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治理功能开发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尝试将多元特征引入社区教育,采用“多元化社区教育供给主体,特色化社区教育课程体系,规范化社区教育评价和管理”等举措,探索构建“一中心、多元、互促”的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企业对国际化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等教育肩负着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大连海洋大学与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大连海洋大学的机械学科优势为基础,引入新方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对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
实践教学是保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专业教学资源,在探索创建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文章以秘书学专业汉语速录课程及其实训为例,分析了课程共享现状,阐明了在共享模式下实现的优势互补效果,同时也探讨了在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及教学管理与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强调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寻求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设思路.
“3+4”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为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建立的新型培养模式,重庆科技学院在开展“3+4”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教学、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新工科教育生态,文章梳理了个体、社会、环境三类“3+4”新工科教育生态因子,并提出了依托社会政策因子、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制度因子效能、三方协同育人,统筹内外生态因子、全面协调发展,加强个体因子建设、加强人文关怀等建议,以助推地方院校“3+4”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教育教学过程目前仍存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创新创业教育碎片化、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脱节等问题.一体化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可通过推进课程互通共享,构建双向驱动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课程、竞赛和成果孵化打造校校、校地、校企相互协同的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师生一体化的互动评价体系,完善现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就业质量上.文章从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结合国际合作项目学生满意度、学生能力提升和就业决策3方面的数据分析,提出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的措施,以更好地推动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各种挑战与机遇.高校图书馆面对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和量贩式的信息资源,可以借助CBET模型对图书馆馆员进行系统培训,构建过程培训体系,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实现从图书管理员向信息收集者、知识导航员的转变.
开展科创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提出了由学生、教师、课程、平台四个元素所构成的STCP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及其操作模式,并以实际案例论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还总结了STCP模式对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贡献.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科创项目中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责任心不强的现象,可为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线上教学在时间上具有延展性且空间是分散的,线上距离增加了教学监控的难度,学生自发学习和主动学习是基本特征,辅助和答疑成为教师的重要角色,这种特征非常符合翻转课堂的理念.TRI线上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教师发布任务—学生结果反馈—师生互动答疑”:在任务端,教师的角色是信息传递,将教学资源和任务清单发送给学生,构建学习目标;在反馈端,学生的任务是反馈学习结果,这是实施教学监控、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互动端,学生的角色是提出问题,教师的角色是答疑,基于学习结果的师生互动实现翻转课堂.
本文对智慧广电建设升级方案的总体架构进行研究,介绍了项目组研究细化的智慧广电主要特征,并概要阐述了研究提出的智慧内容生产、智慧内容传播、智慧安全保障、智慧监测监管、智慧服务供给、智慧生态和智慧引擎等七大领域的智慧广电总体架构.
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分类管理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方式,加强分类管理有利于发挥不同类型教师的优势,调动其积极性.文章按照学科研究领域把教师分为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科类两种类型,按教师的岗位任务和性质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型四种类型,分析了每类教师的特点以及发展瓶颈,提出了不同类型教师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