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实的翻译道路

来源 :中国翻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nce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张仲实同志是一位老翻译家,他早在1928年春就接触了翻译工作,1931年夏开始译书,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翻译经历。张仲实同志于1903年生于陕西省陇县,学生时代就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他受我们党的派遣去莫斯科学习,先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后转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即中山大学的前身),1928年被分配在翻译班翻译教材,这是他从事翻译工作的开始。1930年8月回国,1931年从俄文翻译了第一本书《美国征服英国》,共30万字,在上海没有找到出版的
其他文献
目前指纹识别技术正向着嵌入式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搭建了基于ARM的指纹识别系统的硬件平台并对硬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指纹识别的软件开发环境,给出了指纹识别系统的软件实现方框图和详细的指纹识别算法流程图;详细论述了全新的基于QNMV结构向量的指纹匹配算法,给出了算法优化后的一些测试数据,将指纹匹配算法与其他常见的算法进行了数据比对后,发现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具有较低的误识率(FAR)和拒识率(FR
【正】 据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曾对与他多次合作的姚伟同志作过下列评价。他说姚伟同志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因为:"他业务过硬,认真负责而且彬彬
【正】 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第十一次世界大会于1987年8月20日至27日在荷兰南部古城玛斯特里赫特市举行。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代表团应邀参加了这次大会。代表团由团长浦寿昌
【正】 今年四月是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逝世55周年。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和他的诗就已传到中国,但对这位"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斯大林
【正】 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和山东省翻译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中青年文学翻译经验交流会于1985年7月10日在风景秀丽的烟台市召开。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举行的全国性中
【正】 "我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当时青年朋友们的知识领域,鼓励他们走上积极的进步道路。"这是楚老接受我访问时说的一番话。楚老的译作并不算多,给我印象最深
【正】 为发展和繁荣民族语文翻译事业,充分发挥民族语文翻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中国译协、新疆译协、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民族出版社于1985年8月5日至12日
【正】 诗的组成有两个主要因素(或方面):格律和隐喻。因而译诗,把一种语言写成的诗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诗,必须着意这两个主要方面。首先要在声律、句法、诗体等形式上对照比较
【正】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1982年6月23日在北京成立。三年来,它积极开展活动,团结广大翻译工作者,为繁荣翻译事业、促进四化建设作贡献。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市、自治区成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2008年3月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年会是该论坛自2000年创办以来的第八届。会上,来自国务院各职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