄家山,悠悠踏平湖,绿树丛荫,枝繁叶茂,万绿丛中,掩映着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府——湖北省示范高中沙洋中学。在这座生机勃发、书卷飘香的校园里,有一个底蕴深厚、积极进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教书育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教研组。多年来,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同心同德,互帮互助,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努力创新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里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队。  良师育英才 成绩铸辉煌  湖北省沙
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很多,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形式内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读法的选择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