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行为对于幼儿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应关注对幼儿园的习惯的培养,让幼儿能够从小感受积极健康的生活氛围,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从而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进入社会,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有效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6-0071-02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Good Behaviors in Kindergartens
  DANG Xiaoyan  (Songshu Village Kindergarten,Bujiazhuang Township,Hezheng County,Linxia Prefecture,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Good behavior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children’s life. In the daily teaching of kindergartens,teachers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kindergarten habits,so that children can feel a positive and healthy living atmosphere from an early age and develop good behaviors.So that they can enter the society in a better state and become more outstanding talents.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will start with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e how to let children develop good behavior habits in kindergarten.
  【Keywords】Kindergarten education;Behavioral habit formation;Effective ways;Methods
  隨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渗透,幼儿园教师普遍认识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幼儿能够实现行为习惯的转换,从而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1. 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过于重视对知识的传递
  在开展幼儿园教学的时候,有的教师比较重视对幼儿进行知识上的传递,而没有关注幼儿在行为上的表现,使幼儿错过了最佳的行为养成时期,从而影响了幼儿在行为上的发展。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会带给幼儿错误的认识,使幼儿也认为只有知识的学习才比较重要,而忽略了自身在行为习惯上的提升。
  (2)在教学中为幼儿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
  在进行行为养成的教育中,有的教师采用的方式,是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管束,常常对幼儿说“不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为幼儿设置了较多的条条框框,而没有告诉幼儿正确的行为和方法,使得幼儿无法正确对行为习惯进行认识,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指示来进行行动,从而无法真正意义上掌握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给予幼儿过于宽广的空间
  与上文中提到的教师相反,有的教师在日常进行教学的时候,没有及时对幼儿进行行为上的指导,而是给予幼儿过于宽广的空间,使幼儿养成了懒散、散漫的习惯,而没有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过于重视释放自己的天性和活力,导致幼儿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无法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2. 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重要性
  (1)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幼儿的身体更加健康
  在家庭中幼儿的一切行为一般都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很少主动养成与健康、卫生相关的习惯。如果幼儿能够养成关爱自身健康和卫生的习惯,能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规划,那么将对幼儿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够在最佳的时间内进食、睡眠,形成规律的习惯,并且让幼儿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使幼儿能够实现身体健康的发展。
  (2)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幼儿更加自信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整洁、干净的幼儿在与他人进行接触的时候,会有更强的自信心。同时,在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会对行为习惯比较好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幼儿对于自己的行为产生着强烈的自信,并且能够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儿童,收获更多的表扬,最终使幼儿能够具有更加强烈的自信心。
  (3)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幼儿更加专注
  在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的时候,幼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专注能力,使自己能够养成做事专心致志的习惯,从而能够将专注力迁移到学习中,使幼儿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未来发展中,为幼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幼儿园良好行为养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因材施教,认识个体差异
  幼儿由于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氛围有所不同,并且每名幼儿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性格特征、喜好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指导的时候,也应关注幼儿的差异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使幼儿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而不会造成幼儿的抵触心理,使幼儿不规范的行为能够实现调整。   在日常园内生活中,教师会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明确幼儿都有哪些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并帮助幼儿发现自己习惯中不足的地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使幼儿能够逐渐掌握正确的行为习惯。例如,有的幼儿在日常吃饭的时候存在着挑食的现象,不喜欢吃蔬菜。在于其父母沟通之后,我认识到幼儿的挑食行为并不是因为过敏,而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因此,我为幼儿讲解了蔬菜的重要性,让幼儿明确,吃蔬菜会让我们更加健康,吃蔬菜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开始尝试吃蔬菜,他发现蔬菜没有自己想象的难吃,并且还能够为身体提供很多养分,起到的作用可大了。再比如,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内向,往往难以融入班级中,笔者会主动与幼儿打招呼,与幼儿说再见,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友好,从而能够放下内心的羞涩,主动融入到班集体中,与小朋友们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2)渗透日常,规范幼儿行为
