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 教学实践也让我体会到:要使小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学好英语,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多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真实的或模拟的活动中。爱因斯坦说:“教育能提供的东西,应当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能作为一种艰巨的任务去负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手段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强化儿童对语言的记忆。
  因文设境,以境动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才较为持久,因此在设置情境时,应与授课内容相一致。教师可搜集、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图像及文字资料等。在课堂上适时展示,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刺激,使之产生相应的感情共鸣。如在教学PEP五年级下册《My birthday 》一课时,事先预备好一份精美的礼物,并播放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在音乐中把生日礼物送给这一天生日的学生,让学生重温起自己以往过生日的幸福情景,感受到老师的真情祝福。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Welcome back to school》culture部分时,结合3月8日这一传统节日,教育学生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送一杯茶、献一束花、制作一张贺卡等,并用口语“Happy Women’s Day Mom.”祝福妈妈节日快乐。这样,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不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还让枯燥的书本知识以生动的语言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因课制宜,因境入情。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励、唤醒、鼓舞。”而情境教学则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儿童兴致勃勃地进入英语课情境时,教师还应根据教材的特点进一步挖掘教材内在的情趣。时机掌握得好,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通过情境设计,揭示矛盾,导入新课,还应在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展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要创造好参与时机,多方设计,步步引导,让学生情不自禁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复习动物名称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设计了猜迷的游戏,即根据一些动物的特征编成易懂易记的儿歌,通过游戏的生动性和竞争性,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了儿童的语言能力。在短语“Look out”时,充分挖掘远程教育的资源,设计了两辆车在公路上相撞的动画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Look out”这一短语的含义,同时联想起“Watch out ”一词,让学生在轻松舒畅中领悟教材,学会英语。
  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在英语情境教学活动中,必然导致学生的差异性问题。例如,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主角”,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配角”,而其他人可能只是“观众” 。对此,教师应注意尽量保证情境中“角色” 分配的公平和机会均等,努力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的过程中。 情境无处不在,无论是真实的或模拟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地设置不同的情境,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内容。例如,在教学PEP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at areyou doing?》一课时,设计了打电话这一情境,教师给学生预备一部手机,让他们与远在外地打工的亲人用英语进行交谈,学生在真实的角色中尝试用英语打电话,学习、学会本课句型“What are you doing?”既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又锻炼了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优化情境,鼓励实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用英语交谈,根据主题设计不同的活动,启发学生创造性地用所学生语言材料,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如:设计“小小天气预告员”,请学生扮演weatherman/weatherwoman报告天气情况:“Good morning .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 It’s fine today.”设计“五好家庭演讲会”,让学生使用句型“My father is……”介绍父母等家庭成员的职业,通过各种主题鲜明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充分展示。
  总之,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 “真实” 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我们必须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多种生活化教学情景,给每个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情境中学习、运用、巩固知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电子文件的大量普及,对传统文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不仅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高校档案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其真实性研究是关键问题,更是电子文件能否如实反映高校工作的难点所在,更是电子文件管理中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电子文件 真实性 证据 可采性     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电子文件的生成量已经非常可观,电子文件已经作为档案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档
人类已跨入21世纪,这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新世纪。强大的国力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要靠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课题。可以说,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科学创新素质是决定一个人创新力的最根本的素质。在我担任近30年的初中数学实践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   著名心
提要:“知识经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是“人们精神的沦丧”,还是“时代的迫切要求”,都必须牢牢抓住一个根本与关键:教育的优先发展。然而,当下的教育,意义早就被肢解。惟有转变教育观念,使教育由“隐形”到“显性”,走素质教育之路,教育才有希望。  关键词:教育 发展 途径    面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世俗化”,面对工业经济日趋缓慢的步伐和知识经济提出的严峻挑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科教兴国”
议论文因为四平八稳,给不少学生一种错感,就是不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其实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如虎添翼,从而才能拿下高分甚至满分。那么,可以在那些部分运用那些修辞手法呢?  一、 开头、结尾部分  比喻,排比,对比,引用等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当然好的结尾也为文章画上圆满的句号。所以训练议论文时,多花点时间训练开头结尾是必要的,其方法很多,而我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常运用比喻,排比
【摘 要】散文因其文体自由,篇幅适当,意境优美而最适宜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巧用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不同创作技巧构成了散文意境美。不同散文作家的风格体现了多种多样的散文意境美。  【关键词】意境 普遍性 美学意义 构成 创造风格  中国古典文学常主张借外物或铺陈一种气氛来寄托自己的内心情感,或反衬主观情绪,这就涉及到如何表达和表现这种主观情绪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我认为是意境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语言学习和情感因素关系密切,而情感因素中的兴趣又与学习的效果密切相关。浓厚的兴趣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刺激就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而格林纳的调查表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3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25%。那么如何
【摘 要】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时期,初一是中学生活的起始阶段,更是重中之重,做好这个时期的思想教育,对他們整个中学阶段的成长十分重要。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初一开头不适应新学校生活,留下一些问题,从而造成后面的学习困难。  【关键词】教学方法 学习习惯 培养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现在这个竞
精湛的讲解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吸引学生,使学生专心致志,开动脑筋,聚精会神地听讲,同时,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随着教师讲课的“旋律”,弹奏出知识的“交响曲”。教师的语言幽默,富有亲和力,会使学生增强向师性,学生的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相反,当教师语言过激,或在讲解时表达不清,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一、语言要准确精炼,通俗易懂    把复杂的、抽象的技术用最精炼的学科术语、用最短的时间,把技
【摘 要】聋哑儿童由于听力障碍所以他们感知音乐十分困难,而律动课则是聋校一至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是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的特点特设的一门重要学科。特教学校中律动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包括徒手操、表演操、音乐、绘画、模拟教具及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和动作等,本文就此作浅析。  【关键词】聋哑儿童 律动教学  “律动”一词是由希腊语“Ryhmos”变化发展而来的,英语称”Rhythmic”,是节奏的意思。对于正
【摘 要】作业分层布置是从我们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再分层考核,将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设置 评价  语文实施分层作业,这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相当普遍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经认同“差异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在语文课堂发展学生个性,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后质量检验的载体。笔者也在尝试分层作业,也由此在反思:分层作业的效果究竟有多大,分层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