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十几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开始在军队里供职。那时候身边的袍泽们,常常说起他们档案里所记载的年龄,要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大上一两岁或两三岁。而档案里所记载的年龄,全是他们在入伍登记的时候故意写大的,对此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还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就连续三年在征兵的时候报名应征,直到第三年才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成了真正的军人。在那前两次应征填写入伍登记表的时候,我也同他们一样将年龄写大了一两岁。那是因为兵役法规定,年满18周岁才能服役,年龄不到是不能当兵的。而第三次应征我则不需要虚报了,因为我的实际年龄已经达到了服兵役的标准。
  当时与我年龄相仿的同学们,十来岁的时候便不得读书,都被大人们引导着糊里糊涂地跑到社会上“造反”去了。当然“造反”是不能作为职业的。这样“造”了几年“反”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伙伴们开始懂事,觉得“造反”也造不出效益来,总不能这样一辈子“造”下去。虽然他们“造反”的时候可以在“走资派”、“牛鬼蛇神”和“地富反坏右”面前神气活现,可是一回到家里,他们便明白了,要不是父母的供养,他们一天也活不下去。
  可是老让父母供养着总不是办法,还是得自己去寻找出路,于是服兵役便成了小伙伴们的最佳选择了。然而服兵役是有年龄要求的,年龄不够,尽管你根红苗正,那也是不行的。为了早日穿上军装,那就只好把年龄往大里写了。
  好在带兵的官兵们心知肚明,知道你虚报了年龄也不深究,所以只要你其他方面都符合要求,基本上都能如愿以偿。而穿上军装来到部队成了正式军人以后,大家也就无所谓了。因为部队就是知道你多报了一两岁年龄,也不会因此把你退回去,所以大家对于虚报年龄的事情也就不再隐瞒了。
  后来脱下了军装来到地方,听到混迹于官场的人们,在有感于职务提升的时候,常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年龄是个宝”。因为那时候提倡干部队伍年轻化,给干部的提升制定了年龄标准。对于等待提升的人士来说,年龄就像一道门槛,一些人因为年轻符合年龄标准就迈过了那道门槛,顺利地晋升到更高一级的职位上;而另一些人因为超过了晋升的规定年龄而被挡在了门槛之外不能晋升,这些因为超过年龄规定而不能晋升的人士,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级一级地晋升而无可奈何,只能在原来的职位上等待免职和退休了。
  那些超过年龄规定不能如愿晋升的人士,他们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那其中就有一些脑筋灵活之人,也在自己的年龄上打起了主意。既然年龄超过了规定的界限,我们把年龄改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晋升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自然为了提升而进行的年龄改写,与我们应征的时候所进行的年龄改写正好相反,他们不是将年龄改大,而是将年龄尽量地缩小。于是三十年代末期出生的人士将出生年代改到四十年代的初期,四十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士将出生年代改到四十年代的中期,四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士将出生年代改到四十年代的末期……
  与我们当初虚报年龄差不多,他们更改年龄的幅度也不大,一般只在两三岁和四五岁之间,很少有超过六七岁或者七八岁者。因为变动的幅度不是很大,所以从相貌上一般人也看不出来。其实就是改动的幅度大了一点,别人看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关系。我这人就是年龄不大而长得老成,你又能把我怎么样?