  当前,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和长辈眼中的“掌上明珠”,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比较随意,家长也很少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在方方面面,让幼儿能够围绕在一个规范、文明的氛围中,从而能够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有的幼儿会吵吵闹闹,或者在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随意抢答。笔者告诉幼儿,在课堂上我们要保持安静,要认真聆听教师的教学,当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如果知道答案的小朋友要将手举起来,等到教师叫到名字之后才能够回答。在进餐的时候,有的幼儿会乱跑,不好好吃饭,笔者会告诉幼儿,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容易影响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消化,也很容易让食物卡到嗓子中,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吃饭的时候应该安静地进食,细嚼慢咽,才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在户外游戏的时候,有的幼儿比较霸道,会存在着推挤、碰撞其他小朋友的现象,笔者会告诉幼儿,我们在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文明礼让,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活动,不能够插队、推挤,确保活动过程中能够有良好的秩序,才能够使大家都在户外活动中玩的开心。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幼儿普遍都找到了正确的行为方式,形成了一种惯性,能够主动关心、爱护他人,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成为更加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3)主题教育,提升精神认识
  在幼儿园教学中,有非常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能够将行为规范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其中,使幼儿在活动中对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精神认识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将一些幼儿喜欢的事物加入到主题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兴趣的带领下,更好地融入到主题教学活动中,并组织师生互动的游戏,从而使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精神传递到幼儿心中。
  例如,在一次以《宝贝换新衣》的主题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让幼儿养成自己换衣服、穿鞋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笔者为幼儿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首先,笔者为幼儿播放了动画音乐视频《劳动最光荣》,视频中的小动物都非常勤劳,自己穿衣服、穿鞋,还帮助妈妈收拾家务,使家里非常清洁。在观看完视频之后,笔者为幼儿设计了一个换装小游戏,让幼儿从我准备的衣柜里选择演出服,并穿戴在身上,由班级中的小朋友来进行打分。幼儿看到非常漂亮的演出服都感觉非常开心,兴致勃勃地进行挑选,并且仔细地穿在了身上。有的幼儿平常很少自己穿衣服,因此显得非常笨拙,当他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完成了之后,着急的哭出来了。笔者帮助幼儿整理了衣服,并告诉幼儿穿衣服的方法,让幼儿在笔者的指导下进行尝试,顺利地将漂亮的演出服穿在了身上。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幼儿认识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4)创设情境,养成良好习惯
  在开展行为养成教育的时候,教师发现,幼儿普遍喜欢非常有趣味性的活动,当他们看到丰富的情境的时候,就会非常开心,并且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其中。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让幼儿能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能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例如,在一次行为养成教育中,笔者了解到幼儿都非常喜欢小猪佩奇的动画片,因此,笔者为幼儿设置了与小猪佩奇有关的情境:小猪佩奇一家想要参与到环保当中,当他们面对一些物品的时候,想要对其进行分类,并且将其收拾好,找出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厨余垃圾,投放到相对应的垃圾箱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小猪佩奇一家人呢?幼儿非常喜欢小猪佩奇,并且希望成为小猪佩奇的朋友,帮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环保物品的整理中。幼儿将玻璃瓶、废旧报纸、易拉罐等进行了整理,分装在不同的箱子中,放入到了“可回收垃圾”中,也对电池、药品等进行了整理,将其放在了“有害垃圾”的垃圾桶中。有的幼儿也从中发现了小猪佩奇废旧的衣服,帮助他们进行了整理,叠好放置,使废旧衣服更加整齐。有的幼儿将香蕉皮、掉落的菜叶、橘子皮等放入了垃圾袋,装在了厨余垃圾的垃圾桶中。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帮助小猪佩奇一家完成了任务,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学会主动对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和整理,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够引导幼儿更好地走入到其中,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效果。
  4. 结语
  总之,在幼儿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便可完成的任务。幼儿教师应当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投入足够的精力,全面将行为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指导,让幼儿能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方法、加强引导、不断鼓励,采用幼儿喜欢的教学方法,并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而使得幼儿的行为习惯能够得到良好的养成,为幼儿学习和生活提供更有效的促进。
  参考文献
  [1]戴晨佳.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
  [2]杜娟.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
  [3]单磊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
  [4]肖外平.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究[J].南方农机,2018(21).
