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江经济带”中的滁州文化旅游圈构建研究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rx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本文从长江经济带的视角和滁州的区位优势,提出了滁州文化旅游圈构建的可行性措施,旨在完善滁州的文化旅游圈构建,促进滁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滁州文化旅游圈 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展示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活动,既是人们体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过程,又是人们对审美情趣和民族宗教文化情感的一种诉求与表达。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弥补纯自然风景旅游单一性的不足,在促进旅游目的地良好经济发展,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陶冶了游客的情操,愉悦了游客的身心,满足了游客文化需求的多样性。
  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缘,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遥望。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是为江东之门户、江淮之重镇。由于自古以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文人墨客流连之所,也就孕育了滁州浓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明文化”“醉翁文化”“儒林文化”“孝文化”等古代文化,还有以小岗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及大量的民间文化。应该说,这些独特的文化品牌为滁州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滁州的区位优势也很明显,它东与南京、扬州接壤,西与合肥毗邻,南与马鞍山相连,北与蚌埠交界,交通便捷,处皖江城市带,是“南京都市圈”的伙伴城市,也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便利的交通为滁州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优势条件。特别是在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部分,滁州也被正式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计划,这为滁州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但是,由于滁州旅游业起步较晚,主要以一站式的观光型景点为主,游客的参与性不强,走马观花式的观光难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旅游需求。另外,滁州旅游业的文化创新不足,其特有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不强,旅游业没有为滁州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要想发展滁州的旅游业,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大力发展以“文化休闲”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借助“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与周边城市互补,按照市场需求深度开发滁州旅游资源,重新设计滁州的旅游形象,提升现有的品牌影响力。
  一、确定滁州文化品牌的整体定位
  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正式设置滁州,滁州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不仅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等历史文化遗址一百多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1.历史悠久的人文文化
  早在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就曾在滁州市凤阳县留下了“濠梁观鱼”的佳话;楚汉时期,一代枭雄项羽含恨自刎,后葬于滁州市定远城东;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曾寄居滁州市摩陀岭,后此山更名为琅琊山;唐代大诗人韦应物任滁州刺史留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的佳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著《醉翁亭记》流传千古;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滁州抗金, 更发出“烽火扬州路”之感喟;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生于滁州市凤阳县,发迹于皖东大地,凤阳也成为中国“明文化”的发源地;清代,滁州市全椒县人吴敬梓因著《儒林外史》而成为中国讽刺文学的鼻祖。
  2.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滁州地区除了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还蕴含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如在春节前后进行的花鼓灯、狮子灯、秧歌灯等表演,还有具有地方特色的风画、布画、刺绣、木刻等。其中,花鼓灯和秧歌灯已经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3.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滁州市凤阳县的“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精神”也成为皖东红色文化的典范。如新时代“小岗人”沈浩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将他对党、对国家的一腔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以他的实际行动在人民群众心中立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将“小岗精神”传递了下去,这也成为滁州特有的文化现象。
  4.形式多样的现代休闲文化
  滁州市拥有琅琊山、皇甫山、韭山、令狐山等国家森林公园,明皇陵、明中都城、琅琊山摩崖及碑刻三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省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除了这些风景名胜区之外,滁州市还打造了白鹭岛休闲度假区、红草湖湿地公园、长城影视城、1912街区等休闲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景点,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二、打造滁州优势文化产业品牌
  发展旅游业就是造概念、树品牌。我们立足于打造“大明摇篮、山水醉城”的旅游业发展形象定位,抓住两大引爆点——“醉之城”“明之源”,策划把滁州建设成为具有两大品牌形象、三大旅游目标、四大旅游板块、五大创新模式的旅游胜地。“两大品牌形象”是“大明摇篮”“琅琊醉翁”;“三大旅游目标”是构建皖东休闲旅游经济圈、跻身南京都市旅游副中心、打造华东高级休闲度假基地;“四大旅游板块”是醉翁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和红色文化;“五大创新模式”是强势旅游运营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旅游深度营销模式、优势资源整合模式、旅游社区化模式。通过以上方式来创立城市文化产业品牌,把滁州打造成为宜娱、宜居、宜商的休闲度假城市。
  三、开展文化品牌宣传促销活动
  文化品牌宣传就是要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持续不断地开拓旅游市场。我们可以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如在相关电视台栏目上播放滁州市的旅游专题片;借助农歌会的平台,加强对外宣传;举办灯会、梅花节、庙会等活动。同时,也可邀请官方承办重大的会议或体育活动。这样创建的旅游文化味道会更加浓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热情也会明显提高,对外宣传的力度也会逐渐加大。
  四、加强文化资源整合
  滁州地区首先要加强区域合作,重点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和省内合肥、马鞍山、蚌埠等城市的合作,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尽快融入长三角旅游区。只有与大城市实现合理串联,才能使滁州文化品牌价值倍增;其次,积极促进旅游产品的转型和升级,将单一的观光型产品转型为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相结合的复合型产品结构,充分发挥滁州山水、人文、生态优势,强调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确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如除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旅游、会议旅游之外,我们还可以发展运动旅游、探险旅游、自然旅游、文化探秘、乡村旅游、游船旅游、朝圣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就以琅琊山为例,这里融道教、佛教、儒教于一体,我们可以深度挖掘琅琊山的文化内涵,通过演艺项目、交流活动、养生研修、娱乐项目、露营野炊等形式,将文化体验落实到游客可观、可赏、可玩、可体验的旅游项目中,形成文化旅游发展新矩阵,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让游客在自然山水的观光中体会到文化享受带来的身心愉悦。通过不断提升旅游产品价值,丰富旅游内涵,旅游综合效益将日益显现。
  参考文献:
  [1]杜裕民.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2,(2).
