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产业的空间垂直分离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yuey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铝产业在广西、广东之间分布的现状是:中间部门在前者,而最终部门在后者,属于典型的空间垂直分离。从新古典主义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角度看,铝产业在广西、广东之间垂直分离的原因是:(1)地理的第一性和铝产业中间部门的生产特性,造成了铝产业中间部门在广西的聚集;(2)交易成本、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本地市场效应、资本创造和技术溢出效应等造成了铝产业的最终部门在广东的聚集。因此,广西要成功吸引广东铝产业最终部门的转移,必须在加强两广的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使提供的转移补贴至少等于其损失的聚集租金。
  关键词:铝产业;空间垂直分离;广西;广东;聚集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4-0121-04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的空间垂直分离,是指产业中间部门和最终部门在空间布局上分离,实质是价值链在空间上垂直分离。比如,西部生产附加值低的中间产品,东部生产附加值高的最终产品,然后把其中一部分返销给西部。在我国的很多产业,如棉花、矿产等,其中间产品的生产大部分是在西部,而它们的最终产品的生产是在东部,形成产业的空间垂直分离,造成区域发展的失衡。为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西部欲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吸引东部的加工产业,实现中间部门与最终部门的聚集。为此,西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各种优惠,但是实施的效果不明显。为此,有必要对中间部门与最终部门在东西部之间的空间垂直分离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为了使研究简单且能说明问题,我们选取了东西两个省区的一个行业进行研究。而目前,广西聚集着大量的铝产业的采掘、冶炼等中间部门,广东则是铝产业最终部门的主要聚集地。因此,选择广西、广东铝产业中间部门与最终部门的空间垂直分离作为研究对象,不仅简单可行而且具有代表性。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同时综合了新古典主义地理学理论,认为地理的第一性和第二性共同作用,产业的空间聚集是它们的积聚力量和分散力量对比的结果。当积聚力量大于分散力量时,形成产业聚集,反之则导致产业扩散。我们描述广西、广东的铝产业的空间垂直分离现状,再根据综合新古典主义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是对广西吸引铝产业最终部门转移的启示。
  
  二、铝产业在桂、粤之间的中间部门与最终部门的垂直分离现状
  
  1.广西铝产业中间部门的快速发展与最终部门的相对滞后
  目前,广西已经建成平果铝和在建的华银铝业为主的冶炼企业。其中,平果铝是目前广西唯一的氧化铝生产企业,已形成年产85万吨氧化铝的生产能力;而生产电解铝的企业包括平果铝业、银海铝业、隆林铝厂、德胜铝厂、南南铝业、三江铝厂等,年生产电解铝能力共达24万吨。而铝加工企业(最终部门),以南南铝业公司、平果铝型材厂、平果亚洲铝业公司为代表。其中,南南铝业公司,主要生产加工各种建筑铝型材、工业铝型材、铝门窗幕墙和铝的板、带、箔材产品,2004年销售收入5.1亿元。2004年,广西氧化铝产量为91.17万吨,而铝材产量为5.6万吨。而“十五”期末,广西主要是扩张中间部门,具体包括中铝广西公司电解铝二期25万吨工程及其氧化铝三期85万吨工程、桂西华银铝业氧化铝一期160万吨工程、银海铝业一期5万吨工程、南南铝业公司2.6万吨电解铝技术改造工程;而最终部门仅为南南铝箔公司的2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材工程。再根据《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广西“十一五”铝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2010年氧化铝50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而铝加工材仅为100万吨。具体到百色市,计划在“十一五”末的氧化铝的产能就达500万吨,电解铝产能达80万吨,而铝材加工能力仅为30万吨。可见,广西主要从事的是铝产业的中间部门,输出的是氧化铝、电解铝等中间产品。
  2.广东是我国的主要铝加工区域
  广东境内目前还没有发现可开采利用的铝土矿,但依靠输入氧化铝、电解铝中间产品,以广东南海大沥镇为核心,聚集着大量的铝产品加工企业(最终部门),主要从事铝型材的生产。根据中铝网上的资料,广东有铝加工企业287家。而在南海大沥,就有铝型材企业108家,年生产能力大约60万吨,其生产的铝材占全国同类市场的35%,其中上规模的(产值超亿元)就有17家。而兴发、凤铝、坚美、亚洲等五家,更是广东铝加工企业的龙头。
