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乐,其乐无穷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3cbb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于捕捉大众参与舞蹈的热情,善于发现“群众中有,而专业里无”的优势,将它们融化在自己的专业水准上,“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无论是何种演出,观众习惯从手中的节目册中,对即将看到的内容猜测一二,此次群众文艺馆的展演也不例外,于是,《七老八十》这个开场作品的画面感已在脑中浮现,也很期待爷爷奶奶们究竟会如何演绎一个风趣的老态。没料到的是,灯光一打,出现了一张熟悉的脸,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20岁出头,头戴银丝假发,弓背哈腰,我明白,这应该就是作品中本该出现的“老太太”。因为对舞台上的妙龄少女太过了解,同时也没法使自己仅从一头白发和一些步态上去相信他们的“老年”角色。所以,这个作品中弥漫着一种迷之喜感。同样,双人舞《金婚》由两名青年人扮演老年态,先不说作品如何,女舞者的上衣因为太紧,随着大幅度的动作不断向上移动,几乎要露出整个肚子。要说一名可以走入金婚的智慧老太太,即使与另一半吵架拌嘴,也不会让自己的衣着先失了态,这种始终想冲上台帮女舞者整理好衣服的冲动,致使我没办法集中精力去看作品本身。
  这种纠结对于舞蹈来说,并非避重就轻、吹毛求疵。因为舞蹈本就属于表演艺术的一种,尤其是当塑造与自己有距离的人物形象时,对于细节的忽视会使整个作品的真实度降低,给人一种“无法带入”的虚假感。
  并非反对“由少扮老”,只是这种强烈的违和感使我不禁去想两个问题:
  1.扮老,有没有必要?
  2.要扮,可否走心一点?
  扮老,有没有必要?
  这就涉及到群众文化参演对象的问题。群众文化应该更注重普及性,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狠抓专业性,进而带动整个群众文化的水平。它与专业舞蹈最大的区别是,演员身体的软度、幅度、体能、肌肉控制都不能像要求专业演员那样去要求他们,参与性和娱乐性才是更主要的。我本人不是群文工作者,但我母亲对舞蹈的热爱也使我对群众文化的内容有些了解,它和正统的学院派有联系,但更多的是区别,而這些区别才是群文的特色。偶尔我也会纠正她的节奏和动作,重新帮她摆正最漂亮的舞姿,但无论如何,我没办法让她重返青春,再去花很多年打基础,所以“体验”对于群文来讲是更重要的。她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了专业舞蹈的教学过程,也体会了舞蹈编创中的乐趣,虽然身体素质不一定能够达到最高的要求,但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舞技获得了提高,同时收获了自信和快乐,即使做不到,但也能从老师的要求中体会出专业舞蹈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
  也就是说,类似像《七老八十》《金婚》这样的作品,在选角上,如果可以坚持在基层中挑选一些可塑性强的大龄舞蹈爱好者来演,会更显真实。因为具备了真实性,我们才更能关注到艺术性上。我能理解编导选演员时候的苦衷,是出于觉得大龄舞者可能无法满足很多动作的要求,更不要说双人之间的配合和托举,于是选用了更年轻的演员来完成作品,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舞蹈作品的高标准严要求,但从另一个层面讲,却是对现实困难的妥协。也许他们对于身体的支配能力欠佳,但他们却是真实的老年生活的“发言人”。“学院派”一直具有高不可攀的专业性,但也有不可调和的狭隘性和局限性,相比,我倒觉得做群文舞蹈工作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爱舞蹈”,那些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才是发自内心离不开舞蹈的“舞者”。
  要扮,可否走心一点?
