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三字经”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680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导入才是好的课堂导入?如何才能使课堂导入恰到好处呢?
  1.准。所谓准,是指课堂导入应紧扣教材的内容、符合学生的特点,并且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针对性。例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及利用是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主要内容,可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一般情况下素菜和荤菜哪一类价格更高一些吗?你们是否知道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背后又包含着什么样的科学规律呢?如此两个问题,就可以把课堂很自然地引入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中。这样的课堂导入既把握了教材的切入点,又找准了学生的兴趣点,效果自然非常理想。试想,如果教师在导入时大谈特谈两种菜的口味如何,则显然偏离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课堂导入要准确,教师必须做到:仔细研究教材、分清知识的主次、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学生,准确把握学生认知水平,分析他们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找准学生兴趣的激发点。
  2.精。课堂导入是课堂的组成部分,但绝不是最主要的部分。课堂导入必须做到短小精悍。在讲述与“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有关的内容时,我一上课就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考试前是吃饱好还是吃少好呢?一下子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教师在找准课堂“导入点”之后,还应认真梳理课堂导入的思路,并对课堂导入的语言进行严密的组织,尽可能做到精练。如果教师从考前吃什么开始,并分析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功能进行课堂导入,虽然把握了学生的兴趣点、找准了切入点,但是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给后面的知识教学带来极大的不利,最终得不偿失。
  3.活。设计出准确而精辟的课堂导入,只是做好了课堂导入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想使自己的课堂导入真正能够恰到好处,还必须结合上课时同学们的状态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一次,我在讲《发酵工程简介》之前,课堂导入准备从概念入手,层层展开。可是一进教室,我发现同学们一个个睡眼惺忪的样子,我知道我的备课“全部归零”。面对这种情况,我故作神秘地说道:“同学们,快醒醒,我今天看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一部分同学开始坐直了身体。我接着说:“报纸上讲很多企业在高价收购制造味精的原料——谷氨酸,大家是否记得哪一种细菌能产生谷氨酸?”部分同学开始回答我的问题:“谷氨酸棒状杆菌。”接着我又问:“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种细菌来生产谷氨酸呢?”这时大部分同学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新课也得以顺利地进行。试想,如果老师一味地按照自己的预设,而不能根据学情变化而进行调整,尽管已经设置了较好的课堂导入,也很难取得预想的效果。
  复杂多变的课堂,常常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即使是同一节课、同一个班级,也应该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导入方法,灵活运用,以备不时之需。
其他文献
班会是以班集体为单位,以一定的目的为指向,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班会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使学生受到锻炼的练兵场;既是师生交流感情的场所,同时也是班主任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班会主题的确定既要符合当前形势和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及年龄特点;既要集中反映学生中的普遍性问题,又要服从班级制定的奋斗目标,
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了,班里的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她不时回来讲讲,令我想起了我同龄时的小学生活,也得以把中美的小学教育作了一番对比。  我们小时候,从一年级起就有班干部,全是老师指定的。老实说,我班里的几个班干部,确实属于好孩子,功课特别出色,不能说老师偏心。但渐渐长大后就不同了,像我这种不争气的“平民百姓”,对“干部”多少有些气,觉得他们就知道巴结老师。中学时更明显,选班干部的标准,主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研究21世纪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时指出:终身学习是人类解决未来面临的各种矛盾、迎接21世纪挑战的“钥匙”之一,是一切重大的教育变革的指导原则,而实践终身学习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学习”。  然而,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兴趣不足、缺乏自主学习习惯的问题。学生抱怨学习负担重,作业做不完;教师为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焦虑,不得不时时督促甚至强迫学生;师生关系也因此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考问是语文教学日益科学化、精细化的现实课题.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被指责“少慢差费”,究其根本,是由于我们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尔基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以它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因为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锻炼身体,提高素质。  一、为什么要在体育课中加入游戏  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游戏
2009年暑假.我校全体教师有初会聆听了潍坊市教科院崔秀梅副院长的报告《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她所倡导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在我校催生了新
师生交往可不是小事情。正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的是资产阶级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平凡,因而会碰到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因为这个小小的“细胞
在课程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打磨课堂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而集体听评课活动可以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者的优势于一身,更是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助推器。  然而,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往往是作课老师作自我介绍之后,由听课老师根据听课的印象对课堂进行评价。这种评课方式存在的弊端一是不直观,听者印象不深,有隔靴搔痒之感。二是过于随意化、印象化,缺乏理论依据和说服力。三是针对性不强、现场
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除了必要的外部因素,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和能动努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性因素,其中积极创设与参与各类有效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每位行走在专业成长路途中的教师,必然有自己觉得称心的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活动,对于我而言,结合自身近两年的些许进步,最突出的感受是“动起来更精彩”。  第一,入圈子。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指的是脾性、兴趣及爱好等相接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