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肯认错?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犯一些小错误,有时又不肯认错,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孩子年龄小,犯错是难免的,但不肯认错是家长难以容忍的,因为不认错就不能吸取教训。其实,孩子不肯认错有各种心理原因,家长若能准确了解孩子的苦衷,对症下药,就不难解决问题。本期,我们邀请儿童心理学副教授段佳辰女士,与家长朋友共同座谈这个话题。
  “我不想被惩罚”
  程昊珺(5岁男孩的妈妈):我儿子本来挺乖的,做错事勇于承认,还主动保证以后不再重犯,可最近一段我发现他学会了撒谎。小孩子嘛,撒谎的水平不高,漏洞百出,所以总能被我识破。为了让他健康成长,每当他不肯承认错误的时候,我都会严肃地教育他,拆穿他的谎言,要求他深刻反省。为了让他长记性,我们约定,撒一次谎打三下手心。这个办法好像不灵,再犯错误的时候,他更不肯认错了,拼命为自己辩解。请问,我对他的惩罚是不是太重了?对5岁的孩子,怎么惩罚才合适呢?
  朱可(4岁女孩的妈妈):我对女儿的教育很严格,但我不会动手打她。如果她做错了事,我会耐心地和她谈话,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制订相应措施,保证不重犯。女儿从来不为自己辩解,但她会咬着嘴唇不认错,还用恐惧的眼神望着我,一副小可怜的样子。我知道打孩子是不对的,但面对不肯认错的孩子,我真的很抓狂。
  主持人:很明显,孩子在逃避惩罚,这是一种侥幸心理。请段女士来给我们详细分析分析。
  段佳辰(儿童心理学副教授):《三字经》开篇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诚实的,最初犯错误都勇于承认,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但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对犯错误的后果也比较模糊,于是如实向家长汇报。此时,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家长本着为孩子负责的态度,严厉地惩罚孩子,甚至小题大做,上纲上线,孩子就知道了犯错误的后果是被惩罚,那么,下次再犯错误时,他就会本能地拒不认错。其实,孩子不是意识不到错误,而是在逃避惩罚。孩子会想:“如果我不认错,还有可能逃过一关;如果认错,就一定会被训斥或被罚。”所以,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不肯认错不是认知障碍,而是家长滥用惩罚造成的。
  程昊珺:惩罚不是虐待,家长无非是想让孩子接受教训,高效率地成长;再说,让孩子接受小小的惩罚,也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主持人:孩子年龄还小,小小的惩罚对他们来说或许很严重。孩子都很敏感,能够准确地感知父母的表情和语气,并联想到自己可能不被父母爱、被遗弃等严重后果。
  朱可:那么,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该怎么做呢?
  段佳辰:控制情绪是关键。孩子犯错时,如果家长和孩子任何一方有情绪,家长都应该冷静,先把事情放一放,等到双方都冷静的时候再处理。如果家长在愤怒之下责难孩子,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害怕,影响亲子关系。如果孩子有情绪,家长在没处理好孩子的情绪之前,采取任何方式教育孩子,都不能收到理想效果。事后,家长可以采取回忆的方式问孩子:“宝贝,你刚才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希望你能告诉妈妈。虽然这个错误是妈妈不希望看到的,但如果你能诚实地承认错误,妈妈会很高兴的。”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比训斥和责罚要好。
  “我要维护自尊”
  马子悦(10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从小到大没挨过打,全家人都宠着她,我敢保证她不肯认错不是为了逃避惩罚。我发现,越是人多的时候她越不肯认错,让我很没面子。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很热闹。我女儿从厕所出来没多久,我就发现抽水马桶堵塞了。仔细查看,原来是半卷手纸掉到了马桶里。我问女儿是不是她干的,她矢口否认。家里就她一个孩子,她又刚刚用过厕所,事情是明摆着的,她就是不承认。
  秋志辉(12岁男孩的爸爸):我儿子也有这样的特点,非常要面子,做错了事,在外人面前死扛到底,单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倒是能爽快承认。俗话说:“堂前训子,背后教妻。”可是我当着外人的面批评他,效果非常糟,有时候这小子敢跟我翻脸!
