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中,如何更多更好地设计一些这样的一些教学片段,能以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呢?笔者认为,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需要教师把课堂上“活”了,让课堂像我们的手机铃声一样生动,那么如何奏响课堂的七彩炫铃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样二个情景:教学内容是《梯形》,老师设计两个信封,A信封里有梯形,B信封里没有梯形。同桌的同学中一个学生拿的是信封A;另一个学生拿的则是信封B。我们不妨看一下两个设计情景的内容和效果:设计A是把学生认识的所有图形都放进信封里,让学生找出梯形。虽然起到了巩固梯形的效果,但学生始终停留在直观、简单、肤浅的认识层面上。这部分同学虽然能够找出梯形,但不能进一步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延伸;而设计B是让学生找梯形却没有在其中放梯形,从而促使学生想办法把里面的图形转化成梯形。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积极地动脑筋去思考每个图形之间的关系了。“放与不放”这一巧妙的情景设计,让学生明白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转变的,教师通过这个情景向学生渗透了物质的辩证的原理,同时也领悟了数学的图形之间能够转化的数学思想,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大程度上则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就相应的活跃了。
  二、开放教学,使课堂模式多样化
  新课标精神指出,在教学方法上,应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鼓励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如在讲述《圆周角》一节的内容时,由于学生对圆周角的分类不容易掌握,所以教师就采取了和学生一起做游戏的方法。教师自制了一个圆,在圆上画了一条直径,并且制作了两条可以移动的线段AB和AC,当教师固定AB经过所画的直径时,此位置比较特殊,而从特殊的位置开始讨论也是常见的数学方法,学生立刻知道此时圆周角的一条边就是直径;然后把教师AB绕点A进行转动,要求学生能在转动的过程中识别圆周角和直径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找出其他的几种分类,而且找到一种位置关系就喊停。结果当教师将AB在直径的右边转动时,学生就喊了一次“停”,当教师继续将AB在直径的左边转动时,学生也喊了一次“停”,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圆周角有三种位置,这样一来就为接下去的分类证明打下了基础。
  在上述的情景创造中,从操作的整个过程和效果来看,学生的反应非常热烈,思想非常集中,课堂气氛相当轻松,学生通过游戏自主探索到了圆周角的三种分类,从而转化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念相结合,能够将学习真正地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样的数学活动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想,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求。
  三、提供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权让位给每位学生,放时间和空间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求进取,在进取中求成功,在成功中求乐趣。
  如在讲述《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讲完新课后,教师在黑板上出了几十道简单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并分成了四组,然后教师分别让每一组派一个同学上来,组与组之间交换提问,看哪一组的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准确(必须每个同学都要回答),如果回答错了,不仅不得分,而且还要扣分,当然,如果提问的同学把错的答案打对了,则提问的同学所在的组也要被扣分,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整个课堂气氛又紧张又活跃,每个同学都在积极思索着答案,都怕万一回答错了给本组丢分。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充当了自己的主人,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更是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四、互动合作,让情感在课堂上升华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景,它们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景就是合作的学习情景。著名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等人指出:合作学习是三种学习情景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景,因此,教学中应努力创造台上台下互动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深入课堂,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师让每个同学事先准备了一把剪刀和一张白纸。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剪纸比赛,要求剪出的图形必须能够沿着某一条边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图形越精美得分越高,并分组进行活动,小组中的每个同学必须能够彼此将对方的剪纸进行对折,若有不符合要求的请本组同学帮忙解决,本组没有办法解决的,可请老师协助解决。比赛的结果,组与组之间不相上下,而全班每个同学不仅初步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通过师生的互动合作将枯燥的数学描绘的绚丽无比。课堂的教学更加具有生气,真正奏响了一支课堂进行曲,奏响了课堂的七彩炫铃。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如何学数学,如何爱数学,让我们奏响每一堂课的七彩炫铃吧!
其他文献
[摘 要] 重视学生为主体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并且加强教学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获得增强。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学习的内在动力,并且加强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中有更多发现,通过各种积极因素的影响,不断地巩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主体性;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
[摘 要] 数学概念是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判断、推理、归纳的基础认知。初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正是其养成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前提。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应该成为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初中数学概念繁多,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探究较为科学有效的方法,灵活引入数学概念,深入剖析数学概念本质,应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  [关键词] 数学
针对一种新型电站锅炉使用的高风温直接点火的煤粉燃烧器,在现场实验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煤粉浓度、煤粉气流速度、热风速度和温度等因素对煤粉气流着火的影响规律,为
导学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案导学”模式是指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指导学生共同设计的教学方案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背景介绍  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
通过求解N-S方程,分别采用Spalart-Aumaras与k-eps湍流模型,对VKI低速轴流透平叶栅内部的湍流进行了数值分析.与实验结果比较,两种湍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是一致的.叶栅流动
提出一种可调节自适应煤粉燃烧器。该燃烧器将一次风分为内外两部分,外一次风为旋流射流,具有能够产生回流区,增加煤粉颗粒在着火区停留时间以及卷吸高温烟气强化着火和稳燃特性
使用拓扑结构分析方法对某型压气机静叶栅的直叶片与弯叶片数值计算,对壁面分离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弯叶片对壁面流线拓扑结构和分离流结构影响明显。给出了直叶栅吸力面
从四角切向燃烧炉内空气动力工况及运行参数方面分析炉膛结渣的原因,并具体结合125MW、660MW锅炉燃烧器的设计特点,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及现场试验方法,研究了偏转二次风对炉内
【摘 要】 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想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关键词】 情境创设;兴趣;情商;求知欲望;成功  教师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这种人为设计的教学环境,我们称之为教学情境。新课程在编排时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活动性很强的学科。英语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一、活化教材,激“活”学生,提高英语使用效率,增加训练容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开学第一课起,我就开始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