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要从细微关键处切入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F308440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时要注意从细微关键处入手下面,下面结合苏教版五上《诺贝尔》一课的教学,说说如何让学生细细品味,读出文字的温度。
  一、 把短词读长,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教学“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一段时,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毫不气馁”是什么意思?
  生:一点儿也不放弃、不退缩。
  师:文中是写诺贝尔面对什么不放弃、不退缩?
  生:面对恐怖的爆炸,面对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诺贝尔不放弃、不退缩。
  师: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残,诺贝尔不伤心吗?不痛苦吗?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生:诺贝尔肯定是悲痛欲绝。他会想,弟弟为科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父亲也残废了,我要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完成他们的心愿。
  师:这一场惊人的爆炸事故不仅使诺贝尔失去了实验室,失去了亲人,还让邻居们惊恐万分。邻居们担心什么?
  生:邻居们担心自己也被炸伤、炸死。
  师:如果你就是诺贝尔的邻居,望着眼前的一堆废墟,会对诺贝尔说什么?
  生:诺贝尔,你这个疯子,赶紧停止你的炸药实验,我们可不想成为你的实验牺牲品!
  师:他们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诺贝尔退缩了吗?
  生:没有。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
  师:那到底是什么让诺贝尔坚持不懈、毫不气馁的呢?
  生:让他毫不气馁的是造福人类的决心。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紧紧抓住“毫不气馁”这个词语,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引导学生走进诺贝尔的内心世界,感悟其坚定的意志、顽强的决心和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二、 扣数字想象,化抽象为生动具体
  在教学“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一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四个年头”“几百次”展开想象:
  师:“四个年头”“几百次”这两个数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诺贝尔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师:诺贝尔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什么?
  生:每一次的失败都意味着炸药要爆炸一回。
  师:那几百次的失败又意味着什么?
  生:要经历几百次的爆炸,意味着他经历了几百次的生命危险!
  师:透过这两个数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轰的一声巨响,诺贝尔的实验室被炸得一塌糊涂,但诺贝尔毫不气馁,他买来实验用品,继续研究、实验。
  生:我听到了轰的一声巨响,诺贝尔被炸得满脸鲜血,伤痕累累,但他毫不畏惧,继续研究、实验。
  师:同学们,几百次的失败,几百次的爆炸,几百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看到这些,你想用什么词来赞扬他呢?
  生:屡败屡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数字也是语文,将数字转化成具体的情节乃至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从肤浅、抽象走向丰满和深刻,触摸数字背后的风景,品味数字背后的意味,化抽象为生动具体。
  三、 让标点说话,走进人物的内心
  在教学“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这一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三个感叹号细细琢磨,走进人物的内心。
  师: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这三个感叹号中,我体会到了诺贝尔无比紧张的心情。因为火星接近炸药意味着危险也更近,说不定轰的一声,他就被炸死或炸伤了。
  师:请你朗读这段话,读出诺贝尔的紧张之情。(生读)
  生:从这三个感叹号中,我体会到了诺贝尔万分激动的心情。因为火星接近炸药也意味着可能的成功也更近了。
  师:请你朗读这段话,读出诺贝尔的激动之情。(生读)
  师:怦怦直跳的心是为即将到来的危险而紧张,更是为可能到来的成功而激动。
  标点,是有“情”的。三个小小的感叹号,交织着诺贝尔紧张而又激动的复杂心情。课堂上,引领学生触摸标点,去感受那隐于标点这一特殊文字层面背后的丰富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文的味道是“嚼”出来的。语文课离不开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斟句酌。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重要的字词、数字甚至是一个小小标点的咀嚼、品味和感悟,深入到语境中去,才能更透彻地品出语文之味。
  (作者单位:宜兴市杨巷小学)
其他文献
2013年4月13日,我们一行21人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赴美考察与学习历程。大概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跨出国门的缘故,同行的老师都很激动。虽然飞行恰逢深夜,可我们都没有倦意,都在期待能早一点踏上美国的土地,走进学校,观摩他们的基础教育,去找寻发展我国学校教育的最佳路径。  学校的有形与无形  经过近13个小时的航程,我们终于抵达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国际机场。虽然彻夜未眠,可我们丝毫没有倦意
题板——30cm×45cm左右的磁性小黑板。它背面有磁,可以随时粘贴在磁性黑板的任意位置;它大小适中,适合每个学习小组使用和保管;它书写便捷,可以随时书写,随时修改,反复使用
从小,做老师就是我的梦想。从最开始对老师的崇拜,到上大学后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喜爱,直到真正当了两年的老师以后,才真切地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繁琐、以及沉重的责任。虽然每天
在对姜黄结构及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对苎麻织物进行染色,测定了染色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对影响姜黄素染色的工艺因素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一、 反复朗读吟诵,不知不觉意难忘  诗歌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通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有助于理解诗意,进入诗的意境,这种效果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达不到的。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过:“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所以,朗读、吟诵是诗歌教学的法宝。一位教师在教学二上《水乡歌》时,关注到这首诗的一问一答,颇有情趣,就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朗
一、 读透文本,寻觅话题  钻研教材,读透文本,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才能依据教材特点,找到最佳切合的教学话题。  首先,应该结合“课标”读文本,把握文章主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更是指导语文课堂教学的纲和本。因此,教师必须认认真真地去阅读。尤其是对文本的阅读,教师如果能在读文前仔仔细细地把“课标”看一看,就可以少走弯路;读文时,再想一想“课
1976年,我在南京市鼓楼区渊声巷小学任“戴帽子”初中班班主任,兼教初一语文。所谓“戴帽子”班,是由于当时南京市初中教师缺乏,市教育局就把初一的课程下移到小学里来教,也就是小学七年级。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全国人民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不久,党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造“毛主席纪念堂”。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报上不停地报道各地人民把最能代表自己家乡的珍品寄往北京。如北京房山县洁
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在现行的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尽量还原生活,贴近学生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