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3q缺失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d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1例主要表现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

方法

对患儿进行临床检查,再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检测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qPCR验证结果及父母来源。

结果

患儿主要临床表型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反流、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重症肺炎及肝功能损害。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及qPCR检测显示患儿chr13q34区域发生3.2 Mb片段缺失,内含25个基因,为新生变异;chr19p13.3区域发生遗传自父亲的2.2 Mb片段重复。

结论

chr13q34区域可能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易感基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对两个遗传性对称性色素沉着症(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 hereditaria,DSH)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方法应用PCR扩增结合Sanger测序的方法,分别对两个DSH家系中先证者ADAR基因的15个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确定疑似致病变异后,对两家系中的其他患病人员进行了相应位点的基因检测。并以200名无关正常人样本作为对照。结果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家系1先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临床预后。方法采用骨髓短期培养和R显带技术分析515例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同时结合FAB分型和基因检测,分析不同年龄组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预后。结果515例AML患者异常克隆率为54.6%,骨髓增生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继发AML的异常克隆率及
期刊
目的分析1个单纯性蛋白尿家系的临床特点,鉴定其致病突变,探讨该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191个肾病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在患者家系以及100名健康对照中对疑似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应用SIFT等在线软件对候选突变进行致病性及蛋白保守性分析,在1000 Genomic Project、ESP和ExAC等数据库中查找突变的频率。用软件分析突变的致病性。结果先证者ADCK4基
目的确定1例先天性无虹膜症患者的PAX6基因突变位点。方法采集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DNA,对患者进行PAX6基因全部外显子及侧翼序列PCR-Sanger测序,发现致病位点后,对其父母及150名正常对照进行该位点PCR-Sanger测序以排除多态性。结果患者的PAX6基因第6外显子检测到杂合突变c.239T>A(p.Ile80Asn),该突变造成第80位氨基酸改变,患者父母及正常对照均未检测到相同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对1例不明原因的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CMA技术对患儿进行拷贝数变异分析,用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结果患儿全基因组CMA检测发现染色体2q22.3q23.3区域存在约2.5 Mb的重复(hg19: 148 680 762~151 210 898),涉及ACVR2A、
目的对1例双眼发育异常,疑为Lowe综合征患儿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以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检查,提取外周血DNA,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 CMA)检测患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结果超声提示患儿双眼白内障,头部磁共振成像提示脑外间隙增宽、幕上脑室扩张、脑白质容积减小、T2WI信号增高、大枕大池;CMA检测显示患儿染
目的探讨适合高龄孕妇的产前筛查及诊断流程。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因单纯高龄或同时伴有唐氏筛查高危、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异常、超声提示胎儿发育异常、夫妻之一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不良孕产史等行羊水穿刺的孕妇进行回顾分析,通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情况分析并推测单纯高龄或伴其他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行唐氏筛查以及NIPT胎儿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