  如果因为各种现实条件的不允许,或者是编导有意艺术化处理,需要由少年来扮演老年,纵然不说能够像宋丹丹那样传神,也至少该有《老伴儿》这样经典作品的严谨。不只是“由少扮老”,包括戏曲、秧歌当中的“反串”,都必须比原本人物更加传神,才有反串的必要,不然就是“东施效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七老八十》里的妆容可以更加沧桑,用来代替原本的素颜,步态也可以更加传神,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应始终在老年状态里。或者《金婚》,但凡多进行几次带服装彩排,编导稍微留意一下细节,或者演员能够主动依据角色的设定向编导做出反馈,也会避免上衣那样的尴尬。并不是笔者过于保守,因为哪怕是裸体出演的现代舞《春之祭》(编导:普雷祖卡),一切艺术化的处理得有其必要性。
  造成这种情况并不是质疑编导的水平,而是因为他们专注地想要走快一点,以至于鞋带开了也没有发现。因为从作品的主题和构思来讲,一方面看得到编导的水平,另外也看到了题材选择的群众性。无论是作品的构思和动作的编排,包括布景的搭建、道具的使用,都看得出费了不少心思。比如《七老八十》当中每人手中的那块背景板,巧妙地表达了人老心不老的童心,《金婚》当中最后出现在桌上的那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传达出“生活的幸福,无非就是过好每一天的柴米油盐,甚至连吵闹也会变成平凡生活中的调味剂”的主题。包括这次展演当中的另外七个作品可以共同看出,这些年轻的编导们体验过群众生活,动过脑筋,采过风,搜尽奇峰打草稿,把他们在群众生活中获取的那些感受,用舞蹈化的方式传达了出来,能够真正想群众所想,编出群众所爱,这种精神值得赞赏。
  像《这么近,那么远……》《双面胶》《喜逗小情郎》这三种风格的作品,一个是对科技改变生活的思考,一个是对婆媳关系的思考,一个是老少两辈之间的逗趣,没有对生活的体会,也就编不出这样的作品。《喜逗小情郎》充满欢声笑语,用幽默的方式彰显了生活中的小心思,《这么近,那么远……》《双面胶》的作品里,则含蓄地传达出在矛盾发生后的价值观的指向性 。这种指向性对生活有教育意义,而含蓄的手法则使这种教育意义有别于“温柔敦厚”的教条,与人的心灵相通。
  《凤冠霞帔》《情韵石库门》《弄弦》《喜客茶担》这四个作品可以用“传承”一词来概括,这种题材最能触碰到传统文化的“根茎与血脉”,历史感比较重。同时,这四个作品又各有侧重,《凤冠霞帔》和《弄弦》是用舞蹈的方式来传承其他艺术形式(戏曲、琵琶演奏),《喜客茶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担舞”的大胆尝试,《情韵石库门》则是堪比《小城雨巷》的海派舞蹈文化的代表。
  但,戏曲和琵琶演奏的表演和理论体系从某种程度讲要胜过舞蹈。因此,当用舞蹈的方式来呈现的时候,就会面临一种“不太正宗”的感觉。因为戏曲中有很多固定的程式,在舞蹈中进行改良之后,已不再是戏曲,戏曲界的专家一方面不能够承认这种随意的改良,其次作为舞蹈来看也多少有点似是而非。包括《弄弦》当中的握琵琶的手势,弹奏琵琶的舞姿,都因为要舞蹈化而显得有点浮夸,弹琵琶的手指不会像舞蹈当中那样伸得很直,张得很开,一旦变化,会显得做作。
  不是说这样的题材不可用,而是说在用舞蹈表现的时候,有时“重虚”的效果会比“重实”要好,我们完全可以不用描摹戏曲当中的动作和妆容,也不必非要坐在椅子上,佯装弹起1:1定做的琵琶,当进入舞蹈领域中时,原本要表现的艺术形式只是工具,而不再占据主要地位。既然有些动作做得达不到要求,干脆就换种舞蹈的方式来避开,虚与实之间的转化,在此处,应“以虚生出舞蹈中的实”。
  最后说到《情韵石库门》与《喜客茶担》。《情韵石库门》是唯一一个抽象性表现的作品,它通过服饰和调度来完成对于“石库门”的展现,舞者婀娜的身姿,没有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妖娆,而是恬淡的优雅,步步生姿。作品看似好像什么都没说透,但就是在这种云淡风轻,言不尽意的基础上,立出了“石库门”的象,通过“观物取象”最终达到了“立象以尽意”的美学高度。
  《喜客茶担》中喊茶、走茶、舞茶、炫茶、敬茶等形式,看得人热气腾腾、眼花缭乱。同是茶文化,各国喝茶皆有自己的一套程式,英式的下午茶、日本的茶道,皆与本国的风土民情结合在一起,共同品茶的香,共同感受茶之中蕴含的信仰。说到中国的茶舞,也是各有特色,如江西赣南的采茶舞,男子的典型舞姿矮子步、滑步等憨态可掬,使人忍俊不禁,高兴的心情如同品茶一样。成都人爱喝茶,海南人也爱喝茶,这都离不开他们追求闲适生活的态度,品茶需要静心,生活需要感悟,人需活在当下,而不是一味盲目地求新求快。《喜客茶担》的亮点就在于它花功夫展现了喝茶前的一系列仪式,这种仪式感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于儒家文化中“礼”的传承,同时也提升了茶文化的内涵,使喝茶有别于饮水,不再是为了解渴,更是对生活的理解,对“道”文化的解读。
  展演落下帷幕,但群文舞蹈的工作却始终没有结束过,除了这九位优秀的年轻编导,还有更多不知名的有志之士在其位孜孜不倦地耕耘着。大多数从专业院校毕业的编导初到群文工作的环境中,都会经历一种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并非一无是处。善于捕捉大众参与舞蹈的热情,善于发现“群众中有,而专业里无”的优势,将它们融汇在自己的专业水准上,“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这之间究竟谁收获的快乐更多,他们比我更有体会。
其他文献
国家京剧院出品的《曙色紫禁城》,首演于2010年;2016年,在国京“致春天”系列演出活动中再现于北京舞台。显然,这出戏已经成为国家京剧院的保留剧目,也成为知名老旦演员袁慧琴非常看重的代表作。  时隔六年,我们不难发现复排版相对原版而言,削减了移植自话剧的痕迹,演员的表演与舞台节奏、导演的处理也有较多不同。尽管此剧受到的“好评”未见特别,但从文学与表演的双重意义上看,这部剧作可以看成是对上个世纪8
