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行为与自信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2332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成功参与今天的全球经济竞争,各国都需要挖掘所有公民的潜能。他们需要确保男性与女性都培养了合适的技能,都找到了机会有成效地使用这些技能。许多国家正努力实现职场及就业机会的性别平等。在教育方面,许多国家也成功缩小了学习结果的性别差距。然而,2015年3月5日OECD副秘书长斯蒂芬·卡普费雷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的一份题为《教育性别平等ABC:态度、行为与自信》(The ABC of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Aptitude.Behaviourand Confidence)的最新研究报告却显示:尽管许多国家在学习结果方面已经成功缩小了性别差距,但是即使当男孩与女孩在数学和科学方面达到了相同的精熟度,可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对未来的志向仍然差异显著,而这些将对他们决定继续教育及职业选择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
  OECD发布的这份最新研究报告试图回答:为什么在接受调查的64个国家和经济体中,平均而言,15岁男孩比女孩整体更可能成为低成就者?为什么15岁高分女生与高分男生相比,在数学、科学和问题解决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潜能?2012年PISA测评中,分别有14%男孩和9%女孩三个核心学科没有达到基准精熟度。而另一方面,为什么在高表现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的上海、香港和台湾,如新加坡,女孩与男孩取得相同的数学成绩,同时在全世界的其他大多数国家中,女孩数学成绩都高于男孩?
  这份报告用明确证据指出:成绩的性别差异并不是源于学生天生的特质差异,而是源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在学校中的行为差异,如他们选择如何度过休闲时间,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自信等。实际上,这份报告显示,各国阅读熟练程度的性别差距正在显著缩小,在一些国家,在青少年末期到20多岁时,男女阅读技能的性别差异已经消失。
  这份最新研究报告对于OECD长期从事的性别问题研究工作而言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贡献,它研究了现存的妨碍教育、就业和创业性别不公平的障碍,目标是改进政策,促进OECD及伙伴国的性别平等。
  一、新的教育性别差距正在打开
  在过去一个世纪,OECD成员国在缩小教育和就业许多领域长期存在的性别差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教育成就、工资和劳动力市场参与等。这意味着如果给予男孩和女孩相同的机会,男性和女性应该有相同的达到最高水平的机会。
  现实却是新的教育性别差距正在打开:年轻男性明显更可能比年轻女性较少积极投入学校的学习,同时获得的技能和学业成绩也较差;他们也更可能过早离开学校,并通常没有获得任何文凭。在OECD成员国,男孩认为上学是浪费时间的比例比女孩高8%。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年轻女性在数学、物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代表不足。2012年,只有14%第一次上大学的年轻女性,选择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学习领域,包括工程学、制造业和建筑。相反,有39%年轻男性选择学习其中一个领域。只有不到1/20女孩考虑从事科学、技术、工程系与数学(STEM)职业,而男孩这一比例为1/5,尽管他们在PISA科学测评中成绩相同。而这些领域的职业都是高需求,高收入。
  二、男孩中的学习成绩不良问题
  PISA研究发现:15岁男孩整体上更可能比同龄女孩成为低成就者。2012年,有14%男孩和9%女孩三个核心学科没有达到基准精熟度。实际上,在有一门学科没有达到基准精熟度的学生中60%都是男孩。男孩在学校中成绩差可能有许多原因,很大方面可能与男女生之间存在的行为差异相关。例如,男孩每周写家庭作业时间比女孩少1小时,而每周每1小时家庭作业可以转化为PISA阅读、数学和科学测试分数提高4分。
  另外,在校外,男孩比女孩花更多时间玩电子游戏,而较少时间因为兴趣而阅读,尤其是一些复杂的文章,如小说。研究发现,阅读精熟度是所有其他学习的基础,如果男孩不能很好阅读,那么他们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会受影响。
  三、女孩普遍缺乏自信
  对于大多数参与PISA测评的国家和经济体而言,在高分段学生中,女孩的数学成绩比男孩差;没有一个国家在最高精熟水平上,女孩成绩超过男孩。一般而言,女孩对于自己解决数学或科学难题的能力没有男孩自信;女孩也更可能对数学产生很强的焦虑,即使在高分段的女生也一样。平均而言,OECD成员国高分女生和男生的数学成绩差异为19分。但是,如果将具有相同的数学自信水平和焦虑水平的男女孩进行比较时,成绩的性别差距却消失了。
  PISA研究揭示,当要求女孩完成与学校经常碰到的类似的数学或科学问题时,她们通常会完成得更好。但当要求她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时,女孩的表现就比男孩相对较差。如当要求女孩用数学公式表述情景时,女孩通常没有男孩表现得好。平均而言,OECD成员国男孩在这一项技能上的成绩比女孩高出16分,相当于5个月学校教育。男孩应用所学科学知识到既定情景中、科学描述或解释现象以及预测变化的能力也比女孩高出15分。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性别差异可能与学生的自信存在相关。当学生更自信时,他们就会给予自己失败的自由,会积极投入到反复实验的过程中,而这些对于获得数学与科学知识而言是根本。
  四、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学生未来意味着什么
  早期的性别差距正驱动未来的职业选择与就业机会。
  PISA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在OECD成员国,只有不到5%女孩认真考虑过将来从事工程师和计算机行业的职业。实际上,在所有国家,思考过从事计算机或工程师方面的职业的男孩数量超过有类似思考的女孩。同时,男孩似乎比女孩更好地为进入就业市场或者找工作做了准备。PISA研究也发现:15岁女生中表示不了解如何准备求职面试的比例比这样的男生比例高10%。更大比例的男孩报告他们曾参与过一些现场活动,如实习、职业展等。
  而且,随着男孩成熟并成为年轻男性,他们也在工作中和通过生活体验获得一些在学校没有获得的阅读技能。2012成人技能调查结果显示,16~29岁人群的阅读素养没有显著性别差异。在30岁、40岁,尤其是50岁和60岁人群中,男性似乎在工作中比女性阅读、写作和使用问题解决技能做得更好。
  五、如何缩小或者关闭教育性别差距
  第一,对于在学校的所有工作以及未来的预期,家长应该给予他们的儿子和女儿相同的支持和鼓励。PISA结果显示,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在所有国家和经济体中,接受调查的参加PISA测试的学生家长更可能期望儿子,而不是女儿在科学、技术、工程学或数学领域就业,即使他们的儿子和女儿达到了相同的数学水平。在智利、匈牙利和葡萄牙,有50%家长期望儿子在STEM领域就业,但不到20%家长对女儿有这样的期望。在韩国,二者差距只有7%。
  第二,教师更加意识到自身的性别偏见(这可能影响到对学生的评分)也有助于解决教育性别不公平。PISA研究发现,教师通常给女孩的数学分数更高,即使男女生在PISA数学测评中表现相同。这可能是因为女孩在课堂上更专心。从长期看,这将伤害而不是帮助女孩,因为雇主是根据能力来支付报酬,而不是学校成绩。
  第三,提高男孩的阅读技能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男孩与女孩有不同的阅读偏好,女孩更可能阅读小说和杂志,男孩偏爱漫画书和报纸。因此,教师、家长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给予儿童在家和学校阅读更多选择。适度的电子游戏也能提高男孩的数字化阅读成绩。
  第四,为教师提供额外培训,以便为社会经济处境不利学生提供更多支持也有助于解决教育性别不公平。因为PISA研究发现,男孩在就读于有较大比例处境不利学生的学校时,更可能成绩不良。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一些教学策略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因为学生,尤其是女生,当教师要求他们努力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时,他们通常在数学方面表现更好。