  你还别说,有些人将年龄这样一改,虽然只是改小了两三岁,结果便顺利地晋升了。当然也不是所有改了年龄的人都能晋升,也有不少人虽然费尽心机改了年龄,最后还是没能得到晋升。尽管没能如愿得到提拔,但是年龄改小了那也可以晚退休几年。晚退休几年,多享受几年在职的待遇那也没有什么不好。虽然为着改变年龄而动了一番脑筋,费了一番周折,还出了一些花费,其结果还是值得的。
  在我的印象中,想方设法将年龄改小的现象,大概就是从有关部门提倡干部队伍年轻化、和严格执行60岁退休的规定开始的。干部队伍年轻化是新提法,可是关于退休,以前可是有年龄规定的,只是因为当时的最高领导层都不执行,下边执行得就更加不好了。严格执行退休规定以后,一些人为了晚退休几年,多享受几年在职的待遇,便也在年龄上打开了主意,这无形之中也助长了改写年龄现象的蔓延。自然改写年龄的这种行为算不得光明正大,而算不得光明正大的行为,人们总是不想让大家都知道的,所以这种行为都是在暗中进行。
  后来可能是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不管人们有没有为着某种目的改过年龄,你都不能问人家的年龄有多大,你都不能说人家长得老,甚至连“老成持重”这样的褒义词也都不能再用了。因为你不知道人家是否改过年龄,万一你遇到的是改过年龄的人,你再去询问人家的年龄,你再去夸人家“老成持重”,那就会被理解为你要揭人家的底,那就会被别人看成是没素质或者是没礼貌。
  再后来不论遇到谁,就都不能问人家的年龄了。尤其是你认为的年轻人,更不能问人家的年龄。因为现在的科学技术实在发达,一些不再年轻的人士,经过技术处理,很快就会变得年轻起来。万一你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经过技术处理的人,你看着人家年轻,去问人家的年龄,说不定就会引起相互间的尴尬来。
  不要说年轻人,就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你也要尽量回避那个年龄问题,也要回避那个“老”字。因为有的老年人,不管到了多大岁数,就从来不承认自己衰老。自己都不承认衰老的人,你说人家老了,自然会引起人家的不愉快。人家不愉快,你自然也就不会愉快了。
  著名漫画家丁聪,从他年轻的时候起,直到七八十岁,都要让人们叫他“小丁”,而从不喜欢别人叫他“丁老”或者“老丁”。不信你看他一生中所创作的漫画作品,基本上都是署名“小丁”。当然这也许就是艺术家的幽默所在。
  记得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著名的老人,80多岁了硬说自己是40多岁。就在人们莫名其妙的时候,这位老人接着补充一句:“我说的是公岁,这一公岁等于两岁,我可不就是40来岁吗?”于是人们被老人的幽默逗乐了。
  还有一个喜欢阿谀奉承的年轻人,见到了一个身体硬朗精神尚好的矍铄老人,便恭维说他可以活到100岁。想不到老人听了不但没有露出半点喜悦,反而忿然作色曰:“我又不吃你家的饭,也没有穿你家的衣,更不花你家的钱,你为什么要限制我的寿数?”
  同样的笑话国外也有。据说英国首相邱吉尔正过80大寿,宴会上一位新闻记者跑过来讨好说:“邱吉尔先生,今天来参加你的80岁生日宴会,我非常高兴,希望我能再来参加你的90岁生日宴会。”邱吉尔听了说道:“小伙子,你这样说话让我很不理解,我看你身体还是挺好的,没有理由不来参加我的90岁生日宴会。”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别人说你年轻也好,说你衰老也好;你喜欢听也好,不喜欢听也好,对于你的年轻与衰老、短命与长寿,那都没有任何意义。至于那些改写年龄的人,不管他们是将自己的年龄改大还是改小,他们所能改写的也只是档案年龄。一个人的生理年龄,那是从一出生就定死了的,他们连一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也改变不了。自己改不改,别人说不说,那也是无所谓的。
  改写年龄的那些人,他们所以这么做,其实都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相联系。我年轻时候的袍泽们,他们如果不将自己的年龄改大,当时就服不了兵役;后来我的同事们,他们如果不将自己的年龄改小,职务就得不到晋升,就得按时退休,就不能多享受几年在职的待遇。
  古代的官员在晋升的时候没有年龄规定,退休也没有年龄限制,因此古代的人们并不去绞尽脑汁费尽周折去改写年龄,因此也并不忌讳别人说他有多么多么老。反之,人们要说某某人有多么多么老,那反而是对某某人的尊重和敬佩,某某人会感到很高兴。即使别人不说,自己也要摆摆资格,以显示自己的“老”来。
  汉武帝刘彻在元鼎四年秋天,巡行河东祭祀后土之神。祭祀活动结束之后,便带领群臣游览河东名胜,并泛舟汾水之中,摆酒饮晏群臣。这时候汉武帝刘彻以及随行的文武大臣坐在高大华美的楼船之上,河水素波扬起,船上鼓乐齐鸣,刘彻回望帝京长安,心中很是高兴,于是写了一首《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写这首《秋风辞》的时候只有43岁,但他却从歌舞升平中感叹日月易逝、岁不我与、少壮之日保持不了多久、转眼之间已是衰老的年龄了。青春永驻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由年轻而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对此谁也无法改变,就连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汉武帝,对此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叹息了。
  按照现在的说法,4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正是担当重任的时候,这个时候何以发出“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感叹?这也许正是古人不同于今人地方。
  年龄并不算很大、身体也不算很差,按照现在的说法,那还是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而古人却自谓老迈、自觉衰老了。这其中就有唐代的伟大诗人杜甫。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战争波及广大地区,使千万个家庭流离失所。杜甫把妻小安置好以后,独自一人投奔唐肃宗李亨,希望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为国家效力。然而不幸中途被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来他趁看守不严潜逃,投奔凤翔行在,当了左拾遗。在与家庭妻小离散的日子里,杜甫写了一首《遣兴》诗: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骥子是杜甫的儿子,刚刚过了呀呀学语的年龄。杜甫的这首诗就是怀念这个儿子的。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是四十五六岁,也是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杜甫便在诗中自称“老夫”了。
