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运动能力与安全教育并重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nm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泳是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相互作用力,在水中活动或游进的技能活动项目。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节安排了游泳的教材内容,供有条件的学校选用和实施教学。现针对这一内容进行扼要说明,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安全地进行游泳锻炼,不断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一、游泳教材的意义与育人价值
  游泳首先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对于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进行生产劳动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捕捞食物,猎取动物,躲避和防御野兽的伤害,躲避洪涝灾害,与敌人斗争等多种需要,在生产、生活、战争中,模仿水栖动物的姿势和动作,逐渐学会了在水中漂浮、游动、潜水等技术,并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在水中活动和游泳的技能。
  游泳还是行之有效的健身锻炼方法,具有促进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能、调节心理等多方面的作用。游泳运动在水中进行,要凭借水的作用力进行运动,同时由于水的压力需要用更大的力量进行呼吸,因此,對于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促进心肺功能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将游泳作为终身锻炼的重要手段。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进行游泳学习还有利于树立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提高体育品德素养。由于游泳环境的特殊性,在游泳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和泳池文化。如,在条件允许时在下水前淋浴,游泳时按循环顺序游进,不在泳池中嬉笑打闹,不在池边追跑游戏,不在浅水区跳水等。还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游泳时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如何进行紧急处理。此外,通过游泳教学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正确对待胜负的意识,使学生理解公平竞争的意义,能够正确对待输赢,懂得在生活、学习和其他工作中做到既能够赢得光荣,也能够输得体面。
  二、游泳教材的编写思路
  高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规定,游泳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选学系列中水上或冰雪类运动的重要学习内容。这一内容的编写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育学习经历和运动能力基础等因素,满足学生当前的兴趣爱好和终身锻炼的需要,要通过教材内容的构建和教学实施使高中学生能够喜欢游泳、积极锻炼,并使学生通过游泳学习和锻炼,在技能、知识、运用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收获和发展,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学科核心素养。游泳教材的编写思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尊重学生对游泳运动技能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遵循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关注学生体育与健康课学习兴趣和需求。游泳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深受广大高中学生的喜爱,他们渴望学习和掌握游泳的技能,但很多高中学校开展游泳教学的条件却很有限。那么,应如何选择游泳教学内容,构建好游泳教材,从而在有限的条件和学时内,使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最基本的游泳技能?游泳的正式比赛泳姿有四种,加上出发、转身等专门性技术,如果都作为高中阶段的游泳教学内容,会导致学习难度和强度太大,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最终教材确定了以蛙泳和自由泳两种泳姿为学习重点。力求使学生能够对游泳项目加深认识,保持和发展水中活动的兴趣,掌握这两种泳姿的基本技术,并在游泳活动中不断提高体能水平。
  教材以蛙泳作为首先学习的泳姿,是因为蛙泳的呼吸方法比较容易掌握。蛙泳的呼吸方法采用人们习惯的抬头吸气动作,不容易因为呼吸困难而造成心理压力。此外,在每个动作周期中,蛙泳都有明显的漂浮滑行时间,可以放松身体;经过一段时间学练后,学生往往很快就能连续游行较长的距离,有利于增强学习游泳的信心。在掌握了蛙泳技术的基础上,再安排学生学习自由泳技术,能够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较快掌握自由泳技术;而且,由于自由泳技术与仰泳技术接近,通过技能迁移,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学会仰泳及其他泳姿。这样的教材内容安排,对于学生后续的游泳学习、练习或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都将奠定良好的基础。
  2.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强调:“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健身育人功能。”根据这一理念,教材强调了游泳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要求高中学生应该树立和强化安全游泳的意识,不仅应在课堂学习中遵守相关的安全要求,课后在其他公共泳池游泳也应遵守相应的规定,并避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在野外水域游泳。教科书中安排了“游泳安全须知方面”的内容,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在选择游泳时间、游泳场地,以及在水环境中活动时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游泳习惯。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拓展安排了实用性游泳技术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踩水和反蛙泳技术,了解自救与间接救生的基本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水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冷静从容。
  对于溺水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教材强调,作为学生,首先要保障自身的安全,“千万不要贸然下水营救”,而应该在第一时间拨打救助电话并寻求帮助。教材中对于心肺复苏的作用和流程也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可以大大提高溺水者的生还率。
