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心灵的慰藉》叙事案例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当前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成长。而对于高中学校而言,教师的教学也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对于高中教学而言,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外,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也显得极其重要。
  【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民族的文化越来越看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体现,是一个“活”的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将非物质遗产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学中受到非遗文化的熏陶,是每位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尤其是美术教师。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有效融入美术课,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的重要方向,也成为学校美术老师的目标。将非遗文化融入美术教学里,能够让学生受到文化的感染,激发爱国的情感。本文以高中的美术为角度,分析非遗文化和美术教学结合的策略,以美术《心灵的慰藉》一课为例,谈谈教育叙事,让学生了解佛教的起源及发展,了解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以及佛教文化对中国美术创作的影响——分析创作形式,对中国四大著名的佛教石窟进行简单了解。
  【案例描述】
  一、注重艺术熏陶,提高审美品位
  如果没有足够的艺术熏陶,是没办法培养学生足够的审美能力的,自然也无法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上,笔者会带领学生做一些看似无关的事情,欣赏一些古典的融入佛教文化元素的经典名画,体会墨宝的运笔和墨水的运用,聆听一曲古筝或古琴厚重的乐曲。这些似乎都与了解佛教文化无关,但又确实息息相关。学生欣赏的画作或许就是下一节课学习的绘画方式的体现;学生观察的墨宝说不定会教给其如何挥动手中的毛笔;学生听到的歌曲或许会给他下一个作品带来灵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的熏陶。而在课堂外,笔者会带学生去写生,去体会自然的美,去感受万物的灵动。我们或许会逛一逛闲适恬淡的园林,或许会流连在清澈的小溪旁,或许会躺在大草原上仰视湛蓝的天空,或许会起个大早去看日出,或许会驻足街头送别落日。因为不论是哪一种景色,都会让人感受到愉悦,激发灵感,培养美感,提升自身的内在气质,从而对本节课《心灵的慰藉》学习产生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欣赏能力,提升鉴赏水平
  有了足够的审美品位后,自然要提升学生自身的欣赏能力,因为只会画是不够的,在学会画之前,首先要学会如何去“看”。不要拘泥于“眼高手低”这个词,其实对于艺术来说,有时候并非是一件坏事。因为只有“眼”得到了提升,“手”才会有上升空间,不然“手”就会受到限制,无法精进一步。再者,如果学生不会去评价一幅画,无法分辨出他好在哪儿,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那学生也同样无法对自己的画作进行修改和鉴定。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锻炼。例如,在《心灵的慰藉》一课中,展示吴道子的《地狱变相图》《天王送子图》,还有敦煌莫高窟壁画等等,抽同学来讲述这幅画的特色和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或是让学生对各自的画作进行互评,指出优缺点,再由老师加以指正和评价。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欣赏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与鉴赏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及影响,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加强教学过程中的非遗文化体验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工艺,具有极高的审美的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所以,比传统、单一的美术课程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这个特点,教师在进行美术课教学时,应该增加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体验,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爱上非遗文化。例如,雕刻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流传千年,更是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因此,在美术課程中融入雕塑雕刻艺术,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广受学生欢迎。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佛教文化的雕塑作品的图片,比如四大著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让大家了解雕塑艺术,然后再放映一些简单的与雕塑教学相关的视频或者PPT,让学生根据教程自己动手进行简单雕刻尝试,感受佛教文化与雕塑艺术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于佛教文化的接触中更好地感受美术创作的魅力,学会欣赏自己身边美的事物,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下节上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分享,有的学生通过比较现代和古代美术创作的相同之处,让大家感受到了古代艺术的巧妙之处,还有的学生通过比较古今美术创作的不同之处,让大家感受到了现代对古代的继承与发展,激发了大家的文化意识。可见,让美术回归生活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
  【案例反思】
  1.加强美术教师自身非遗文化知识学习
  部分高中美术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想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融入美术的教学里,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扎实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提升学校里每位美术教师的非遗文化素养,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2.以生为本,采取多种美术教学方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课的探索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素材,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枯燥的理论和单纯的欣赏,以免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在教学时,美术教师要综合运用欣赏与手工实践、实物展示与多媒体运用、举行佛教文化元素相关的美术创作主题活动以及带学生开展考察实践等多种教学的方法开展美术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孙运.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19.
  [2]华国春.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223.
  [3]卢芳俏.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高中美术教育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20-121.
  [4]王寒玲.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40-141.
其他文献
【摘 要】 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内容,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行为习惯的培养挑战性相对更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存在着较大地行为习惯养成空间。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开辟的空间和途径应当是:认识生成、行为养成、习惯形成。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内容,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行为习惯的培养挑
【摘 要】 文章创作背景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学生把握文章的精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许多老师常常将背景介绍与文本解读成了独立的知识点,其实不然,而应该根据情境需要在教学中及时、恰当、准确的引入,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课文背景;引入时机;激发兴趣  平时学习一篇新文章,老师总喜欢先介绍一下文章写作背景。是的,文章的创作背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困生”大多数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如果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自觉地调整学习策略,下意识地磨砺意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教与学就会获得和谐发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一、师生情感的交流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
苏教版教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做个小侦探》,是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的第一课,本课安排了四个活动,通过一系列从简单到相对复杂情形的猜想活动,让学生知道要根据看到的事实,像侦探一样进行猜想,并且学会猜想。第一个活动,观察四张图片,猜一猜蒲公英飘起来、田里菜叶上的洞、狗吐舌头、破蜘蛛网分别是什么原因,这是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猜想。第二个活动,观察雪地上的动物脚印是怎么回事,这是对可能发生的多种
【摘 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大内涵在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从教学目标贴近生活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以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等方面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历史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历史教学  关于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
【摘 要】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任务不仅仅只是教学生如何读懂一本教科书,教孩子如何读懂课文内容只是其中一部分,教孩子们如何学会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目前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却总是慢了一拍,已经慢慢走进了一个盲区。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写字教学的提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 严格规范;用心专一;心中有责;悟中有情;坚持不懈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进程加快,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快乐模式,让快乐洒满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快乐教学模式能够保住语文教师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小学生快乐的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小学语文课堂采取快乐模式,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知识的压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摘 要】 我们要引领学生,尊重文本,沉入词句,缓视微吟,涵咏品味,从文本表面沉入到文字底层,细嚼字词知景致,慢吟语句知情韵,玩赏特色知风味,领略语言文字鲜活的美,濡养语感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汲取表达的智慧,领会悠长的情韵,体悟思想的光芒。  【关键词】 阅读教学;文本细读;涵咏品味  朱熹曾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要使学生获得源头活水,就要教他们细嚼慢品的功夫,不
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数学。  早上我起床了,一看钟表,6点20分。钟表上的每一个大格对应的角度是30°,时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为0.5°,分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为6°。时针、分针均在12点时为起始点进行计算分别为190°和120°,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70°。这就是生活中的时钟数学。  饭后交电费时,妈妈让我计算应交多少钱?上个月我家用电450°,第一档230°以内每度0.5元,第二档231°
苏霍姆林斯基说:“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小时的朗读积累,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阅读积累。200小时的朗读就是念书,2000小时的阅读就是读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笔者有着十多年的阅读教学经验,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实施班级共读,浅薄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精神渗透、全程陪护、读聊问评、共同成长。  所谓精神渗透是指读书前帮助学生理清为什么读的问题,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成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