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引领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问题。游戏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首先,幼儿园应为幼儿的游戏提供应有的场地,幼儿园应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一切室内外可利用的环境资源。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教师应为幼儿合理安排游戏活动的时间,来确保幼儿的游戏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兒在游戏中积累经验,体验游戏的愉快,想象力和社会性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其次,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以保证幼儿的游戏能够顺利进行。比如角色游戏、情景表演游戏等都需要一定的游戏规则,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讲述和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最后,幼儿喜欢独自游戏、自由结伴游戏或者分组游戏,他们常常不需要也不愿成人的过度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喜欢和教师共同游戏。教师作为游戏参与者加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更能够吸引幼儿,使幼儿玩得更有兴致。并且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技能相对缺乏,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教师的参与往往能引导幼儿,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
  二、根据观察,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幼儿在游戏中会碰到许多困难,直接影响着幼儿游戏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有双敏锐的眼睛,观察出幼儿的需求,适时适度地提供支持。一是,增加材料支持。幼儿往往会因为游戏材料的缺失而无法继续进行游戏,教师要及时地提供辅助材料以帮助幼儿顺利地玩下去。如在“动物找食”游戏中,慧慧小朋友无法为小羊找到食物,因为在现有材料中没有植物,我便增加了小草、树叶等材料供她选择。二是,提供方法帮助,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常常是因为方法不当或者不懂得方法而引起的,教师要适时地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渡过难关。如在“菜场购菜”游戏中,由于菜场里的蔬菜没有归类摆放,天天小朋友买不到“妈妈”让他买的青菜和红萝卜,我便引导幼儿学习分类整理物品的方法,从而使菜场里的菜按类摆放,方便了幼儿买菜。
  三、规划时空,保障幼儿游戏尽兴
  幼儿园应根据不同游戏特点合理安排幼儿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以保证幼儿能够尽兴地玩,体验充足游戏的快乐。一是,时间要充足。教师应根据不同游戏的特点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不可随意中断幼儿游戏的进程,而应根据幼儿对游戏是否还有兴趣来决定游戏是否该停止。二是,空间要适宜。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游戏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规划空间,确保游戏空间能够给幼儿以宽松、愉悦的感觉。如“知心朋友”游戏就需要教师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这样幼儿才可以向朋友说出心中的烦忧或秘密。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游戏进程中的需要来变化空间,当幼儿在游戏中需要个别或者小组游戏时教师就要提供稍小一点的空间,可将整个空间化分成几个小空间,当幼儿需要集体游戏时,教师就应将空间整合成稍大一点的空间。
  四、师幼同乐,教师成为幼儿的游戏伙伴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身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的身份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同时还是幼儿的朋友,是幼儿游戏的玩伴,这样才能拉近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这不仅会使幼儿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亲近,把自己的想法、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告诉教师,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幼儿的个性、性格及所提供的需求信息来确定适合幼儿的游戏内容,以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教师在与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使幼儿的大脑皮层受到刺激而处于兴奋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的心理、语言、形体等各方面先进人角色,将游离在角色之外的幼儿行为和思维吸引进来。游戏是美丽的梦想,是可以让每一个幼儿兴味盎然地活动,教师的正确调动引导能够让幼儿全身心地放松并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师游戏化的语言,有可能让更多的幼儿懂得交流,愿意合作,乐于说话。最重要的是,幼儿不会觉得那是为了学习而游戏,他们会很开心地认为那是在快乐游戏,愉悦地在游戏中学习。
  五、注重游戏中的评价作用,让幼儿体验快乐
  游戏评价是教师游戏指导中重要的一环,也往往难以把握。正确评价幼儿的游戏,教师应该抓住幼儿游戏的本质特点,充分考虑幼儿内在的需要和感受,否则会使游戏失去本身的价值。首先,应明确游戏评价的目的。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创设和支持每一个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创造,激发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兴趣和热情。其次,要重视游戏评价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对于幼儿的魅力,就在于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最后,正确处理好幼儿游戏中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在评价幼儿游戏时,教师时常会在崇尚自由与强调规则之间摇摆,其实规则和自由并不矛盾,如果规则来自幼儿,或者来于外部的规则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需要,有利于游戏的开展,那么幼儿不仅能够较好地理解和遵守规则,而且也有利于幼儿在游戏规则的指导下更好地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从中逐步将规则内化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在游戏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和游戏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幼儿们都很自然地喜欢做游戏,并且都乐在其中。作为幼儿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安全愉快的游戏环境,在幼儿游戏活动给予科学组织和指导,使每位幼儿有快乐游戏的机会,发挥幼儿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世界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他文献
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是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项目化学习内容为载体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更好地实现不同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基本操作技能。  “STEM”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面对不断发展的科技而出现的顶尖人才缺失,提出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是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
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几个层面得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教学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的现象”;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学生由“倾听者”转变为“对话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师生互动教学优化策略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在师生互动环节中要巧妙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师生互动环节应多用鼓励性的评价语,以此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是师生共同推进的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可以看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在活动中调皮,上课时插嘴,游戏时不守纪律。因此而被老师称为“调皮孩儿”。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大都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其结果呢,非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那么,这些孩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造成他们“调皮”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来教育这类孩子呢?  发现“调皮孩子”具有这样个行为特征:  一、“调皮儿”的行为特征  由上表可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习题的功能也应与之相匹配,把握练习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原则,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性、创造性地在习题练习中不断得到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一、目前练习设计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
小学科学课对于小学生的科学启蒙及世界观的初步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但作者从工作中发现,在小学科学课堂中,部分老师的教学都是沿袭老一套的教学模式,生硬无趣。而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较弱,对于这种单调死板的教学内容很难吸收消化,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如何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了笔者此次的研究课题。  一、当代小学课堂教学现状  科学教学非常注重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
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具有很好的时代适应性,基于目前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误区,其“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对当前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就陶行知思想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德育教育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朋友们的高度重视,共同为小朋友的成长,营造一个更和谐的氛围。  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孩
区域活动因其自由灵活的活动形式越来越被广大老师所青睐,那如何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呢?我认为,首先要重视环境的创设,把区域活动作为一个幼儿自主学习的载体,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下自主地学习、探索,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其次要投放支持幼儿学习的活动材料,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才能让幼儿在区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在其中探索、发现,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探究参
班主任是班级主要的领导者、组织者,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小学班主任更是在学生成长阶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新的教学形势对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暴露出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主动性差,能力不够等。学校及相关单位应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应对措施,加强小学班主任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小学教育的质量。  引言: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借助自制教具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弥补现有科学教学仪器不足的现实,并且能够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科学学习。借助自制教具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而让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更高效。  所谓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是由教师利用简单的材料通过简单的方法亲自制作的科学模型、标本等,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辅助教学的工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
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研究和改革的热点之一,我国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综合表现为6大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各学科课堂中落实,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素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  大多数研究认同核心素养是一种品格和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则是核心素养在学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