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趣味教学法初探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udi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有着极大的探究热情,能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让课堂教学充满趣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音乐教学虽是学生们较喜欢的学科,但如果教学程式化、呆板化,学生们也会厌烦,影响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介绍了在音乐教学中,我采用趣味教学法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趣味;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多采用趣味教学法。音乐趣味教学法又称音乐快乐教学法,它是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调动学生内部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受多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多程式化和呆板化,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效果。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致力于新课改的研究和实施,在音乐教学中采用趣味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巧妙借用器乐教学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教学中,合理巧妙的使用器乐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我每次都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常见的练习曲,如“闪烁的小星星”、“我的名字叫中国”、“小白菜”、“小河”等,这些小曲生活气氛浓郁,同学们吹起来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我还及时购进了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每次上课总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有吹有打,使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另外,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梁祝”时,我让同学们亲自将这些小曲吹奏一遍,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演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悟。尤其当他们演奏成功获得教师的夸赞时,他们更是喜出望外,从而拥有了有一种成功感、胜利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带一些其他乐器进行演示,使他们在实际示范中懂得更多的器乐知识。如我在讲中国戏曲时,我向大家介绍了京胡、板胡、二胡、唢呐等乐器,并亲自演奏、演唱给他们听,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体会什么叫“西皮”?什么叫“二黄”?各反映了剧中什么人物?什么性格?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的掌握枯燥的音乐知识。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和识谱能力的培养。这种教法不但没有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而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枯燥无味,最终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尤其在教五线谱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让学生在五线谱上标出唱名,结果使得学生到初中毕业也不识五线谱,成了名副其实的“音盲”。
  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在唱歌教学中,我打破那种“节奏练习—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用先学唱歌曲,后学认歌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只要多听几遍范唱,一首新歌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再学歌谱就比较顺利,歌谱中的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这些难点节奏都不攻自破。有关这些节奏的概念,我尽量讲得浅显易懂,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巩固这些概念。如“x.x”节奏,让学生边打“xx|”节奏,边模仿知了的叫声:三连音节奏,让学生听着他们所熟悉的“国歌“前奏部分,打2/4拍节奏,或按2/4拍指挥图示指挥:我把“xx x|”节奏变为“xxx x|xx”|两小节,让学生按“咚达达|咚达|”的维族舞蹈节奏读谱,然后让学生以铅笔盒当手鼓,敲出这个节奏句,并请能歌善舞的同学到前面表演舞蹈,电视上再播放一些新疆人生活的画面,真是人人参与,各显神通。这些趣味的教法不仅降低了课堂难度,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巧设悬疑,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
  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一课时,我先设置了几个小问题让同学在欣赏中找出答案,如:为什么歌中唱到“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月圆之夜人不归”?为什么“花香之地无和平”?我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时我还把几个小题分到几个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大批前面来讲,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此时教师再及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同学真正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宝贵时光努力学习,立志成为将来对祖国的有用之才。
  在教唱“黄水谣”时,我运用前后对比方法告诫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自强不息,因为只有强大的民族才能不受欺负,落后就要挨打,由此激发了学生长大后建設祖国、保卫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来源于生活,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在音乐课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看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学生在学完一首维族民歌后,让学生根据曲目的节奏特点自己编创几个小节的节奏,例: 2/4(xxxxx|xxxxx)|然后再填上旋律,当一次小作曲家,这既是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也是对其潜能的挖掘及创造思维的培养。
  又如让学生为歌曲《采茶舞》创编几个舞蹈动作,我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当一回老师,带领其他学生一起来为歌曲出谋划策,比一比哪个组的活动既能体现歌曲的风格又新颖。这样使整个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了创新的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应紧跟时代潮流。让它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趣味教学法是培养一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应从实践角度出发,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参与,在趣味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特种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总的来说,特种加工是在传统切削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特种加工区别于传
[摘要]为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独立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考虑实际问题,逐步掌握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方式,怎样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课堂;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采用讲授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故有其合理的一面
数学课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使数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数学过程”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过程”的教学,包括教师的“数学过程”教学和学生的“数学过程”学习。正是在反复尝试这种抽象表示、符号变换、检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素质”。  一、优化教学情境,强化数
单片机与GSM配合可实现远程监控系统,GSM接受的PDU短消息具有特定结构和编码方式,需要单片机进行解码。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PDU从编码到解码的全过程,编写了具体代码,指出了注意事
摘 要: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着新课改的进程已有了不小的改善和调整,尤其是语文阅读,新课改将小学语文阅读中的群文阅读列入重点教学模式中,旨在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们的阅读面。本篇文章就顺应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学要求,重点分析阐述将群文阅读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也提出了一些将群文阅读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能让全国课改的小学语文教师和学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
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
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现在不单单只是在计算的方面,还涵盖了学习、管理、娱乐、工作等各方面,充分体现了现代计算机的应用的价值。本文论述了计算机软
在当今“五严”背景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有效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是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动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 而心灵的接触与交往可以促使师生之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它在教育过程中能产生巨大的作用,是一种催化剂,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在工程中,有些构件内的应力随时间作交替变化,这种随时间作交替变化的应力,统称为交变应力。实践表明,金属材料若长期处于交变应力下,则在最大工作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且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