  第五,雇主也应该改变对男性的偏爱,努力吸引女孩了解更多的潜在职业。
  斯蒂芬·卡普费雷在发布这份报告时指出:在过去二十年间,尽管我们在减少性别差距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我们仍然需要找到新途径解决儿童社会与情感方面的问题,打开儿童对自己能力和未来职业的思维。这份报告带给我们的好消息是,我们需要的不是广泛的,也不是昂贵的教育改革,而是家长、教师和雇主更协调一致的努力,从而确保男孩和女孩都能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都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当前,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党委坚持扶贫先扶智,结合实际,在全区教育系统实施“四大计划”,促进教育公平,打响教育扶贫攻坚战。  具体表现在:实施基础教育提升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完善教师“区管校用”制度;实施信息技术普及计划,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区域教育发展整体战略,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全区各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一定要从追求分数转到育人为本,转到立德树人。为此,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全人教育”和“全人课程”中。  全人教育是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出发,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面向完整的人的教育理念。它的唯一指向就是培养人格健全、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个体。因此,学校将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高度概括为:
每一所学校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后勤的保障。学校的后勤工作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针对新时代的高中学生和新的社会环境,必须要不断改善、不断创新,才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一、要加大对后勤各项工作的执行力  一是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每一所学校都无法回避安全问题。近年来,各种高中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让高中学生无法安心学习。这就需要学校做好各种安全措施,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不被打扰、人身安全得到保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教育部等五部委就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提出若干意见。  要在总体要求下,做到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一是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具体为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
一、弊端现象  【案例一】在一次优质课评选的活动中,讲课教师为了保证授课的顺利进行,向班主任老师提出了挑选听课学生的条件:课堂表现好,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说话有条理性等。班主任在班内挑出24名学生后,引起了其他学生强烈的不满,理由是“让他们去为什么不让我们去”。讲课教师给学生许了一个“假承诺”——让没有被选上的学生参加明天的公开课,这样才把学生“闹事”的风波平息了下去。  【案例二】《水流产生力量
【摘要】一线教师的特定角色决定其研究主要是针对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而若能采用适合自身的实践研究方法,让教育科学研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提升自身教育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取得教育教学实效,需要以下四个方面为基点:基于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熟知与把握,基于教师自己亲历的真实教育生活实践,基于教师对学校课程的本质和文化的理解,基于教师有意识地炼就反思性实践思维。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基
[摘 要]在课堂改革呼声日益强烈的今天,提高历史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整合目前较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与历史教学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实效的效果。  [关键词]导图;问题条;合作探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课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课改的模式也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尽管我们已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三种常见方式: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保护色是指动物所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拟态是指某些生物的外表形状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状态;警戒色指具有报复攻击能力的动物,长着刺眼的体色,对天敌有警戒作用。对于小学中年级段的学生,并不需要对这三种常见适应方式全部掌握,但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保护色的成因、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及其如何发挥作用的理解,形成对于生物适应的感性认识,而不只是
为了认真贯彻实施《陕西省義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教师2017—2019年培训工作规划》,陕西省汉中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教师培训会于2018年7月12日在汉台二中顺利召开。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柱东、基础教育科科长陈亚军出席会议,会议由市教研室副主任丁逊民主持。  会上,杨柱东针对三科教师培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要深刻认识使用三科统编教材的重要性;二要准确理解把握三科统编教材的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以包括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选修课等。这些活动类课程主要是突出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应该包括对该课程执行情况的评价、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对参与活动的学生的学习评价三个层面。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笔者认为在综合实践中“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应不同于传统的知识类测试,最后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