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学引向“阳光”地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t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阳光”教学,如何让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摆脱传统教学弊端构筑的“阴郁”牢笼,使其逐渐走进“阳光”地带是各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这就需要教师构建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和心理认知的高效语文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效率。“阳光”就意味着民主、轻松、科学、高效,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语文教师的课堂实践活动渗透更多的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因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新知,从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阳光化”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只有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布满阳光的,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与前提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学习、充分发挥潜能的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众所周知,小学生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其较初中生来讲更难集中注意力,学习自律性更差,加之迫于教师的威严性,部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总保持低沉与不活跃状态,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成为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做到尊重、爱护学生,理解、包容学生,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自由阳光的洗涤,提高学习效率。
  二、优化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与规划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与基础,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来说,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好地指引教师的教学工作很重要。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备课工作,透彻了解与掌握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符合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可行性课堂目标;二是正确处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征,教学目标既要体现知识性也要体现人文性。例如,在《司马光》实践教学中,教学目标既要包括对该课文一些生字词的掌握,同时也要渗透着人文性哲理,即通过这篇课文,学生究竟能得到什么样的人生启示;三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目标的制定要难易适中,另外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同学实施不同目标的管理,在循序渐进中促进各个学生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效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科学、有技巧性的课堂提问,因此,充分发挥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兴趣,活化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功效很有必要。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基于教材内容明确提问目的,善于在重点之处设疑,激发学生好奇心。例如在《狐狸和乌鸦》的实践教学中,该篇课文引申出的生活性哲理是课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适当提问:“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生活中你可以举出与之类似的有趣故事吗?”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课文重难点,也极大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是善于借助多媒体等元素实现高效提问,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然后配之以适当提问,诱导学生主动思维;三是语文课堂提问要适当、适量。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大小、多少与难易,使课堂提问既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又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运用多样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有赖于教师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因此,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趣味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图画教学法(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画画)、情景表演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在合适的时机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珍珠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对珍珠鸟外貌特征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珍珠鸟,并学习课文中对鸟类的直观写作手法。再如,在《狼和小羊》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就“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可以请小组代表发表见解。这对活跃课堂氛围,活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然,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随意与盲目的,要基于教学内容、学习兴趣与学习认知选择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阳光”地带,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善用“课堂提问”、优化语文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法等途径实现课堂高效化,除此之外,教师巧用激励性评价提升学生信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轻松快乐的笑容,也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毋庸置疑,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阳光,要求教师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做起,在不断感染学生的过程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海安县城东镇新生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的童年的世界。百草园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在那里,孩子无拘无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活泼好动、天真好奇的天性,可以增进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鲁迅的回忆把我们带到了最初的生命、有生命力的爱梦想的童年。  睡梦以外的一切“想入非非”——梦幻、幻觉、遐想、想象等均为梦想。梦想是人们把握世界的
“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新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这种教学方式,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研学后教”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如何灵活运用“研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一、“研学后教,当堂训练”把学生摆在第一位  “研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
课堂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这个高效率意味着,让每位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英语学习最大限度的发展。目前的教学形式是以集体教学为主,几十个孩子组成一个班级,那么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各自情况的英语教学教育,我觉得教师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然后根据学生差异组织差异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教材。  差异教学则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
纪律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教育活动开展,教育任务完成和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更为深远的是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自我约束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教育实践就幼儿园纪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幼儿园纪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幼儿园的纪律教育越来越重视,纪律教育的内容越来越细化,纪律
研究的对象MFPSE(微型摆式内燃机)体积为132*120,体积的减小致使MFPSE工作温度过高,MFPSE的中心摆和缸体是传递能量和组成燃烧室的重要部件,过大的热负荷将使其局部表面发生热疲
摘要:结合车间的设备、加工能力及前期不锈钢加工积累的经验对新产品结构件进行结构改进优化。  关键词:结构改进;优化;折弯;焊接  2012年我公司从意大利G.D公司引进了双通道、超高速滤棒成型机(ZL28),此机型的外观呈流线型,显示出外观设计的美观和档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机型样机试制结束,通过结构件的加工,我们发现外方的结构设计因材料、设备、加工工艺、加工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不太适合我们
何为“学习性区域活动”?目前为止没有官方的定义。百度百科中区域活动的定义为:“区域活动是一种小范围的活动,也被称为活动区活动或开放教育,幼儿在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落,选择材料,决定操作的次数,在独立的活动中主动地感知和思考,建立自己表象的概念,并通过语言、动作、图画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蕴含着松散性、愉悦性、顺应儿童求知天性的种种特点,是培植幼儿创造力的土壤。”取其精华,区域活动可以理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新课程改革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
信息技术以其图文并茂的优势进入课堂,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能够使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与功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解决问题,让师生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它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懂,以直观形象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结合教学中的经验,举例谈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处理材料,建构数学概念  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