  广东铝加工企业除了从广西等地输入氧化铝、电解铝等中间产品外,作为能源紧缺省区,还通过合作开发的方式从广西输入水电。广西是国家“西电东输”工程的主要电源接入地,按计划2005年向广东送电达10000MW;而根据投资份额,投产后的龙滩水电站,其50%的电量将输往广东。此外,广东铝加工企业的部分工人也是来自广西。
  
  三、广西、广东铝产业中间部门与最终部门空间垂直分离的原因
  
  新古典主义地理学认为,产业的空间分布是受地理的第一性影响(指地理的外生特征,如海岸、山脉、矿藏等自然地理或自然资源禀赋)的,具体的由技术差异(李嘉图)和要素禀赋的不同(赫克希尔、俄林、萨缪尔森)引起的比较优势决定的。很明显,这种比较优势是外生的,因此,产业的空间分布也是外生的,并且它只能引起专业分工而不会导致产业聚集。而新经济地理学则试图将产业的空间分布(中心—外围模式)内生化,认为它是由地理的第二性(指的是地理距离和经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该理论认为,产业的空间聚集是它们的聚集力量和分散力量对比的结果。而聚集的力量取决于“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其中前者是指垄断型企业选择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生产并向市场规模小的市场区出售其产品;后者是指企业在当地集中,由于该地区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多,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支付较少的运输成本,导致该地的水平价格较低,实际收入较高。分散力量由“市场拥挤效应”决定,是指不完全竞争性企业趋向于选择竞争对手较少的区域。当聚集力量大于分散力量时,形成产业聚集,此时,里面的企业获取聚集租金(以聚集均衡时,企业向外迁移的损失来衡量);反之则导致产业扩散。可见,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的聚集与扩散是一个内生、动态的过程。后来,在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下,许多学者又进行扩展,考虑偶然性事件冲击、考虑资本创造和技术溢出效应等对产业聚集的影响。而本文对新古典主义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进行综合,认为是地理的第一性和第二性共同作用,造成广西、广东铝产业中间部门与最终部门空间垂直分离。
  1.地理的第一性和铝产业中间部门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其在广西的聚集
  氧化铝加工过程中,铝土矿失重大,大约是5吨铝土矿才能生产出2吨氧化铝,而且电解铝是高耗电产业。从国际经验上看,由于运费和能耗等原因,氧化铝、电解铝一般都布局在铝土资源和电力特别是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铝产业的中间部门的分布受地理第一性的影响较大。目前,广西铝土矿探明储量6.8亿吨,远景储量超10亿吨。而且广西铝土矿藏分布集中右江河谷一带,矿石质量佳、易开采,是我国唯一可直接采用纯拜尔法生产优质砂状氧化铝的基地。此外,广西虽然煤炭资源匮乏,但水电资源丰富。广西水电资源的技术可开发量1 897万千瓦,年发电量811亿千瓦时,居全国第8位。其中红水河是广西水电资源的“富矿”,占全区水电资源总量的68%。按规划,红水河开发自其上游南盘江天生桥至其下游黔江大藤峡,河流总长1 050公里,总落差760米,具有修建大型水电站的有利地形,可开发建设10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 291万千瓦。目前,在建的龙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40万千瓦,是目前国内在建的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工程的特大型水电工程。而且红水河流域与右江铝土矿带距离较近,方便电力的输送。而广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适合开采的铝土矿,而且电力需从外省区调入。因此,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和更好地利用当地丰富而且成本低廉的水电资源,铝产业的中间部门便聚集在广西,特别是百色一带。
  2.交易成本、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本地市场效应、资本创造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是造成铝产业的最终部门在广东的聚集主要因素
  (1)交易成本较低是铝产业中间部门与最终部门空间垂直分离的前提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交易成本的状况是产业空间分布的前提条件。交易成本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在区域间的运输成本、由于空间分离造成的最终部门的生产成本增加、其他交易所发生的费用等。一般而言,交易成本很高是不会形成产业聚集的,因为这样从产品的产地运到其消费地的成本较高,从而形成后院资本主义。因此,只有较低的交易成本才能引起产业聚集。而当交易成本极低时,产业的空间选择又变得不重要,形成随机分布。