  [2]章怡芳.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策略[J].思想战线,2003,(29).
  [3]滁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滁州年鉴[M].黄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4.
  [4]潘立新,吴必虎,晋秀龙.基于“核心—边缘”视角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南京都市圈南京滁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4,(3).
  [5]张洪,夏明.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1,(12).
  [6]陈文娣,黄震方,蒋卫国,方叶林.长江中游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时空演变特征[J].热带地理,2013,(3).
  [7]李雪松,张雨迪.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J].学习月刊,2015,(9).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只有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深入观察与思考的情境,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释疑,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  “要我学”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它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决心都不够,
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有一期的任务是“想办法把一个去壳的熟鸡蛋完整地放入广口瓶(瓶口直径比鸡蛋小)”。参与者先尝试直接用手把鸡蛋挤压进广口瓶,结果鸡蛋被压碎,任务失败。许多参与者都对此毫无办法,最后公布的解决方法是:将蘸了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扔进广口瓶,把鸡蛋放在瓶口,过了一会儿,只听见“砰”的一声,鸡蛋就掉入瓶内。  这是一个气体压强的演示实验:鸡蛋封住瓶口后,棉花的火苗因缺氧
摘要:标题就是文章的“门面”,“门面”档次的高低决定了读者能否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在话题作文训练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教会学生拟题的方法,使标题成为作文的亮点。  关键词:话题作文 拟题  标题是文章的门面,尤其是话题作文,经常要求学生自拟题目。与命题作文相比,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话题作文的自主性与开放性,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拟题目要求
摘要:在采购过程中,高校容易出现不法行为,影响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事前、事中以及事后采购审计工作,以期规范高校采购行为。  关键词:高校 物资采购 审计程序  高校物资采购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仪器设备主要用于学校教学及教研工作中,如果学校具有完善的设备设施,就可以促进教学及教研工作发展,提高教学及科研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但高校物资采购过程中常出现不法行为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是提升学生业务水平的有效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工作的任务和角色,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影视编辑》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工作过程 《影视编辑》 教学改革  工作过程这一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活动提出的概念,目的是把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或角色,然后按照一定规则和过程执行任务,并对其进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语文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但受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学生过多地把精力放在英语、数学等科目上,忽略了语文这门学科,认为语文只是阅读和理解,没有领会到语文学习的精髓。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拓展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措施,以期提升语文学科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拓展延伸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中国各项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高校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 创业人才 培养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由此可见,国家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在了就业工作的突出位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它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现状 措施  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1.社会方面因素  从政府层面来看,未能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承担应
摘要:专业汉语课程具有目标明确、内容广泛、专业词汇教学艰难的特点,是留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为学历教育阶段的留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汉语工具性支持。本文试图把立体教学法运用于专业汉语教学中,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立体化,构建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互动的教学模式,以期调动留学生学习专业汉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专业汉语 立体互动教学法 运用  专业汉语是一门为留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多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转变。笔者认为,想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先学后教”来实现。  一、“先学”先行,自主学习  1.课前先学阶段  课前先学阶段即课前预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将课堂教学的重心或者难度前移,让学生最后通过预习基本了解整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而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