  3.以游泳学练为抓手,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游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介绍,教材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游泳技能,提高运动能力,使学生享受水中活动的乐趣,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坚持游泳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形成健康行为方式。
  教材还通过对游泳的安全须知和溺水急救方法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紧急救助能力,引导学生在面对紧急、突发的安全问题或困难时,能够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地采用正确的安全应急措施来解决问题。   教材还通过介绍我国游泳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优秀成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不断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
  4.建立多元学习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意愿,才能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为此,教材建立了多元的自我评价体系:从游泳技术的掌握情况、专项体能锻炼等方面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价;从锻炼习惯的养成、正确对待比赛胜负等方面对学生的健康行为进行评价;从对比赛、竞争、协作的态度等方面对学生的体育品德进行评价。教科书中所提供的“自我学习评价表”包含一系列能够清晰描述的具体指标,有助于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深刻了解自己各方面学习的进步情况和不足,激发自身潜力并进一步提高各方面能力。
  三、游泳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依据教材编写思路,教科书的内容共分为四部分:认识游泳运动、技术提高与运用、溺水急救方法、自我学习评价。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还提供了游戏与比赛、发展体能练习、教学评价与建议。
  1.认识游泳运动
  这一部分对游泳运动进行了概述,主要从游泳运动的特点、价值、原理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在“运动原理”部分,教材结合高中学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分析和探讨游泳运动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水中技能。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教科书还利用“知识窗”等栏目,介绍“中国游泳选手创造的世界纪录”,强调“游泳安全须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游泳运动,激发其对游泳学习的热情,强化游泳安全意识。
  水中安全作为游泳教学的重要环节,贯穿整个游泳教学过程。每逢暑期,青少年溺亡事件总是让人无比心痛。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材从多个角度来落实和加强游泳活动的安全教育。
  2.技术提高与运用
  作为教材内容的核心部分,游泳技术教学以泳姿教学为主。蛙泳和自由泳(爬泳)相对容易掌握,在日常锻炼和生活中的运用也较多,所以教材选择蛙泳和自由泳作为游泳教学的主要內容。
  在教科书中,根据游泳教学的基本规律和不同泳姿的特点,蛙泳部分从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完整动作和呼吸四个层次和环节进行教学,自由泳部分从身体姿势、手臂动作、腿部动作和呼吸四个层次和环节进行教学。在文字上,以动作技术的描述为主,扼要地讲解基本动作技术;在图片的配合上,采用三维立体图示模拟两种泳姿的游泳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直观地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
  蛙泳和自由泳技术的教学,多采用分解教学的方法,教学顺序为:首先进行腿部技术教学,然后进行手臂划水与呼吸配合教学,最后是完整的手腿配合教学。这样的教学顺序能够简化教学过程,降低教学难度,有助于学生扎实掌握各环节技术动作,增强技术学习的信心。在教师教学用书中,针对每个技术环节的动作方法、动作要领、重点与难点、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学练方法与教学建议等五个方面内容都做了详细介绍,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在游泳教学中,游戏与比赛的安排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增加学生参与游泳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因此,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游戏和比赛,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提高动作技能类,主要是运用所学的动作技能进行水中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检验所学的技术动作。例如,打腿接力、踩水比赛等。协助配合类,主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不仅能够提高练习的趣味性,还能促进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学生情谊,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模拟比赛类,即运用学生所学的游泳竞赛规则,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帮助学生深入体验游泳比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水中活动的种类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和目的进行改编和拓展,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此外,由于体能练习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提高运动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还专门提供了发展体能的练习内容,包括一般体能练习和水中专项练习两类。一般体能练习主要是进行全面的身体练习,帮助学生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水中专项练习主要是根据游泳技术动作的需要而设计的有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可以帮助改善游泳技术动作,提高水中活动能力。
  3.溺水急救方法