  铝产成品的运输成本比其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以及分离增加的成本显得更为重要。铝产业中间部门和最终部门的空间分离会产生二次重熔铝锭问题,由此带来能耗等成本的增加。如果挤压锭坯、热轧板坯和铸轧板坯等由电解铝液或再生铝液直接生产,与传统工艺相比,每吨产品可节约电耗700千瓦时或60千克柴油,减少金属烧损2.0%~2.7%,加之节约的其他消耗,可使生产成本降低800元/吨以上。但是,从运输效率上看,铝锭运输比铝材运输方便,因为铝材是一种不便于长途运输的材料,特别是具有装饰性的建筑材料。铝材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机械性、化学性损伤或甚至产生摩擦静电灼,距离越大,产生这些伤损的可能性就越大,效益就会相应地降低。据测算,如果一个铝材挤压厂的80%以上产品的销售半径不大于750公里,轧制厂的80%以上产品的销售半径短于1 200公里。而以广州、南宁两地为代表,铁路路程为1 334公里,公路里程为750公里。可见,铝产业的最终部门布局在广东,能基本上有限辐射广西的主要地区。
  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看,广西当地的企业几乎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因为,平果铝业公司是广西的主要铝冶炼企业,它是中国铝业公司下属的一个分公司,由中铝公司控股(42.14%),广西投资集团参股(1.78%)的股份制公司。这样,由于平果铝业公司不是广西地方控股企业,它与属地企业进行交易与广东企业是一样的。而广东由于是其主要市场,销售渠道相对完善,双方贸易有一定的历史,因而可能更加节约交易成本。
  


  (2)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即使两个地区在开始时的状况完全相同,但一个偶然的因素在其中的一个地区建立一个企业,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便可能形成产业聚集。这是因为,当一个企业在一个地区偶然落户后,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这又会增加对该产业的需求,推动该产业进一步发展和聚集,这就是“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例如,美国的地毯业聚集在道尔顿,就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通过“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造成的。1875年,居住在乔治亚小城道尔敦的凯瑟琳·伊万斯为婚礼做了一个植毛的床罩,结果大受欢迎。于是,她开始加工出售,再后来采用机器生产。于是,道尔顿慢慢成为美国的地毯之都。
  在这里,偶然的因素是广东是我国大陆改革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港商最早进入的地区,而他们初期涉足的行业就包括铝型材。虽然早在20世纪的50年代,广东的铝加工业就在铜材加工业的基础上萌芽和发展,到70年代,形成了以广州铜材厂、广州锌片厂、广州铝扎延厂中坚的广东铝加工产业,但年生产能力小于1万吨,都没有形成聚集。而20世纪80—90年代初,是广东铝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其中的诱因是,1980年初,广东省经贸委先后批准深圳西林实业公司铝型材厂和广州(员村)铝制品六厂,分别与港商合资建设铝型材厂。以此为开端,不断地有新的港商和其他外商加入到广东铝加工行业,同时也带动了其本土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力量,致使广东的铝加工企业不断聚集。
  而广西虽然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就陆续发现一批铝土矿,但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发。1956年7月,广西首次在来宾发现铝土矿;到1958年,在田东县游昌,平果县那豆、八秀,田阳县的古美、大禄等地发现一批大中型沉积铝土矿和少数堆积铝土矿,同时在德保的隆华、靖西的禄洞又相继发现一批大型铝土矿。但是,广西的铝土开发却相对滞后,这主要是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以广西平果县为例,1960年起就有群众小规模开采,1969年平果县建成小型的新袍铝矿,直至1992年该厂累计出矿石才150万吨。而1985年,全广西的铝冶炼产量仍仅为0.58万吨;直到1991年5月,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建设平果铝业公司,并于1994年10月投产,一期采矿能力为65万吨/年,氧化铝30万吨/年,电解铝10万吨/年。