  公元760年,杜甫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来。经过长年颠沛流离的杜甫,他觉得虽然只是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草堂,但总算是有了一个栖息之所了,这使得杜甫聊感欣慰。然而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使他的心灵无法平静。这时候他写了一首题为“野老”的诗,表达他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动: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诗圣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也只有四十七八岁,按照现在的说法只能算个中年人。但在这首诗中,年龄不算很大、身体也不算很差,也可算是年富力强的杜甫、又从“老夫”变成“野老”了。平平常常的一个“野”字,似乎将那“老”的程度又增加了几分。
  另一个年龄并不算很大、身体也不算很差、也是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却在诗词中自称“老夫”的、那就是大文豪苏东坡了。
  苏东坡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王朝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表面上的祥和与繁荣,掩盖着深深的矛盾与危机。为了缓和社会的矛盾与危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宋神宗赵顼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
  变法的目的是为了缓和社会的矛盾与危机,但是新行的法律不仅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反而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大的损害,反而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苏东坡了解新法在施行过程中的种种弊端,看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所以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苏东坡认为,既然新法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矛盾与危机,也就没有推行的必要,于是便上书朝廷表示反对。
  苏东坡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非常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为在新法的施行上,也与新任宰相王安石发生了矛盾。这样一来,苏东坡和他的师友们,思想认识都与朝廷不相统一、行动步伐也与朝廷不相一致,这样自然要被朝廷所排斥,自然不能被朝廷所重用。不被重用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容于朝廷,说不定哪天就会招来祸端。
  苏东坡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避开矛盾、免遭祸殃,他请求外放,离开京城到外地去做地方官。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他在杭州当了三年通判,后来又调到密州、徐州、湖州当知州。在密州当知州的时候,他写了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这首词中,大文豪苏东坡同诗圣杜甫一样也是自称“老夫”。然而自称“老夫”的苏东坡,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宋神宗熙宁八年,那一年苏东坡才刚刚40岁,刚刚进入不惑之年。刚刚进入不惑之年就自称“老夫”,这在现代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理喻了。
  也许40来岁,在古代就可以算是衰老的年龄了。不然的话,刘彻何至于刚过40岁就感叹自己老了呢?杜甫和苏东坡何至于都在40来岁的时候就自称“老夫”呢?然而到了现代,那40来岁是绝对算不上老的,40来岁的人士,是绝对不可以用“老夫”来自称的。 (责编 李欣)
其他文献
做好鱼类苗种的饲养对发展成鱼养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养鱼生产者的多年实践经验,提高鱼种成活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Doing a good job of raising fish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学生在上课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主要就是指
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
为满足北京市民“菜篮子”需要,北京市政府最近召开区县会议,打算投资4000万元搞渔业名特优大发展,计划搞两个700亩甲鱼场,两个1000亩沼虾、黑鱼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
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一章,常常会遇到代数式的求值问题,解这类题目常用的有以下九种方法. 一、直接代入将条件中所给的字母的值,直接代入所求值代数式里计算求值,这是最基
一、对概念的内涵、外延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低级失误任何一个概念、定义都有其确定的内涵、外延,应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它们,不得随意地扩大与缩小,否则就会出错. 例如,求到两
11.如果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在地球上就不可能目视观测到:A.流星;B.行星;C.恒星;D.彗星。[答案]A [解题思路]解这道題的关键是弄清楚什么天体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光迹,划过
这个题目是否有点毛病,其实不。你只要看完了全文,就会明白了。假如中考的日子到了,你除了带好文具、准考证去考场,还要带上两样“东西”,这就是独到的眼光和个性。根据命题
10年前在街头看见她神情羞涩地挽着一个英俊挺拔的男友,一边柔声低语着什么,我愤懑地吹起口哨,踢飞一粒石子;10年后又在街头看见她头发蓬松地拉着一个拖鼻涕的男孩,一边厉声呵斥着什么,身后五六米开外,是他头顶微秃、肚腩渐挺的丈夫,我窃喜在心。  10年前我以为我的生活至少会有500种可能,10年后我知道我的生活只有两种可能,晚上回家吃饭和晚上不回家吃饭。  10年前一个会写诗的学长与我促膝谈心,告诉我
我最敬佩的人要数外婆。她今年已经有七十多岁,患有关节炎、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走路还一晃一晃的。但外婆不怕年迈体弱,每天早上都坚持帮舅母卖“满意早餐”,我们劝她都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