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的作文和应试的作文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试的作文,绝不会公开宣称“我是应试的”,不会给自己贴上“应试”的标签,有时甚至会故意模糊应试的特征。即使被揭穿,也因为它身上“好”和“坏”杂糅在一起,使人很难有明确的判断。
  譬如,不少分析高考作文、中考作文的书籍,都会分析那些高分作文的立意,都会告诉你要解放思想,要大胆创新,不要落入俗套,然后告诉你,只有这样才能得高分。但你心里既然已经有一个高分的框框,又怎么可能跳出俗套呢?长年训练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得高分吗?应试的作文必然有着很强的投机性,要会巧妙地说套话,巧妙地编框框,还要非常正确——立意正确,语法正确,写字正确,标点正确,卷面还要干净。
  只要是学生,都不会不明白作文的潜规则,你必须积极乐观,必须正义凛然,必须感恩戴德,必须表现出很有爱心,当然,错别字也是不允许的,这就叫万变不离其宗。
  那么,创作的作文呢?创作其实并不是很深奥的事。创作就是用手中的笔,去写内心的冲动,内心没有冲动而应题目的要求去写一篇文章,那肯定不是创作。当然,有时候一个题目也会触动内心,引发冲动,所以,也不能绝对以是不是命题作文来判定是不是创作。
  记得看过日本的一本关于青春期教育的著作,里面引用了很多孩子的作文,内容非常广泛,写得非常真实、细致,所以被用来作为心理分析的素材。这让我非常羡慕。在中国,孩子们的作文有多少能被用作心理分析呢?孩子们早已习惯了用考试的标准去写作,他们本能地知道哪些事能写哪些事不能写,也本能地知道一句话该用怎样的方式去说,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而是别人希望他表达的,这种训练有素、投机取巧的作文,除了考试,又有多大的价值?!
  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写了十几年的作文,走上社会,还是有很多人写不出像样的文章,甚至不能用文字进行基本的表达,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在小学这个阶段,当作文还是一门必考科目时,我们很难指望创作的作文能蓬勃生长,只有极少数内心冲动和表达欲望都极其强烈的学生,才能够在这条路上走一走。但他们也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很有可能被作为另类而逐出“好学生”的行列。
  所以,可以这么说,凡是希望孩子能跻身于“主流”的家长和老师,都会为他选择应试之路。需求决定市场,因而又可以这么说: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作文书、作文比赛、作文培训,都是为应试作文服务的。
  那么,我这本书是为“应试”还是为“创作”而写的呢?
  先说一个故事。一个贵族家里有个仆人,擅长用蜡制作各种物品,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于是,每次家里来客,主人都会将仆人的蜡制品和真物品混在一起,让客人鉴定,结果往往认错,主人甚为得意。有一天,一位贵客莅临,主人故技重演,端出一盘苹果,言明其中有一个是假的,请客人找出来。不料客人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假苹果。主人大惊,问其故,客人日,唯有那个假的没有一点瑕疵!
  应试的作文就是那个假苹果,再完美,也只是个工艺品!但是,既然有考试存在,应试的作文就有它的价值。所以,在特定的时候,不妨以做假苹果的心态去写作文。因此,我不反对很多人传授制作“假苹果”的方法。但是我这本书却是为那些追求“真苹果”的人,为那些更忠于自己、更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人而写。对“作文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表达”“表达什么”“怎样用文字来表达”等问题给出了我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当然也是有助于学习写作的。
  
  推荐理由:
  一般认为,习作应从“放胆文”开始,不加限制,作者自由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进而练习“小心文”,悟得表达之法。如果从一开始就胡乱限制,习者动辄得咎。畏难情绪滋生,兴趣全无,不愿提笔。对以应试为目的的各种作文教学的本质。作者有深刻认识,这对于语文教育,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育。都有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一、材料解读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語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材料由分行排列的三句话组成。“语言”一词共出现五次,显然是材料中的关键词。所谓关键词,是命题者希望考生审题时加以圈画、凝视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以优美的文笔和深厚的情味赢得了一代代读者的喜爱,学界对其主题意绪的探讨也从未停止。许多论者将悲凉看成文章的情感基调,如朱金顺认为,《故都的秋》“抒发了悲凉的感情”[1];王立宪认为,悲凉的意味笼罩着《故都的秋》全篇[2];与人教版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亦持“悲凉说”[3]。其实,这样的解读存在审美偏差,“秋气堪悲未必然”,《故都的秋》表达的主要不是悲凉之情,而是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统编语文教材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提出了“語文要素”这一核心概念,并将此作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一条线索。所谓语文要素,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成若干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合理编排并有机呈现在单元导语、写作、名著选读、“补白”等板块之中,由此构建层级序列较为清晰的课程内容目标体系。语文要素使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更加明
【活动背景】  《会飞的图画》是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爸爸给小明寄信时贴的一张小小的邮票,向学生介绍了邮票的作用。课上,我让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邮票,并分小组介绍了邮票的画面。但我总感觉学生意犹未尽。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学语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开展了《会飞的图画》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从课本引入生活,了解邮票的作用
书名: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  主编:赵敏俐  出版单位: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ISBN:9787800604072  定价:100元  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发展历程中,诗歌与音乐的作用举足轻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密不可分的。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在《关于加强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提出:“在文学研究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不能再忽视或简单地描述这一文化现象,而应该从艺
【教学理念】  1.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让学生学会在咬文嚼字中品味语言、揣摩作者、触摸诗句背后所隐藏的内蕴。  2.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让学生在形象感知、展开想象中入境,在感同身受、参读互训中悟情,在融情悟读、激情引读中入心。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能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词句的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是加拿大作家里柯克的一篇幽默小品:先写家人为了庆祝母亲节准备陪同母亲出游、钓鱼,后写因车挤反而把母亲留在家中、各自在外尽情玩了一天,回来饱餐母亲烧的饭。乍一看,文章的;主题是讽刺家人揩油母亲节,实际上,却是在节庆中完美展现了可亲可爱的母亲的本色。这里就提出了一个如何由表及里地领悟并把握作者艺术构思的问题。  在第一个母亲节来到之前,家人们早已翘首盼望,并决定为长年累月操劳、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 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主办的“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中文译为“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活动,主要以小学四年级学习结束时的学生为评价对象。2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课文很长,如何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想首先得让学生们运用以前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快速地阅读,迅速地捕捉文中所传递的信息。第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既做到以学生为主,也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第三,精心处理教材,紧扣文章主线展开教学,突出重点。    教学目标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五册习作二:猜猜他(她)是谁。    教学目标    1 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写人物外貌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2 能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写法,抓住主要特点说、写一个同学的外貌。    教学难点    如何恰当地写出人物的外貌特点。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情绪高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