  通过比较广西、广东的铝工业发展历史得知,广东的铝加工业(最终部门)的发展先于广西铝冶炼(中间部门)的发展。由于广东铝产业的最终部门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发展,通过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形成路径依赖,最终聚集了很大部分铝加工企业。
  (3)本地市场效应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认为,本地市场效应是产业聚集的主要力量之一。很明显,垄断厂商愿意选择在市场规模大的区域设厂,一方面能节约大量的运费,另一方面能更多、更好地接受消费者反馈,提高产品质量。如意大利是世界最大的瓷砖市场,1987年其消耗量占全球的15%,而其产量占全球的30%,占全球出口量的六成。
  从世界的经验来看,铝成品的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表1可以看出,广东与广西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是在不断扩大,到2004年达到4.83∶1。这主要是因为,广东的第二产业发展比广西快并且有加速之势,2004年两者之比达6.9∶1之巨。进一步,广东的铝加工业以建筑铝材生产为主,而其建筑业产值一直比广西高,虽然近几年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2004年为3.6∶1。可见,从生产总值、建筑业产值的比较看,广东的铝产成品特别是铝型材的需求都比广西大得多,再加上广东依靠先发优势建立起来的国内、国外销售渠道,需求优势更加明显。
  (4)资本创造和技术溢出效应
  资本创造模型(CC)是由鲍德温在核心——边缘模型(CP)基础之上的一个发展。在该模型中,产业空间布局的关键是资本的损耗和创造。假设资本不可以流动,如果一个地区创造的资本大于损耗的资本的损耗(折旧),从而资本存量扩大,则该区域的市场规模扩大,形成聚集的累积循环,引发产业在该区域聚集。相反,如果一个地区创造的资本小于损耗的资本(折旧),就会导致资本存量的减少,引发产业的萧条。由于资料的局限,我们以两地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展工业企业的资本构成来作为参考。由表2可知,广西与广东的资本构成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前者主要是国有资本,而后者主要是非国有资本,特别是港澳台资本及外资。因此,从资本形成的角度,广东的渠道比后者宽,故其资本创造更多,资本规模更大,通过累积循环效应,形成更大的聚集。而从生产效率的角度看,前者的非国有资本的构成高,因而与后者相比,生产效率更高。2003年,广东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展工业的增加值与资产之比比广西高5.45%。因此,由于投向广东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展工业(包括铝产业的最终部门)的投资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高,其资本创造和效率都较高,从而形成更大的聚集。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知识具有溢出效应,并且它具有本地化特征,即知识和技术的溢出强度随距离而逐渐递减。这种本地化的溢出,是造成产业聚集的重要力量。早在2002年,广东有色金属技术创新中心就在南海大沥镇成立。该中心提供包括展示、检测、信息网络、物流、知识产权、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有力推动着广东有色金属行业,包括铝加工产业的创新。而广西铝业在创新方面基本上还是单打独斗,阻碍了知识的溢出效应。这是由广西铝加工企业的状况决定的,以南南铝业公司、平果铝型材厂、平果亚洲铝业公司等几家为龙头,其他大都是缺乏规模的小企业,并且它们又较为分散,从而不利于创新及其扩散。
  
  四、总结及其启示
  
  广西、广东铝产业的中间部门与最终部门的空间垂直分离,为新古典主义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提供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交易成本较小的前提下,由于历史偶然的原因,铝产业的最终部门最初选择在广东积聚,本地市场效应、资本创造和技术溢出效应,通过累积循环的因果关系,致使聚集的力量大于扩散的力量,形成其在该地的聚集,以获取聚集租金。而广西后来发展的中间部门由于地理第一性和铝冶炼的生产特性等因素决定的。而作为广西,如果要提前吸收广东铝产业的最终部门的转移,在加强两广的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关键是提供的补贴要至少等于其损失的聚集租金,而任何低于这一最低门槛的补贴都不能突破其在广东聚集的黏性。
  
  参考文献:
  [1] 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藤田昌久,雅克-弗朗科斯·蒂斯.集聚经济学[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 崔凤岐,王祝堂.中国、美国铝加工材产能地区分布结构[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6,(2):1-4.
