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创作的边界与可能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剧场的笑声中离开的时候我在想,也许观众久违的笑声大概不只是对两性关系的调侃,也不只是对幽默喜剧的缅怀,或许还有对导演审慎地处理剧本的欣赏和对自诩“先锋”的越界导演的讪笑与讥刺。
  一
  搬演经典剧目对话剧导演来说经常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演出得到好评,功劳常被评论者归于剧本;演出若不尽如人意,导演则要担起必要或不必要的责任。尽可能追求原汁原味地呈现或与当下的观众出现隔阂,而若改动稍有不慎则又被人诟病“糟蹋经典”——尽管更多时候年轻导演并非“不慎”地改动而是有意地“糟蹋”。总之,相较于原创剧目而言,导演者排演经典剧目所受的限制更多,想要“出彩”也更难。
  近日,北京人艺将长期搁置案头的三则经典民国喜剧搬上舞台(导演:班赞)。丁西林的喜剧创作就数量而言虽算不上“丰硕”,但要想从中选择出两三部“拼”成一台演出也非易事,稍不留神就可能变成丁西林民国喜剧“串烧”而缺少整一性。就艺术成就和影响而言,《一只马蜂》《压迫》和《三块钱国币》三则独幕剧可以说是丁西林的代表之作。而导演却只选择了三部当中的《一只马蜂》,其余两部选择了《瞎了一只眼》和改编自凌叔华同名小说的《酒后》,这种选择是颇有见地的。导演深谙丁西林喜剧之三昧,抓住了丁氏喜剧的精粹,以两性关系作为整台演出的脊椎骨将三则各自独立的喜剧圆融地捏揉在一起。
  探索两性关系之幽微,剖析两性心理之微妙,揶揄婚恋状态之尴尬是丁氏喜剧最为擅长的题材。将创作的镜头对准两性问题进行审美观照并不罕见,中国话剧史上以两性关系、两性冲突为题材的作品俯拾皆是,然而这丝毫不能掩盖丁西林特有的光芒。如果说田汉的《获虎之夜》是对封建道德扼杀青年婚恋自由的诗意悲泣,如果说陈大悲的《幽兰女士》是争取婚姻独立的社会宣战书,他们更多的将两性问题置于长幼冲突的宏观结构之下进行透视的话,那么欧阳予倩之《泼妇》和丁氏喜剧则把目光直接对准了新旧道德连体接肢藕断丝连之下的两性冲突。不同在于欧阳予倩以图穷匕见的之势将批判的锋芒对准那些拉起“新道德”的大旗作“旧伦理”之虎皮的利己主义者,而丁氏则带着脉脉温情,同情并调侃着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新青年”们。
  爱,又羞于言说是新旧道德的转型期特有的情感心态。只是在不同作家的笔下这种状态得到了不同层面的展示,曹禺以“蛮性的遗留”鞭挞着现代文明和旧道德对于情感的压抑,于是周萍、觉新、焦大星等“阉鸡式”男性是可悲而又可怜的,而丁西林则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当青年男女在情感的餐桌上放下象征中国传统的碗筷,拿起刀叉之后四顾茫然的可笑又可爱。也许丁西林笔下的这些男女青年们所面对的境况也是现在任何一对男女青年从互生情愫到恋爱关系确立的必经之路,这种温热而不烫手,酸甜而不腻口的“互撩”常常使结婚多年的老夫妻回味起来也能会心一笑,所以也难免有人戏仿托尔斯泰称“婚恋后的状态大多相似,而关系确立前的朦胧与微妙却各有不同”。
  导演把握了丁氏喜剧的这一精髓,所以在丁氏众多喜剧中抽取了两性关系发展的三个片断:互生情愫而心照不宣时的暧昧、初婚后两性自由的边界与可能、琐碎日常之下的潜流的爱意。如此一来,原本互相独立且毫无关联的三则喜剧如同原本三颗各自闪烁着的珍珠被一条线串在了一起,既不失其特有的风采,同时也在相互映照之下产生了新的韵味。
  二
  然而对于导演而言,完成剧目选择只是一个起点,或者说这只是排演丁西林独幕剧带来的一道“附加题”。接下来导演要面对的另一个棘手的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同经典对话。导演对经典剧作的处理无非是在两个端极之间,一极是以考证的态度和立场竭力复原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和当时的演出现场,这种处理听起来似乎并无不妥,但因为作家创作时的观众构成、演剧体制等等都无法和现在同日而语,考据式的解读剧本无疑就像拿着古时的军令来指挥现代战场一样滑稽。对经典处理的另一极是甩开剧本原旨,肆意修改,以“风格化”为噱头自我标榜、自我言说。“寻求原作与此在时空的平衡”说起来容易,然而平衡点是随着“此在时空”的变化不断游移的甚至含混的。所以,导演要在作品原旨、个人解读和观众审美期待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最大公約数并非易事。从三则独幕剧的演出呈现来看,导演对于这一平衡点的拿捏是到位的。
