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a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的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从问题的表层看到问题的实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一、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逻辑思
  维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数学科目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图形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与学生比较贴近的例子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促使学生接受,便于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对逻辑思维产生兴趣。教师可以生活中经常看见的高楼大厦为例子,要求学生说出有关角、直线、射线以及线段等,构建知识与实际案例之间的关联,增强学生图形认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也为以后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对学生实施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习得逻辑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数学教学与逻辑思维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逻辑思维方式。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例举典型题目,使学生习得解题的步骤、方法和技巧,从中发现解题的规律,并通过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这部分题目中经常是图形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出题,学生根据一次函数所表达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出函数表达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基本功训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逻辑思维基本训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从数学概念、数学判断等两个方面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在采用数学概念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抽象难懂的概念来训练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空间有三个平面相交,能够出现几条相交直线?学生得出答案:0、1、2、3等,而且都能够说出合理的理由。这样开放性的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相交线概念的掌握,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数学判断中,学生根据对概念的掌握来对数学命题进行判断同样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判断“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两条直线组成的平面”的正误,很显然学生根据概念就能判断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应该是“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两条相交直线组成的平面”。因此,在数学命题的判断中,促使学生准确运用数学概念对题目进行判断,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巧做题目
  在初中数学题目中,证明题、讨论题以及思考题都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多做这方面的题目,并主动进行思考和总结,善于从题目的分析中得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进行题型的总结。在组织学生进行题目的练习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题目时,运用作辅助线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即过一个角的定点作对边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之间内错角相等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通过这类题目的解答,给学生传递了一种解题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原理和本质,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教学方法上的丰富性,从多方面去指导、帮助学生拓宽思维方式。同时,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式,并做出示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要坚持训练,持之以恒,必然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综合水平。
其他文献
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然而由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的不适当造成了对大自然的污染,那么人类对大自然的污染有哪些呢?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和“白色污染”等,近年来,噪声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是每位物理教师都应该追求的。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和较好的评价体系去实现。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兴
一次,黄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护蛋行动”,保护鸡蛋不破,体验一下当爸爸妈妈的辛苦.rn第二天早上,我先把鸡蛋从冰箱里拿出来,再把它放进一个有许多空气的塑料袋里,
青春是不可逆的,青春又是如此匆忙,来不及留念。所以,我试图以班级日志的形式,为孩子们的青春留下底片。  “同学们,当你翻开这本日记的时候,你已经是高一(4)班的一员了,高中生活也在此翻开了它的扉页。  高中生活是紧张忙碌丰富多彩而又转瞬即逝的。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明天,它将转化成记忆。让我们一起来为青春写下接力记录吧!”  他们用稚嫩青涩的笔迹在班级日志扉页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开始了这段共同书写的故
同学们,你是否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这样说:“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让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物体……”“这种推理只有通过想象才能达到,而现实中永远无法真正去实施……”当你听到这些话时,说明老师正引领着你在头脑中进行着一次“实验”,这样的实验我们称之为“理想实验”,也即“理想推理法”。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刻度尺又做成多种,如木尺、钢尺、三角板、皮卷尺等.那么刻度尺如何使用?怎样才能够准确测量出被测物体的长度呢?其实只要把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能够实现知识的导入,并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谈点体会。  一、采取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模式  创设教学情境,有很多不同的切入点,教师要找到各种合适的情境创设的方式。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度中国课改杰出校长,湖北省卓越校长培养对象,宜昌市杰出校长,“我们”工作室主持人。现担任宜昌青岛路小学、点军小学、北师大郑州创新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校长。  在交往中学会交往。学校一位年轻的美术教师找我反映其在校内双向聘任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大意是,某班主任事先与其沟通,已确定届时聘任她做班级辅导员,但是由于年级组内其他方面的压力(
学习数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用数学的观念认识现实世界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要想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学生充分活动和思考的机会,不要“注入式”,不搞“满堂灌”,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数
星期天的中午,爸爸带着我和表哥一起到学校的操场上去放风筝.我们还和爸爸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放风筝比赛呢.rn我们来到操场上,各自做好了准备工作.我和表哥很快就摆好了风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