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田径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086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田径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通过田径运动的锻炼,将使高中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发展,进而使其获得健康的体魄与旺盛的精力,从而为其日后的求学与就业提供强健的体魄保障。为此,本文将对高中田径教学展开思考,以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 田径教学 练习方式 速度练习
  高中体育教学中,田径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训练项目。持续的田径运动锻炼,能够使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养成敢于坚强拼搏、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也能够使身体处于发育成长期的高中生的体魄更为强健。基于前述考量,高中体育教师要使高中生养成对田径运动的喜好,进而使其养成终身运动的理念,而为实现这一目标,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为高中生讲解正确的田径运动练习方式,以便使其能够通过正确锻炼方式的习得,从而真正能够从田径运动的练习中为之获益。
  一、高中生田径教学方法与要点
  在高中田径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强化速度练习,秉承学生本位主义教学观,秉承多元教学评价方式,切实提高田径教学的效率。
  1.强化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
  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帮助高中生养成喜爱体育运行、喜爱田径运动的浓厚兴趣,唯有如此,方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实现对田径运动的认同,进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敦促自己进行田径运动练习,而无需教师对其进行督促。此即对学生田径运动兴趣养成的意义所在。因此,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田径的兴趣,相当为学生提供了参加训练的基本动力。然而,由于竞技规则简单,且缺乏趣味性的形式与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体力与耐性,所以学生普遍对于田径运动趣味性不高,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帮助学生证养成热爱田径这一运动兴趣的过程之中,应当思考如何能够使这项运动更具趣味性,以便实现对学生参与此项运动练习的兴趣。具体而言,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将运动前的身体准备活动设计成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叠罗汉活动实现对学生肢体力量的提升等等。還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沙地、山丘等野外场所,对学生进行追逐跑训练,同样是田径训练,却能够大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2.强化速度练习
  对于田径运动而言,速度是此项运动第一位的追求。此种速度不光指移动速度,亦指参与此项运动者的反应速度。因此得出结论:田径运动的成绩主要由速度决定。在高中田径训练中,可以对学生实施一些快速动作练习,以加强速度训练的效果。考虑到田径运动的前述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反应速度的练习,如借助发令枪实现对学生反应速度的强化训练,通过往返跑实现对学生耐力的训练等等。
  3.秉承学生本位主义教学观
  高中体育教师必须秉承学生本位主义教学观,并将这一教学观贯穿于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之中,即,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体育学情以及身体状况的情况下,为学生设计与之相匹配的田径运动教学内容。在传统的短跑、跳高、跳远以及铅球等项目的基础上,还可以增添铁饼、跨栏、长跑、三级跳远等难度不高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心素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田径项目,以便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循序渐进地强化。
  4.秉承多元教学评价方式
  高中体育教师应当改变以往以测试成绩为最终成绩的教学评价方式。如在跳高的教学中,重点不是跳的有多高,而是教会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并用这种技术跳跃到一定的高度。转变评价方式,可以参考高中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将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范围,以便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二、现阶段田径教学应当解决的相关问题
  从现阶段国内高中田径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其更为关注学生田径技术动作掌握如何,关注学生的相关能力(如跑、跳、投掷等能力)的提升,而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并没有加以关注,具体表现为在安排教学内容上没有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学生没有意识到学好田径对学习和提高其他运动项目的益处,也不知道如何去欣赏田径运动的美,更不懂得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这是需要教师今后加以注意和解决的。
  三、完善高中田径教学相关策略
  高中生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因此,如若高中体育教师能够帮助其实现对田径运动的热爱,则对于其日后的求学、就业大有裨益。有鉴于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便唤起学生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结语
  以上,我们重点分析了高中生田径教学方法与要点,并简单就现阶段田径教学应当解决的相关问题和完善高中田径教学相关策略展开了思考。高中体育的重要性日趋明显,田径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教师能够对于田径教学有更多、更广阔的思路,从而在竞技体育方面获得更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岩梅. 对当前学校体育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引进运动教育模式的设想[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2).
  [2] 朱俊波、杨伯亚、张彬彬、田森桩. 对重庆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S1).
  [3] 刘擎华. 浅谈职业高级中学田径教学的困境与对策——以云南鹤庆县为例[J]. 农业教育研究,2015(03).
  [4] 王新东. 浅谈趣味教学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体育科技,2015(01).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师生协作、共同参与的特征以及团队协同作战的形式使得数学学习更为高效。为此,本文将从初中数学课堂推行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分析入手,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施路径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科学评价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
【内容摘要】对运动员的管理需要管理者付出相当多的努力,需要全面科学地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还需要管理者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学生运动员 科学管理 途径  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对学生运动员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思想素质和运动素质,这是摆在每个学校领导和教练员面前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几年来的实践经验积累,逐步摸索出科学
【内容摘要】评课不只是专家的事,普通教师如果真正从有效评课的角度反思教学,则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多出更多有益的准绳,从而上出自己喜欢的好课。《今天我们应怎样评课》是来自于一线的出色语文教师的评课心得,其中蕴含着对好课的多元解读,普通语文教师读来,收获颇丰。  【关键词】评课 好课 教学反思  曾经以为评课应该是教育专家、教研员、学校领导的专属,像我等普通教师只应该听这些专家的耳提面命,又或是作为被评的
我们必须弄明白的是:选修课是必修课的一种拓展与提高。  既如此,我们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提升语文能力。  一、构建相关知识系统  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知识系统。  可以这么说,因为必修课的教学,侧重的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学生在必修课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大多还是粗略的、零散的,譬如,他们对某一位作家和作品的了解,对某种思想和情感的认识,
【内容摘要】高效且巧妙的提问,是培养高中学生在地理兴趣的有效途径,而且师生互动的提问环节也是现阶段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提问也是要经過精心的设计,因此在提问环节,教师也要像对待一门艺术一样去设计问题。因此面对课堂的提问,教师要有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层层递进,而且在学生的思考回答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此实现高效提问,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提问 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新一轮的课改,探究式学习再一次受到了社会各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组织学生们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提高。本文我就如何在初中思品课堂有效地组织学生们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课题 方法 主观能动性  初中思品课堂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集中表现于教师占用了大多数的课堂时间向学生们灌输知识,剥夺了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教师需
【内容摘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教师就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情境化教学模式就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情境 课堂 初中化学 魅力  教師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从而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根据反馈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如果教师只顾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容易导致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了解不准确,从而无法保证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反馈获取,根据这些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不断的完善,促进初中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升。  一、有效获取学生反馈  初中物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反
【内容摘要】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人地協调观的养成不是靠生硬的说教,而应当在教学细节的研究与分析中逐步形成。根据人地协调观的定义,本文从认识、理解、判断三个层次,结合“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教学细节,提出了相关的观点。  【关键词】高中地理 人地协调观 教学细节  地球教学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人地协调观。所谓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
【内容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前谈话、导入是一课堂成功的一半。课前谈话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成为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说,课前谈话是稳定学生情绪的“镇静剂”,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兴奋剂”,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催化剂”。  【关键词】课前谈话 活跃气氛 加深情感 渗透数学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教师不但要落实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