  以《一只马蜂》为例,剧本中的吉老太太是剧作家嘲讽和调侃的主要对象,她是封建女性观念下的“贤妻良母”,在原作中有着浓厚的封建意识,希望包办婚姻但由于受到时代新思想的激荡又不便明说。剧作家抓住了这一特质,塑造了一个可笑又不乏可爱的老太太。但是,在导演的二度创作中,导演把目光聚焦在这对言不由衷的青年男女身上。当调侃的重心转向青年男女之后,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吉老太太的贯穿行动和最高任务。原作当中吉老太太带着“包办婚姻”的“任务”,在“错点鸳鸯”的喜剧性情境中生成了戏剧性反讽的意味。而如果将矛头对准这对青年男女,吉老太太包办婚姻和错点鸳鸯则略显旁枝逸出。为了避免出现这一“闲笔”,导演将原剧本老太太有意包办婚姻,无意错点鸳鸯修改为老太太隐约洞察到了儿子和护士小姐暗生情愫,而自己也对护士小姐非常满意,于是为了让这对青年男女早日确定关系,老太太以给护士介绍对象为由邀请护士来家,进而“刺激”儿子,“逼”儿子向护士袒露心扉。这一改动一方面使观众对舞台上呈现的生活产生了亲近感,原剧本中反对包办婚姻的题旨对于当下的话剧观众难免产生隔阂,而大龄未嫁、父母催婚等情境的安排显然更容易引得观众会心一笑。另一方面,老太太的贯穿行动的这一调整对于塑造男女青年的形象也起到了极佳的催化作用。尤其是对于男青年而言,他不必一方面承担阻止母亲为护士包办婚姻的行动,一方面还要暗中试探护士对自己的心意,而是从一出场就开始遮掩着对护士早已萌生的爱意。
  相比于这种微小的剧本改动,当代更多的导演更喜欢以解构的姿态来演绎经典的“2.0”版本。然而由于导演者个人修养所限,对经典的解构往往不是在与经典真诚地对话中生成的,而更像是挂羊头卖狗肉,在解构中自刷存在感。如林兆华版的《赵氏孤儿》确实有从思想上颠覆经典的美学冲动,但相比之下,脱离剧情的视听奇观和隔空搏杀的场面调度似乎才是导演炫耀的重点。2013年蒋维国带领英国利兹大学学生创作的《太阳不是我们的》是近些年给我印象较深的比较成功的解构之作。该剧以曹禺几部经典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为主角,对原剧中女性的“前史”和“暗场”进行了正面的明场表现。在该剧的座谈会中,导演介绍该剧的创作流程是由参与舞台演出的学生一起先读剧本,然后共同讨论和交流能触动他们的语言和情节,该剧的剧名和作为核心意象的“裹脚布”都是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出的想法,而自己则更多的时候像一个启发者和组织者帮助他们完善和实现学生们的想法。而本土的“大导”们显然无法接受这一工作方法,他们更习惯在“导演中心制”甚至“导演专制”的背景下去实现个人化的解构经典的意图,因为他们中的大多人并非想通过对经典的解构来对话经典,为人类精神的深度体验提供审美资源,而是希望通过解构经典来强化个人的舞台语汇风格。   三
  在经典剧目的舞台呈现上,当所谓的“先锋戏剧”凭借着导演的强势,甩开剧本甚至抛弃文学,将演员的身体作为审美对象而使观众“不知所云”时,另一批导演则恪守着二度创作的边界,并在这一范围内寻找自身活动的最大可能。
  导演在舞台呈现上对《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所做的最为明显的“加工”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世俗情调。如《一只马蜂》中护士小姐到家之后有一个倒水的细节安排,原本男青年拿着茶壶想要给母亲倒水,护士小姐客气称由自己来倒,男青年则毫无客气之意地将茶壶交给护士小姐。再如该剧中男青年趁护士小姐不在场小心翼翼地拿起照片,近乎“发情式”地欣赏着照片也是导演脱离剧本的有意设计,原剧中的男青年是内敛、端庄而又羞涩的知识分子,而舞台上的男青年则多了几分市井之气。在《瞎了一只眼》中,导演的世俗化处理更为明显,如妻子为丈夫包扎后的造型本就带有强烈漫画色彩,以达到更为直接和强烈的喜剧效果。而在好友为丈夫解开包扎的纱布时为了强化喜剧效果,导演特地安排好友在拆开纱布后将纱布置于丈夫的头顶从而形成一个喜剧造型的定格。也许会有评论者质疑这样的处理是否会背离剧作的原旨甚至降低原作的格调。但是,我们庆幸地看到除了这些夸张性、漫画性的场面调度之外,导演在处理充满机锋、诙谐的对话场面时,悄悄地隐去了自己的身影,以零调度的方式让观众聆听和品味台词的机智和幽默。在《一只马蜂》中有一个场面是老太太、男青年和护士小姐三人“谈婚论嫁”,导演在处理这一场面时,将护士小姐安排在演出区域左侧的椅子,老太太则坐在演出区域右侧的椅子,男青年则在演出中后区的沙发上,这一均衡的三角形布局持续了十余秒,一方面呈现出了三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让观众可以集中欣赏原作台词的美感,同时三角形的布局和谐、稳定,在视觉上也不至于显得凌乱。这些场面的处理都是导演有意强化原作美感而做出的布局设计,也正是这些处理,导演并未使世俗的情调流于庸俗和低俗。