  [5]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3.
  [6] 王自焘.广东铝材[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4,(1):29-33.
  [7] 当代广西地质矿产业编委会:当代广西地质矿产[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113-115.
  [8]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02.
  [责任编辑 冯胜利]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SWOT工具,从行业、经济、文化、地理等各方面对南昌铁路客运需求总量、旅客运输市场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南昌铁路客运市场的发展对策,在加快铁路提速改造、运用铁路短途客运,形成市场运价等机制,充分发挥铁路优势,提高铁路客运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南昌;铁路;客运市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1
期刊
摘要:“义乌商圈”是中国非主流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之一,传统理论难以对其形成与发展作出完整的解释。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义乌商圈”的形成过程也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不断拓展及其主导下的区际分工协作格局形成的过程。其间伴随着市场规模扩张和区际分工协调模式的转换,在此基础上逐步跨越区域发展的“非均衡陷阱”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市场拓展;区际分工;义乌商圈;新经济地理  中图分类号:F1
期刊
摘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拥有极为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云南省依托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俗风情旅游,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民俗旅游产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渐成熟,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发展,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在此情况下,对云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相关的态势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云南民
期刊
摘要:为了抢占信用卡市场,大学生开始成为银行期望占领的群体,面对信用卡这一“透支未来钱”的时尚消费方式,在潇洒刷卡的背后,大学生们逐渐成为新一代的“卡奴”。对大学生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的引导与培养成为当务之急。现实中应对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现状分析,探索“卡奴”现象产生的原因,多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信用卡;卡奴;消费观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要:经济分析法学是我国法学界的新兴研究热点,但长期以来缺乏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总括性前言。《法治成本分析》的面世无疑填补了这一项空白。笔者力图将该书的理论亮点一一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经济分析法学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期在推介一部力作的同时,能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分析法学的探索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游劝荣;法治成本;经济分析法学;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要:运用VAR理论、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模型,对1985—2006年间的浙江省行政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和定量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影响变量的短期和长期行政支出产出弹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短期来看,地方财政收入和物价因素是影响浙江行政支出增长的决定因素;从长期来看,浙江省行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GDP增长和物价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动态特征来看,不同变量的行政
期刊
摘要:从2004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开始,农民收入问题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如何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如何使得农民收入得到持续有效增长,已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在试图从辽宁省建平县这样一个具体的个体出发,探讨了制约当地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找出解决方法,从而为当地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状况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跨区域商务活动、集团运输调度、交通行业安全管理以及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极大地推动了车载智能行业的迅速增长。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国外GPS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的国内GPS企业该如何赢得这场竞争成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GPS;车载智能行业;价值链;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5-0034-03    随着
期刊
摘要:传统农业生产区农民在生产经营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遇到了诸多困难,客观上需要合作组织的发展,但农民对合作组织的主观需求与客观需要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合作所需信任的缺乏、合作能力不足及合作必要成本的存在是影响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三大因素。  关键词:农民;合作需求;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4-0042-03    一、引言 
期刊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其中江苏省作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成效的省份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强劲发展,本文以邓宁的区位优势理论为基础,初始选取了多个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这些变量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用逐步回归法修正了模型,得出影响FDI最重要的区位因素,由此得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