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在幼儿同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具有很好的时代适应性,基于目前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误区,其“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对当前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就陶行知思想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德育教育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朋友们的高度重视,共同为小朋友的成长,营造一个更和谐的氛围。
  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幼儿时养成好的习惯对于进行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今后的生活均具有促进作用。
  一、当前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误区
  1.德育教育教条化
  目前幼儿园德育教育所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既没有亲和力,也不具备号召力,教师也没有从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没有根据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来选择针对性的方法以及内容来进行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将幼儿园德育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到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中,以此不断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德育教育知识化
  德育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思想、政治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是高尚的精神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撞击,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知识,无论是德育教育的传授还是接受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知先行后”是朱熹强调德育教育的原则,要求需要先进行道德知识的学习,再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但是如果孩子只是学习道德知识,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感,那么这种德育教育就是失败的。
  3.德育教育功利化
  很多教师和家长为了促进孩子学习的进步,通常会给孩子制定目标并建立一定的奖惩措施,例如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就会用一定的零花钱去诱惑孩子干家务。如果把握不好,会对孩子的道德认识造成一定的混淆,并逐渐让孩子形成“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
  二、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渗透陶行知思想
  1.营造全园的德育活动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生活的起点是学校,只有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才能逐渐改变社会环境,可以将其“知情意合一”的思想落实到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以营造全园的德育教育活动氛围为前提,幼儿主要是通过在与同伴或者家长、教师的交往活动中来对一定的行为准则以及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并且通过日常生活与游戏来进行各种行为练习,通过循序渐进以及日积月累的过程来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例如,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通过“小荧星”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每周或者每学期开展评选幼儿园“愛园星、礼貌星、健康星、自信星、智慧星”的活动,全园的德育教育活动的氛围能够对幼儿起到鼓励作用,让幼儿从礼貌、自信、智慧等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将“教学活动”作为基础
  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主要为专门的德育活动,指的是教师应该从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以及个性差异来选择针对性的方法以及内容来进行教育,也就是通过组织教育活动来实现某项德育的内容。例如,可以组织孩子们观看生活贫困人们的影片,并组织孩子以及全园教职员工来为其捐款捐物,同时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组织大班幼儿去实地观察贫困人们的生活场景,除了带去募捐款以及御寒用品外,还给贫困人们带去全园教职工、幼儿及家长真诚的问候。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幼儿在每一次活动中逐渐促进道德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的发展。
  3.将“个案追踪”作为手段
  个别差异性和反复性是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在不同性格的幼儿身上使用同一种德育教育方法和手段会起到不一样的效应。例如在幼儿的发展中表扬的手段一般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针对幼儿家庭背景、年龄、性格特点的不同也应该选择不同的表扬方式,比如说部分幼儿更加需要教师的物质奖励,而还有一部分幼儿更加需要教师的口头表扬。因此幼儿园德育教育应该将个案追踪作为主要的手段,要对每一位幼儿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年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幼儿存在的不良习惯以及其原因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纠正方案。
  4.将“家园合作”作为主旨
  家园合作对促进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幼儿园在德育教育的开展中要提高家长的参与性,让家长参与到由于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可以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可以给孩子们带来职业的讲述,也可以教孩子们一些技能,这样,家长在了解小朋友学校生活的同时,也参与了教学活动。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主导作用,要对家园衔接合作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幼儿园与家长能够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的认识,通过家园双方配合来不断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首先教师需要将家长作为幼儿德育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配合者,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孩子每天的情况等进行交流、沟通;其次对家长强调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最后要对家长的合理需求尽量满足,增强家长的信任感。
  三、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总结出的德育理论与方法不仅仅在中国现代德育理论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现代的德育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上,是根据陶行知思想所提出的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我们应该对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在其思想的引导下加强幼儿德育有效方法的研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情况,不断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所处的地位逐步提升,同时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要注重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发挥其在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以及综合能力进步方面的作用。这就需要对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结合学生以及科学教学的实际进行恰当的教学安排,有效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  一、创设悬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兴趣在
在尹少淳教授美术核心素养报告中指出,中国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知识与技能”,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出现在“知识与技能”未能转化为素养和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在解决这一问题,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文化理解、审美态度等。其实就是我们“大美术观”的概念,就是要让“知识与技能”转化成素养和能力。  人的理念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想要进行课程改革,我们就要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利用互联
座位编排技能是指教师对班级座位的排列以及学生座位的安排,进而使班级学生座位排列的空间形式对整个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和课程参与及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及班级日常管理的转型具有重要价值的一类教学行为。  一、座位编排技能的功能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有效地实施座位编排技能,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身心健康成长产生影响。座位编排技能的主要功能可概括如下:  (一)促进班
一、前言  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在针对语文教学改革要求中,鲜明指出要强化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积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手段,促进培育学生的科学思想及文化素养,推进学生综合发展。因此,强化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育,不但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实际需求,还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科学素养对学生健康发展具有指引作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相对容易受到周围环
户外自主游戏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幼儿的心智发育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目前仍然有不少幼儿园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户外自主游戏的效果。本文从三个角度提出了如何对当前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进行改进的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  在幼儿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游戏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其对幼儿的心智发育有着
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是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项目化学习内容为载体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更好地实现不同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基本操作技能。  “STEM”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面对不断发展的科技而出现的顶尖人才缺失,提出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是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
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几个层面得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教学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的现象”;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学生由“倾听者”转变为“对话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师生互动教学优化策略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在师生互动环节中要巧妙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师生互动环节应多用鼓励性的评价语,以此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是师生共同推进的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可以看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在活动中调皮,上课时插嘴,游戏时不守纪律。因此而被老师称为“调皮孩儿”。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大都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其结果呢,非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那么,这些孩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造成他们“调皮”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来教育这类孩子呢?  发现“调皮孩子”具有这样个行为特征:  一、“调皮儿”的行为特征  由上表可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习题的功能也应与之相匹配,把握练习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原则,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性、创造性地在习题练习中不断得到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一、目前练习设计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
小学科学课对于小学生的科学启蒙及世界观的初步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但作者从工作中发现,在小学科学课堂中,部分老师的教学都是沿袭老一套的教学模式,生硬无趣。而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较弱,对于这种单调死板的教学内容很难吸收消化,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如何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了笔者此次的研究课题。  一、当代小学课堂教学现状  科学教学非常注重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