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实践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y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因素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体现了历史教学的人文主义价值观。蔡锋老师执教人民版《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从“展示教师的情感”和“发掘学生的情感”两方面着手,对情感因素进行了有效运用,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關键词]历史教学;情感因素;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7102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不可或缺的。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我们的历史教学活动也是如此,虽然认知因素起到主导作用,但情感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仅作用于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还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如何科学地调动情感因素,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避免为了找噱头而过分强调情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以蔡锋老师执教的人民版《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中情感因素的运用为例,略作探讨。
  一、展示教师的情感:才情充盈,精彩纷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卢家楣教授认为,在教学活动这一特殊背景下,教师的情感因素包括对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情感、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情感、主导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作为教师的人格情感、对教学环境的情感体验、情绪表现(即表情运用状况)等。教师的情感相对成熟和稳定,能够接受外界的刺激,并对周围的学生施以情感上的影响。
  蔡锋老师从本课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张色彩对比强烈的图片,并饱含深情地进行朗诵——“这片蓝色的水域,民主的光亮照亮了自由的天空”,一下便让人觉得此课有可听之处,激发了学生探知的欲望,点燃了学生思想火花,开启了学生兴趣的闸门。而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对民主“democracy”用了“demo cracy”、“de mo cracy”的方式进行解析,又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使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民主这一英文概念的理解。在解读雅典民主改变平民地位的时候,用类似表演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肢体语言的交流,既直观又形象,使学生从中体会了民主内涵。另外,在他的课堂中还穿插了一些时髦的用语,使学生对原本专业性很强的历史名词有了形象的理解,如“土豪”“屌丝”等。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播情感信息的最直接的工具。蔡锋老师语言流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且他的神态自然,极富亲和力,表面看似轻松随意,实际深藏不露,令人印象深刻,很能吸引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注意力。为了强调雅典民主的影响,在讲到雅典公民捍卫自由时,蔡锋老师引用了震撼力极强的战争厮杀的画面和旁白,给学生以巨大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雅典公民为捍卫自由的视死如归的气概。加上蔡锋老师在视频结束后的一段文字表白,“这是我唯一的希望,多少自由的灵魂在这里穿梭,无论经历多少岁月的洗刷,我们低声细语留在石头上,将这些事迹永存”,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历史是如此的厚重,民主的演进是那样的艰难,自由的代价是如此之大。教师授课时要将这些情感融入教学过程,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二、发掘学生的情感:融情于境,润物无声
  与教师一样,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也具有丰富的情感,也会接受外界的刺激,并对周围的同学乃至老师施以情感上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对所学课程的情感、对教师的情感、学生间的情感、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主导情绪状态、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情感体验、自我情感体验(自信感、自尊感等)、对学习环境的情感体验、情绪表现等。
  对雅典民主,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会用到音像视频、图表、文字材料等,但在资料的择取上,更多的是考虑了其中所隐含的历史信息,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的需要,而在学生对这些资料的接受程度方面考虑较少。蔡锋老师则将资料的应用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导入的设计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现场:晨曦中仅留残垣断壁的古希腊建筑,蔚蓝天空下静静流淌的河水,仿佛正在向人们诉说那曾经辉煌的历史,而晨曦中的最亮处,又似乎让我们感受历史的大幕正徐徐拉开,等待人们去领略它的魅力。历史的厚重则以美轮美奂的图片呈现,从而给历史赋予了艺术的灵性。图片《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清晰画面中的刑具虽让人感受到其残忍,但同时让人领略了古希腊的文化之美。在图片的选取上,可以说每一张图片都十分清晰、精美、立体感强,如有关普罗米修斯、美狄亚、俄狄浦斯、泛雅典人节、戏剧节等图片,甚至连在这些图片的边角起装饰作用的人物也是那样的清晰。在蔡锋老师极富感染力的解说下,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教师讲的东西感兴趣,而蔡锋老师从一开始就做到了这一点。在讲解梭伦改革时,引用梭伦的诗:“这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正是我,让以前倍受奴役的他重获自由。那些人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迫于贫穷,漂泊远方,即使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下发抖,是我,解放了他们!让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学生能从中认识到民主和自由就像是孪生的兄弟,但自由才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民主只是维护自由的手段,从而,卓尔不群的民主、卓尔不群的自由构成了梭伦时代卓尔不群的雅典。
