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四自”品质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过程是教和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使学生在乐学、爱学、会学中,完全消除恐惧、焦虑等心理负担,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关键词 策略 自尊 自信 自制 自立
  在学校中,教育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存在着师生之间认识心理的交往和情感心理的交往,存在着师生心理之间的双向互动。而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应使学生在乐学、爱学、会学中,完全消除恐惧、焦虑等心理负担,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一、自我感悟,生成自尊
  据我国心理学专家对我国一些地区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小学年龄段儿童的需要和情感呈现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随着年级的增长,情感需要的层次也由低到高不断提升。尤其在自尊心方面,更是向着多层次、多角度需求趋势发展:需求平等与公正一需求他人对自己的言行肯定一要求他人尊重一基本形成心理自尊一对未来充满向往与期待。
  遗憾的是在现实教育实践中,仍有部分学生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同学们的青睐及教师的及时肯定,自我错杀自尊心,造成自卑心理。鉴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发掘各自优点,畅谈自己在集体生活或班级活动中个人存在的价值体现。可以在开学初找一些学生谈话,让他们谈谈自己应如何建设班集体,过程之中教师及时肯定、鼓励他们的个人意见,并让他们担任班级中的某一职务。
  我班一位男生不善言谈,性格内向,加上成绩平平,所以自卑心很重。但他个头很高,我就发挥他这个优点,让他担任班级标语及奖状的张贴任务,这样每次班集体获得的奖状他都主动张贴,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与他“热乎”起来,并赠他雅号“捷报将军”。通过树立这个鲜活的榜样,我让同学们互找、自查身上的优点,并主动分担班务,这样不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价值体现中得到了精神的满足,达到了双赢。
  二、目标激励,体验自信
  自信,是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心理素质。如果学生失去了自信心,就会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这样就很难与别的同学正常相处,从而形成孤僻、古怪的心理性格。失去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多次未达到总体目标而形成的焦虑、恐惧心理。当然,造成这种心理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还有学校与家长对学生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等,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自定目标,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创设情境,自主发展
  《学会生存》中明确表达了现代教育的一种观点:“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他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与受训。”自主的教育活动方式固然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但是如果一味注重前者而忽略自制力的培养,那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及自强不息的心理品质的构建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培养自制能力。
  开学初的第一次晨会,秩序很乱,我平和地对同学们说:“你们为什么如此高兴呢?”孩子们有的说:“今天我们将迎来新老师。”有的说:“我们在谈论暑假发生的趣事”……等孩子说完,我又说:“我们把宝贵的早读时间都用来讲昨天的趣事了,那么明天还会有多少今天有趣与值得留恋的事呢?”同学们听我一说都愧疚地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导他们:“我们应该自己控制好自己。先想一想,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上课铃响了老师如果因事没来,自己要做什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制性,而又重视学生的自主性,每次的队会我都仅是参与,让学生自主安排。同时,在班级中挂一些醒目的标语,如“成功与否99%取决于工作的效率。没有效率的工作,干得越长,浪费越大”等,以此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自制、自强。
  四、加强实践,学会自立
  自立,是一个人成就的体现。众所周知,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虽然群体活动及周围人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但最终还是要通过自我锻炼才能真正成为自身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作为老师应开阔学生活动天地,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我磨炼,学会自立。
  1 鼓励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意志行动的实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意识对自己的调控及情感支持。在这一过程中,自我计划、自我命令、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都极为重要。因此,从小学起,老师就应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在此同时,要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否则,会欲速而不达。
  2 引导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使自立能力在比较中得到展示。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展示及培养个体的自立能力,而且当自己遇到挫折时,能及时得到情感支持及物质帮助,这对于他的行为、意志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次大扫除,我们班的任务相当重,都是些建筑垃圾,于是我就请来几个班干部,引导他们将任务分配到小组,小组再分配到人,并在活动中统计:你单独干了多少,帮别人干了多少。这样学生既注意了个人劳动的效率,又体现了合作互助的友爱之情,拉近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合作本身也是一种自立的体现。
  在实施这些措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重在反馈、落实,并通过分析数据进行方法、行为上的创新。为了使活动数据更为科学化、精确化,必须创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有利于孩子终身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摘要 目前的小学古诗教学缺乏“厚度”,应从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范围三个方面进行改善,使教学内容体现时间的厚度、空间的厚度、知识的厚度,使学生体验到古诗的美。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厚度 美感  小学古诗教学有“两易两难”——教完容易教好难,记诵容易意会难。究其原因,是受惠于古诗文字寥寥且朗朗上口之特性,故基本的教和学都较容易;然而,也正是受累于此,古诗文字寥寥但内涵丰富,朗朗上口却格律复杂,故解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美术家丰子恺先生生前曾为鲁迅的《阿Q正传》等9篇小说创作了插图,他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显而易见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美术教学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体现教育的本真,让美术教学充满趣味性、达到自主性、实现创造性、体现评价性,让美术教学行之有效。 Accordin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一节课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家们争论的课题。由于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核心,教学过程以教师和文字教材为中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能够表现
儿歌它以短小的形式、单一浅显的内容、简单的结构、琅琅上口的韵律,表达出不同的情趣,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为学生所喜欢。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应用一些数学儿歌,能有效解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感可以使教师富有亲和力,使课堂焕发活力.然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数学是枯燥的、抽象的、繁杂的,给
一、谈话导入rn(出示一个正方体木块)rn师:老师在它的一些面上写了字,写的是什么呢?rn生:“我”“们”“爱”.rn师:这三个字,它们在同一个平面上吗?rn生:不在,它们分别在正方
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振奋状态。课堂导入其主要功用是引起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兴趣。如何使学生感到语文课的学习乐在其中,是小学语文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1.背景介绍法。有些课文中描写的人物较久远,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接触的人或事相距甚远,学生感到生疏。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时,我是这样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需要大量阅读。“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反之,也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