  相比班赞导演舞台处理的“循规蹈矩”,近些年来,在青年话剧导演中逐渐形成一股强调身体作为审美对象的美学潜流。这一自觉地创作主张并非是在普通观众的审美诉求下应运而生的,而是在20世纪西方美学身体转向的感召下移植生成的。然而,同一切“舶来”的知识文本所要面临的状况相似:只有具有知识文本生存所需的土壤和语境,那么文本的理论主张才有可能在本土生根,否则只能成为一种地域的强制性的“移植”,观赏者可能会因一时的好奇睁大了双眼,却不愿为其驻足停留太久的时间细细咂摸。而身体美学同一切在西方后现代土壤中生成的知识一样,注定在当下中国更多的时候是水月镜花的幻象。西方身体美学的转向是精神美学走向困境的必然性产物,而尽管中国也存在部分布尔乔亚在为人类精神的绝路真誠地唱挽歌,然而或许更多的人还是虔诚地歌颂和赞美着人类的精神性存在。从这个层面而言,与其说我们误读了身体美学、误读了阿尔托,倒不如说是我们误读了自己。当我们的戏剧人追随着阿尔托,企图弃绝语言,从而创造“空间的诗意”,我们似乎遗忘了西方有易卜生、契诃夫的百年经典,也有莎士比亚的千年传统;当我们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咏歌之”“嗟叹之”来填充舞台的时候,我们似乎忘却了“言之不足”的前提。在本土语境下,对于后现代的批判常以“瘦人减肥”做类比:西方的后现代是在现代性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理性”反拨,而中国在尚未全面地走向现代时就借鉴西方后现代的诸多主张无疑像瘦人效仿肥胖者减肥一样。但仅仅在本土语境下批判后现代还不足以识破后现代自身的幻象,不过这并非本文所要论述的重点,也许一个更为庸常的类比会将后现代自身的幻象以及本土语境下的后现代幻象扼要地解释清楚:邻家的胖孩子被家长焦虑地训斥说:“一个月不让你吃饭!”于是传到我们耳朵里之后我们就真的要用一个月节食。可是我们不仅忘记了邻家的孩子是个胖孩子,同时也忘记了“一个月不吃饭”只是对方家长的夸张表述,认真你就输了。后戏剧剧场艺术也同其他一切后现代艺术一样难以回避这一悖论,它只能元素式地参与到演剧艺术中来,如果过分甚至彻底地实践其主张,必将伤及戏剧自身——演员可以是一切人,但唯独不是角色;空间可以代表一切场所,但唯独不是剧场。如孟京辉编导的解构自迪伦马特经典作品的《蝴蝶变形记》,剧中充斥着狂躁的吼叫、扭曲的动作甚至直接暴露身体,这样的直接呈现由于缺少角色的规定性作为边界来制约,剧场成了情欲的宣泄场,观众不买单也是自然。
  当我从剧场的笑声中离开的时候我在想,也许观众久违的笑声大概不只是对两性关系的调侃,也不只是对幽默喜剧的缅怀,或许还有对导演审慎地处理剧本的欣赏和对自诩“先锋”的越界的讪笑与讥刺。
其他文献
1935年3月,为纪念著名波兰小提琴家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100周年诞辰,在华沙举办了以维尼亚夫斯基姓氏冠名的为期两周的国际小提琴比赛。这不仅是世界最重要的小提琴大赛之一,更是迄今已知创办最早的国际小提琴大赛。  20世纪初期的波兰并不算是欧洲强国,不过却是最早举办国际性音乐大赛的国家,这其中的原因还要追溯到波兰另一个重要的音乐大赛——肖邦
期刊
重返“流”“派”  京剧的“流派”是指在京剧表演中“流行”的“派别”,既要流行,就要有相当数量的演员来演,还要有相当多的爱好者欣赏。既然是“派”,就要有独特的表演风格或个性。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杰出代表,京剧中的流派,则是中国戏曲的一项独特标志。京剧流派的形成与流变,不论是造成“潮流”,抑或树立“门派”,若从当代京剧发展史试作分类,大致可从“以地立派”“以人立派”“以学立派”三个角度试作说明:首先
期刊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的话题由来已久,重视写生并注重在现实中获得精神资源的实践者日渐式微。从自然物质的形态中求形的准确,更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照,获得精神力量的积累和提升,这种境界在历代绘画中非常显眼。相反,在我国的绘画领域里不增反减,这是一个危险的现象。虽然对传统经典作品的描摹是自由驾驭笔墨的前提,但工具技巧的掌握毕竟只是创作的一个方面,作为精神性的艺术活动,精神层面的展示与开拓才是创作的根本。  