  这堂课的主题定位为民主自由的先驱——卓尔不群的雅典,主线索就是雅典的民主维护了城邦的独立和公民以及个人的自由。自由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而民主只是维护自由的一种手段。整节课蔡锋老师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通过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的基石,解放了债务奴隶,让下层平民从枷锁中解放出来获得了个人自由。第二,初步建立民主大厦的雅典,为了城邦的独立和自由在希波战争中迸发出巨大的力量,民主的雅典,公民是城邦的动物,他们把城邦的独立和公民的自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和个人自由的享受更重要,所以,他们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抛洒自己的鲜血。这里诠释的是民主的雅典捍卫了公民自由,个人自由服从于公民自由(契约自由)。第三,伯里克利时代,登峰造极的雅典民主,在各城邦中无疑是鹤立鸡群、卓尔不群的,但更重要的是perfect的雅典民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繁荣。公民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来去,自由地创作和演绎,自由地奔跑,自由地竞技,自由地舞蹈和歌唱,工匠们在卫城充满激情地创造财富,从而,雅典成为全希腊的学校。三个部分以渐进的民主带来自由的进程为线索层层递进和展开,让民主、自由、平等、独立、繁荣等伟大而不朽的普世原则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从山的那边、海的那头漂洋过海落在我们所有人的心田,开花结果,再飘向远方,润物细无声。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发掘、去领悟,然后精心设计教学,将其渗透到教学中,渗透到学生的心田。“没有故事的历史,就像是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做历史教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讲故事,把被教科书阉割掉的故事重新挖掘出来,生动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冲突中真正体会历史的魅力。蔡锋老师明显做到了这一点,让学生感知了民主和自由。师生互动的最高境界——心灵与情感的互动,这是心灵与心灵的互动、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最后蔡锋老师富有激情地朗诵:“今天我在这里是带着一个梦想来的。我梦想着让这些如珍珠般璀璨的普世原则,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漂洋过海落在我们所有人的心田,让她慢慢成长、开花、结果,再飘向远方……”这使教学达到了高潮,这种互动是最高层次的。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 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近几年江苏中考语文卷常见题型,测试的能力指标包括进入与提取、整合与阐释、反思与评价三个层面,重视考查实践能力,文本形式有新尝试,文本内容能够结合社会、时代和学生生活,题型选用以主观题为主,具有开放性。  [关键词]江苏;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32-02 
小细节中的大学问  徐梦懿    每天早上的户外活动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在草地上,他们自由地嬉戏,玩得不亦乐乎。因此,每每在集合的时候也显得特别困难。尤其是我们小班的孩子。他们刚进入新集体,对于指令还不敏感。孩子们四散在外,东奔西跑,再加上几个小调皮的躲猫猫,真是让老师有点懊恼,又有点好笑。  最开始的时候,我总是用拍手的指令告诉幼儿:“我们要集合了!”但随着天气渐渐冷了,我的手拍不响了,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辅以现代教育理念,在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这种教育背景之下,高中的政治教学可采用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树立发展教学观,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且开展激烈的讨论。  [关键词]高中政治;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摘 要]挖掘乡土资源的相关素材,将其融入教学实践,是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扬州地方史中,阮元传承家训,经邦济世;史可法“节秉清刚”,捍卫民族文化,伸张正义;朱自清拒领美国救济,捍卫民族尊严等事例彰显了不同风格的“家国情怀”。复习课中,可以恰当利用以上史料设计材料分析题;新授课教学中,可以妥善撷取以上素材,与课堂脉络知识、重难点有机结合,凝成主线。  [关键词]地方史;家国情怀;核心
[摘要]以《沁园春·雪》为例对毛泽东诗词做哲学思想方面的研究,是为了将语文的诗词鉴赏能力和思想政治课的哲学思维能力有机地契合于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从而打破学科界限,突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哲学素养。此研究有助于中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哲学思想内涵和历史地位。思想政治课教师应了解毛泽东诗词的特点,能够解读毛泽东诗词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并将其运用于哲学与生活课堂教学中。
[摘要]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从教学素材选用策略的角度进行总结和反思。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素材选用可采用以下四点策略: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课堂的素材;选择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突破重点、难点的素材;选择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国家发展的素材;选择能检验学生应用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的素材。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素材;选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
[摘要]在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中,要使课堂别具匠心,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让真实的情境自始至终贯穿课堂;提炼书中精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整合教材,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课;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2402  一、背景  爱因斯坦曾说过: “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
[摘要]这篇论文是由一节高二必修复习示范课引发的对高中历史以练代教复习课模式可行性的思考。通过对旧知再现、检查复习、真题再现三个课堂教学步骤的合理阐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问题教学的精神。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复习 以练代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109  最近听了由某名师开的一节必修Ⅰ专题一小高考复习课,题目
摘要:在当代中国,民生总体上处于发展之中,并遵循着一定的历史逻辑:从保障民生,到改善民生,再到提升民生,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社会和生态,民生发展表现为质量不断提高、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民生发展不断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它兼具历时态与共时态的特征,不断展现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而且还具有不平衡性。只有把握了民生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特点,我们党才能更好地推进民生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人
[摘 要]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平台,提高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掌握有效的对话途径,这样才会让语文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新课标;平等对话;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1-0006-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