  [5]王巍. 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18).
  [6]杨渊,樊海燕.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探索研究[C]//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4). 2009.
  [7]彭晓红.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行为习惯[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国家对教学内容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后,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对于培养新时代基层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培养基层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的意义,提出了一些措施,包括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丰富文化科学素养、加强业务能力素养、巩固教育心理素养、扎牢专业基础知识、丰富教育理论知识、注意教育艺术、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等,以培养基层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运用到幼儿教育课程中,很多教师都开始运用信息技术给幼儿讲授美术知识,这样美术课程能够体现出创造力,从而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文章主要是研究信息技術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给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6-0059-02  Applicati
期刊
摘 要:教育孩子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孩子各自的特点、性格不一,且他们在每个年龄段都会有其独特的心理、生理特点,家长的教养方式、素养水平以及教育理念也各有不同。教育学家说过:“孩子成功的前提是父母的成长和成熟,要想孩子进步,家长得提前进步。”小班孩子初入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学习生活,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运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促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基。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发展的路上,我们不能丢下一个儿童,我们应该关注全体儿童。隔代教育就是孩子的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将孩子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暂为抚养,虽说这些孩子会有父母关照,负责其学费生活费,但是其平时的生活以及家庭成员都只是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没办法感受父母在身边的幸福感,从而存在很多的心理或者行为问题,这些情况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存在不利的因素,严重的还会影响家庭的和谐。  关键词:家庭教育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片区教研活动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也是不容置疑的,只有立足于片区幼儿园的教学实际和教师的成长真实需求,量体裁衣,扬长避短,有效整合片区内的幼教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片区教研活动制度,科学设定片区教研活动主题,推崇专家为引领的教研活动模式,多形式开展线下和线上的教研活动,全方位创新片区教研活动,才能促进教师主动思考,提升能力,改进思维,卓有成效地提高片区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推动片区学前教育上新的
期刊
摘 要:多民族杂聚区基础教育发展受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限制,整体上大大落后于其他地区。多民族杂居区基础教育若要突破发展瓶颈,首先必须要探清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提出具体发展方案。本文主要从多民族杂居区基础教育发展后劲不足、师资力量缺乏、男女孩性别差异、基础教育设施不够健全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多民族杂居区;临夏州积石山县;基础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
期刊
摘 要:小学中年级学生进入了“见解形成期”,极易产生过失行为。根据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一般步骤,笔者提出了儿童过失行为矫正策略和实施路径:一是及时干预,认识错误;二是寻找症结,拨乱反正;三是反复刺激,行为强化;四是树立榜样,自我管理。  关键词:中年级儿童;过失行为矫正;策略;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6-0045-02  S
期刊
摘 要: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也称为离别焦虑。现金社会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园、家庭对小班新生入园的焦虑情绪也逐渐重视起来。孩子入园焦虑的表现各不相同,家长对孩子的入园焦虑也表现各异。于是,在实际生活我们中提出了“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新入园的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激发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等降低幼儿焦虑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关键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幼儿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教育可以挖掘儿童的潜能,为儿童塑造健康快乐的性格,丰富儿童的情感,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本文概述了幼儿园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并明确提出了对幼儿实施音乐启蒙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意义;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6
期刊
摘 要: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层次与品位。校长不仅要善于“管”,更要精于“理”。精致的管理能为全体教师指明方向,增添动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把好航向,谋好路子。本文将结合笔者十多年的任职经验,浅谈提升学校发展层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养成教育;学生管理;师资建设;教学改革;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