  这部分介绍了高中学生遇到溺水者进行急救应采取的主要方法和步骤,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水中安全知识和基本的急救技能,从而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措施。由于高中学生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救生技能培训,教材提示学生“千万不要贸然下水进行营救”,而应该在第一时间大声向周围呼叫,请人前来帮助,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在岸上采用合适工具进行间接救助。具体的救助步骤有三个方面:一是呼叫求助,拨打急救电话;二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三是送医院救护。在心肺复苏部分,教材除以文字进行详尽、准确的描述外,还以图片清楚指示流程和动作细节。
  此外,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还介绍了实用性游泳、自救和间接救生、心肺复苏的学练方法与教学建议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水中救生技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突发状况,确保水中活动的安全。
  4.自我学习评价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要求,教科书设计了“自我学习评价表”,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游泳项目上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内容除游泳技术、专项体能练习方法以及比赛规则、裁判方法等运动能力方面的内容以外,还包括积极参加各种游泳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正确对待比赛胜负、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的评价。通过“自我学习评价表”可使学生充分了解高中游泳选项学习的要求,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形成初步的认识,对尚需努力的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进行自我评价还可促进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游泳运动技能的同时,强化健康第一的理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塑造良好的体育品德。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从技能水平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提出了教学评价的建议。其中,技能水平包括了动作技能水平和水中安全技能水平。动作技能水平的评价,主要包括手腿动作的掌握程度、完整配合的实效性,以及游的距离三个方面。水中安全技能水平的评价,则以踩水的时间、反蛙泳游行的距离以及心肺复苏技术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给出综合分值。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主要从学生学习的进步幅度以及平时的学习态度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这两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游泳教材的教学实施建议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此,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安排。
  2.适当增加游泳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对游泳项目的认识
  高中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已经接近成熟,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加游泳知识的学习。如,可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游泳运动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来分析水中推进力与阻力产生的原理,或利用国内外游泳比赛的视频向学生讲解游泳比赛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平公正的体育品德素养。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游泳运动的认识。
  3.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运动技能传授过程中,直观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视觉观察来了解技术动作,进而进行模仿和练习,最终掌握该项技术动作。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阅读教材的三维立体图示、观看动作教学的视频等手段,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从各角度学习游泳的技术动作。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示范角度。如,为了强调自由泳手臂沿身体中线划水,教师要采用正面示范,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手臂在身体下方沿中线划行。同样,如果想强调自由泳手臂的推水动作,那么教师就需要进行侧面的动作示范,使学生能够从侧面观察到完整的手臂划水路线。
  此外,在纠正错误的技术动作时,教师还可以采用正误技术动作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辨别不同技术动作的特点,加深对正确动作的认识。
  4.丰富水中活动形式,增强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组织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比赛活动,或采用水球、水中健身操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尝试和体验多种多样的水中活动,激发学生对游泳的兴趣,巩固所学的基本技术,提高学习和练习效果,增加技能的储备,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游泳技术奠定基础,同时还能起到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在教师教学用书中,针对打腿、踩水、配合游等技术动作,采用小组接力、双人合作、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了七个水中游戏活动,供教师选择使用。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游泳比赛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游泳竞赛规则,通过体验游泳比赛来树立正确的胜负观,提高体育品德素养。