期刊
2016年8月,第一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在上海拉开帷幕。在组委会提供的评委名单中,我看到一个亲切又熟悉的名字——大卫·斯特恩。恍惚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位竟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的儿子!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那部纪录片《From Mao To Mozart:Isaac Stern In China》(《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小提琴大
期刊
1935年3月,为纪念著名波兰小提琴家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100周年诞辰,在华沙举办了以维尼亚夫斯基姓氏冠名的为期两周的国际小提琴比赛。这不仅是世界最重要的小提琴大赛之一,更是迄今已知创办最早的国际小提琴大赛。  20世纪初期的波兰并不算是欧洲强国,不过却是最早举办国际性音乐大赛的国家,这其中的原因还要追溯到波兰另一个重要的音乐大赛——肖邦
期刊
重返“流”“派”  京剧的“流派”是指在京剧表演中“流行”的“派别”,既要流行,就要有相当数量的演员来演,还要有相当多的爱好者欣赏。既然是“派”,就要有独特的表演风格或个性。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杰出代表,京剧中的流派,则是中国戏曲的一项独特标志。京剧流派的形成与流变,不论是造成“潮流”,抑或树立“门派”,若从当代京剧发展史试作分类,大致可从“以地立派”“以人立派”“以学立派”三个角度试作说明:首先
期刊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的话题由来已久,重视写生并注重在现实中获得精神资源的实践者日渐式微。从自然物质的形态中求形的准确,更是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照,获得精神力量的积累和提升,这种境界在历代绘画中非常显眼。相反,在我国的绘画领域里不增反减,这是一个危险的现象。虽然对传统经典作品的描摹是自由驾驭笔墨的前提,但工具技巧的掌握毕竟只是创作的一个方面,作为精神性的艺术活动,精神层面的展示与开拓才是创作的根本。  
期刊
今年5月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落幕,回味良久。这个已经33岁的老品牌,是它让每年的5月成为沪上乐迷的节日。但于我而言,每年最吸引我的不是名家名团,而是专演中国当代作曲家新作品的“海上新梦”系列。遗憾的是,这个系列长期受听众冷落——票价在黄牛手里甚至能跌至10元一张。若现场有幸满座,其中估计八成是靠熟人赠票来的。如此尴尬的情境下,“海上新梦”能坚持办到第十届,实属不易。  推动新音乐发展的从来不是
期刊
十九世纪以来,上海这座城市就一直被书写,被影像,被谈论,起承转合,层峦叠嶂,永远不可预知前面是柳暗还是花明。  近来上海滩有点火,倒不是因为这座城市的魔幻景观又未来主义了一把,或是浦江沿岸的霓虹又璀璨了一些,而是忽然冒出了一批为上海收拾记忆、丰满想象的墨客影人,或来自原乡,或出生异域,凑在一起,倒也成就了一番还算缤纷的洋场景致。金宇澄的上海“繁花”,开得有点出奇地芳艳,香味飘过了江南,还不小心被雾
期刊
从去年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到今年《欢乐颂》,描述城市中产阶层的电视剧逐渐成为网络热议的对象。网上有文章评论道:“《欢乐颂》的特点,就是把相对真实的东西,撕开了给大家看。”新华网、人民网等官方网站甚至相继转载“《欢乐颂》引发价值观的争议”之类的文章,这表明,以城市中产为主角的电视剧,通过再现其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以及因此日益崛起的阶层,在情感结构、文化实践与生活形态甚至阶层意识上彰显的“时代性”,从
期刊
立足身体语言,发掘多样化的戏剧表达,尤其是深入话语所无力抵达的戏剧意境,这些都不失为积极的艺术探索,原本无可厚非。然而,当戏剧人集体对身体戏剧趋之如鹜,甚至将之抬举到一统之位时,就不得不让人心生警惕了,这究竟是潮流还是跟风,是趋势还是盲从?  民国上海题材的电影,像一个时隐时现的美人,屡屡致命地诱惑着当代中国电影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张艺谋导演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新世纪初关锦鹏导演的《长恨歌》
期刊
国产影片《百鸟朝凤》于2016年5月6日,与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同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制片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引起关注,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近日来自浙江大学、上海社科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盐城工学院的学者们,围绕《百鸟朝凤》现象展开了讨论。  王杰(浙江大学):近来我对悲剧题材的电影都很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