期刊
今年5月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落幕,回味良久。这个已经33岁的老品牌,是它让每年的5月成为沪上乐迷的节日。但于我而言,每年最吸引我的不是名家名团,而是专演中国当代作曲家新作品的“海上新梦”系列。遗憾的是,这个系列长期受听众冷落——票价在黄牛手里甚至能跌至10元一张。若现场有幸满座,其中估计八成是靠熟人赠票来的。如此尴尬的情境下,“海上新梦”能坚持办到第十届,实属不易。  推动新音乐发展的从来不是
期刊
十九世纪以来,上海这座城市就一直被书写,被影像,被谈论,起承转合,层峦叠嶂,永远不可预知前面是柳暗还是花明。  近来上海滩有点火,倒不是因为这座城市的魔幻景观又未来主义了一把,或是浦江沿岸的霓虹又璀璨了一些,而是忽然冒出了一批为上海收拾记忆、丰满想象的墨客影人,或来自原乡,或出生异域,凑在一起,倒也成就了一番还算缤纷的洋场景致。金宇澄的上海“繁花”,开得有点出奇地芳艳,香味飘过了江南,还不小心被雾
期刊
从去年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到今年《欢乐颂》,描述城市中产阶层的电视剧逐渐成为网络热议的对象。网上有文章评论道:“《欢乐颂》的特点,就是把相对真实的东西,撕开了给大家看。”新华网、人民网等官方网站甚至相继转载“《欢乐颂》引发价值观的争议”之类的文章,这表明,以城市中产为主角的电视剧,通过再现其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以及因此日益崛起的阶层,在情感结构、文化实践与生活形态甚至阶层意识上彰显的“时代性”,从
期刊
立足身体语言,发掘多样化的戏剧表达,尤其是深入话语所无力抵达的戏剧意境,这些都不失为积极的艺术探索,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当戏剧人集体对身体戏剧趋之如鹜,甚至将之抬举到一统之位时,就不得不让人心生警惕了,这究竟是潮流还是跟风,是趋势还是盲从?  民国上海题材的电影,像一个时隐时现的美人,屡屡致命地诱惑着当代中国电影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张艺谋导演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新世纪初关锦鹏导演的《长恨歌》
期刊
国产影片《百鸟朝凤》于2016年5月6日,与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同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制片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引起关注,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近日来自浙江大学、上海社科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盐城工学院的学者们,围绕《百鸟朝凤》现象展开了讨论。  王杰(浙江大学):近来我对悲剧题材的电影都很关注。《
期刊
善于捕捉大众参与舞蹈的热情,善于发现“群众中有,而专业里无”的优势,将它们融化在自己的专业水准上,“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无论是何种演出,观众习惯从手中的节目册中,对即将看到的内容猜测一二,此次群众文艺馆的展演也不例外,于是,《七老八十》这个开场作品的画面感已在脑中浮现,也很期待爷爷奶奶们究竟会如何演绎一个风趣的老态。没料到的是,灯光一打,出现了一张熟悉的脸,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20岁出
期刊
审美资本主义与视觉体验经济  “审美资本主义”的理论主张看起来似乎是站在了批判理论的“另一面”,后者依然是文化研究领域一股强大的暗流。今天美学和资本主义的研究仍然被区分为审美的观点和针对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审美商品化的批评。  一方面,美学领域这个著名的现代概念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观点,即审美是艺术的一个独立领域,不管它强调的是感官(对艺术对象的感知)、感性(对艺术经验的欣赏),还是观念(为艺术的可共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