  段佳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尊心,需要与成人一样受到尊重。如果家长当着很多人的面指出孩子的错误,或者训斥孩子,可能会令孩子产生羞辱感和抵触心理,这时即使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如果家长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心理,那问题可就严重了。所以,家长对待孩子应该像对待朋友那样,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当孩子在大庭广众下犯错时,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个台阶下。
  主持人:我来说一个成功的案例。一位妈妈告诉我,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她在客厅里忙着招待,突然听到卧室传来玻璃瓶的破碎声。她跑到卧室一看,6岁的女儿正手足无措地望着地上的玻璃碴儿。打碎的是一瓶价格昂贵的香水。“不是我打碎的。”女儿说,一脸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表情。妈妈没说什么,赶紧打扫危险的玻璃碴儿,然后对女儿说:“刚才你和小狗在卧室里,是不是小狗把妈妈的香水碰掉了?你可不可以告诉小狗,乱动妈妈的东西是不对的,以后要当心,可以吗?”眼看小狗受到责骂,女儿很愧疚。客人走后,女儿马上主动向妈妈承认错误:“妈妈,香水是我碰掉的,我错了,以后我不乱动你的东西了。”
  段佳辰:这是一位聪明的妈妈,既解决了问题,又保全了女儿的自尊心,还利用一件小事告诉女儿什么是责任心。
  “我根本没做错”
  李玮峰(15岁男孩的爸爸):我儿子是个诚实的孩子,做错了事不撒谎,却犟得很,很少认错。比如,他瞒着我和他妈妈,用500元压岁钱买了一个带游戏功能的MP3,课堂上偷偷地玩,被老师发现。他承认MP3是他用压岁钱买的,却不认为这是错误行为,还狡辩:“钱是爷爷奶奶给我的,我有权支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章学澜(14岁女孩的妈妈):孩子上了初中,大概就进入逆反期了吧?越来越不听话,做错了事不但不认错,还找借口气父母。上学期期末考试,我女儿成绩不理想,全班排名第21名。我很不满,问她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她一脸不高兴地说:“你们大人就知道向孩子要成绩,动不动就如临大敌,烦不烦啊!第21名怎么了,很差吗?那第61名的同学还活不活?”
  主持人:我怎么觉得孩子的话有三分道理呢?李先生有没有给孩子立过规矩,大额消费要经过父母同意,或者不允许使用MP3?章女士有没有给女儿制订过考试目标和底线?一次考试失利能叫做错事吗?
  李玮峰:花钱的规矩倒是没立过,不过500元对15岁的孩子来说不算小数目啊!
  章学澜:您这样一说,我忽然觉得是我小题大做了。
  段佳辰:有时候,孩子不认错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哪里做错了。孩子天性好奇,喜欢探索各种新事物,做错事是难免的。平时生活中,家长应明确给孩子立好规矩,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这样,当孩子犯错时,自然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孩子考试失利,是正常的,家长应该宽容孩子,冷静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让孩子明白今后需要克服什么缺点,如果家长一味责备,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从而混淆是非观。
  “我在效仿爸妈”
  陈誉(17岁男孩的爸爸):我现在跟儿子简直没办法交流,只要我指责他,他就情绪激动,反过来指责我。比如,我批评他早晨不叠被子,床弄得像狗窝,他就反唇相讥,说爸爸的床是大狗窝。我批评他东西乱放,经常找不到课本,像一只丢蛋鸡,他就嬉皮笑脸地问我,老爸你找到你的手机充电器了吗?我批评他考试成绩差,他就长叹一口气,说那是因为基因不好。你们听听,这不是存心气我吗?
  主持人:请问,孩子说的是事实吗?
  陈誉:事实倒是事实,可是,我是教育者,他是被教育者,哪有这么没大没小的?