  5.加强体能练习,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技术的学习和练习,还要适当增加体能练习。在教师教学用书中介绍了多种陆上和水中的体能练习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练习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方法和安排练习负荷。在选择和设计体能练习内容时,教师还可以利用陆上和水中的一些辅助器材进行体能练习,如瑞士球、实心球、脚蹼、划手掌等。这些丰富多样的器材和练习手段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提高练习的兴趣和实效。在体能练习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练习方法,增加或降低练习难度,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练习需求。面对枯燥的体能练习,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能练习的认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本文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系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编写人员)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学校体育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从“一球一堂课”到现在的人手一球,从之前的无器材、少器材到如今器材丰富、引进多样器材,从之前的“人人都是体育教师”到现在的专职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当下,体育教师又面临新的挑战,“一校多品”的蓬勃发展,各类体育社团的开设、涉及面较为广泛的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等都对体育教师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笔者所在学校从最
一、案例背景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此时期,恰好对应着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中,培养勤奋感和避免自卑感初期,可见其是培養学生习惯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无论是身体的发展还是心理的发展相对来说都比较复杂。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体育课充满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信任教师,相信教师的每一句话,渴望着自己能拥有一个教师和其他学生心目中好学生的形象。他们善于模仿,更
随着预备铃声响起,学生们像展翅的雏鹰一样飞到体育课的集合地点。他们兴高采烈地围拢着我,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今天我们做什么游戏?”“今天我们继续复习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话音刚落,只见学生们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无精打采,高扬的小脑袋耷拉了下来。平时整队时口令响亮的体育委员,也失去了往日的精神,有气无力地“例行公事”。这时一个学生嘀咕道:“又是复习动作,真没意思。”这句话正好被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立足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教材贴近生活,落实学校“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防身术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武术技击方法,以制服对方、保护自己为目的的专门技术。作为学校高二年级一项校本选修课程,防身术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授基本姿势、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坚持全面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笔者所在团队通过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与体形进行分析后,设计出了减脂模块教学方法,以期能够促进学生体脂率下降,且降低心血管系统压力促进学生积极锻炼,使学生形成勇于克服困难和突破自身极限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减脂指消耗人体内过多的脂肪堆積,增强青少年运动能力,提高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在垫上利用自制低单杠进行辅助练习。降低杠的高度可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保护与帮助更容易操作,而且还可以利用器材做增强上肢、腰腹力量的练习,为学习屈臂引体腹部贴杠动作打好基础。  低单杠用废旧的钢管(外径3.34cm)和三角铁(边宽4cm)焊接而成,表面喷漆。横杠和立柱均为钢管,底座为三角铁。底座与立柱用钢管斜拉连接,以增强稳定性。杠长80cm、高75~80cm,底座长80cm(图1
“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得鹅卵石美轮美奂……”每每细细品读林格老师所写的《教育的温度》,心底便想起了泰戈尔的这句让人敬畏的小诗。而后心中便浮想联翩,不甘寂寞且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便会对“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体育老师”反复地进行一些思考,试图将这种宜人的温度带入课堂,甚至带进学生的心里,让课堂滋养人的心灵、唤醒人的觉悟。  2018年《中国学校体育》的一线话题计划里,映入眼帘的是“让体育教学成
运动成绩对每一名田径运动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运动员成绩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运动竞赛中,而训练是运动成绩体现的基础。由于各种内外在因素的不同导致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时呈现出的运动表现和运动成绩不同。这里探讨的运动表现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运动条件发生变化时的各种身体动作、技能、心理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包括主观因素(自身训练积累、神经系统的调节、身心变化及适应、临场发挥、身体动作调控、伤病恢复及心理素
湖南省长沙市中小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经过8年的实践探索,将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国家“体育、艺术2 1项目”实施精神的指导下,找到二者融合的契机,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在增强体质、传授技能、激发兴趣、实施品德教育等方面“互促互推”,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整体部署,教学和活动都是课程  包括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育课堂教学在内的各项学校体育活动,最终
读了这则教学案例,感触颇深。案例中,这位年轻的孔老师能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而布置合适的赛道,利用赛道上长度、高度的不同来逐步鞏固学生蹲踞式跳远动作的形成,从而达到学生技术动作技能的习得。根据学生生理特征与心理发展水平,孔老师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巧妙的构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成长。  一、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孔老师在教学伊始就注意到,“蹲踞式跳远是一项技术动作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