  主持人:家庭教育,笼统地说就是言传身教,只言传不身教,效果不可能好。还有一句话叫“上行下效”,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中影像,所以父母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段佳辰:没错。许多家长习惯居高临下地教训孩子,让孩子服从自己,但从来不检讨自己的行为,一旦自己犯了错,也不会主动向孩子认错,孩子自然会模仿。为了改掉孩子死不认错的坏毛病,家长犯错时要给孩子认错,这样就能从正面发挥榜样的作用。比如,父母不小心踩坏了孩子的玩具,家长应该放下面子,主动告诉孩子玩具是自己不小心踩坏的,真诚地请求孩子原谅。同时,家长还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如果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弥补过错,就会获得别人的原谅。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教师的年度考核、教学评价和评先推优,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绩效和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着教师投身教育的热情和动力,最终影响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调查发现,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年度考核中存在不合理的加分项目;评先推优存在不公开、把关不严的事实;对教师教学评价存在不客观、不科学的现象。消除上述现象,需有自上而下的政策约束、广泛的参与渠道和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  [关键词] 考核评
年夜饭,荤素搭配少油盐  ●魏红  年夜饭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不管是在饭店吃还是自家做,最关键的在于搭配。专家指出,要想吃得健康,重点要把握总量控制、平衡膳食、合理搭配、适当消耗等几个原则。  传统的年夜饭大鱼大肉居多,丰盛固然丰盛,却容易给身体带来伤害,健康饮食讲究的是均衡营养。人体每天需要保证水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的摄入,过量或缺乏都会有损健康。所以,年夜饭应掌握
早上7点多,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学院路小学学生项暄易走到家门口的一个专用车停靠点,一辆“黄鼻子”校车已在那等候。车辆管理员教小项系好安全带,然后在“同学号”APP(手机客户端)上点击孩子已上车。此时,妈妈周雅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信息,并且看到了孩子在车内的实时监控视频。  从上个学期开始,台州市椒江区推出了“定制化公共校车”。家长下载“同学号”APP后,只要点击其中的“搜线路”,选择往返/单程、学校以及
抱团取暖原意是指在寒冬季节,人们抱在一起,相互取暖。比喻互助协作、积聚力量共度最困难的时期。班主任除了要与科任教师之间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之外,在班级管理中、教学提质中仍然可以“抱团取暖”。初中与小学不同,初中教师各负责一个或几个学科、学年,有学生中考成绩的综合评定的压力,因此,教师往往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想使学生在每次测试中的综合评定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会“抱团取暖”,发挥出教师自己的整体能
家庭教育中,大多数父母都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爸爸妈妈们是否意识到,鼓励性的言语说得不恰当,也可能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下面我们列举几种听起来没错,但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的鼓励之词,希望引起爸爸妈妈们的足够重视。  “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向你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这时,你说:“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事实上,你不可能了解她的感受,只是因为她是你心爱的孩子,你
[摘要]教师通过对试卷进行讲评,能够让每个学生对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情况有一个理性的自我认识。在试卷讲评中,以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教育。通过试卷讲评,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深度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从而使学生走向深度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试卷讲评;深度学习;四个走向  “深度学习”一般是指基于知
[摘 要] 在新学期来临之际,以校长的身份送给学生六个能量包,帮助学生注入新能量,助力学生新成长。  [关键词] 开学;能量包;成长  亲爱的孩子们:  一想起我即将见到你们阳光般的快乐面孔,就倍感温暖。这个假期,你们过得快乐吗?有收获吗?你是否想早点回学校看看,看看校园有没有变化?疯狂农场里的小伙伴们可还健康?同班同学有没有长高、变黑,更强壮或者更可爱了?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在你们享受美好假
花800万元送儿子  进京读最好的高中  赵栓柱是辽宁省建平县人,自幼家贫,24岁开始创业,到38岁时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铁矿矿主。赵栓柱有个儿子名叫赵发财,学习成绩优秀,人也忠厚老实,几乎人见人夸。  儿子小的时候,因为忙于创业,赵栓柱在家的时候并不多,跟儿子少有机会交流。赵发财读初中时,家里有钱了,搬到了建平县城,可因为他住校,父亲又经常住在山里的矿上,父子俩还是经常见不上面。  赵发财本性善良
[话题简介]  爱国主义教育是时政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爱国情怀是作为国民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没有爱国情怀就谈不上报效国家,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加强中小学爱國主义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短片:在一节美术课上,年轻的女老师让孩子们在纸上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孩子们画得不亦乐乎,有猴子、公鸡、小猫……一个小男孩很快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他用黑色的蜡笔把一大张纸涂成一片黑色。老师看到后感觉很奇怪,就告诉了孩子的父母。父母发现孩子在家也用蜡笔把白纸涂黑,联想到老师的话,他们惶恐地把孩子送到医院。众多专家给孩子会诊,结果判定孩子精神有问题,让他留下住院。  小男孩在病房里依旧不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