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在农村小学发展的实践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本文提出以下具体策略:因地制宜让“冰雪运动种子”生根发茅;科学评估学校的综合实力,打造特色冰雪项目;以点带面,多校携手共同发展冰雪运动;长远规划,推进学校冰雪运动持续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让“冰雪之花”在农村小学绽放,以期让学生在冰雪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关键词:农村小学;冰雪运动;发展;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3-0062-02
  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临近,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步伐越来越快,但是在推进过程中由于受到气候、场地、师资等条件的限制,难以让“冰雪之花”尽情绽放,尤其是农村小学面临的问题更多。要想让“冰雪之花”在校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需要从国家、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等诸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因地制宜让“冰雪运动种子”生根发芽
  2015年7月,北京联合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权,我国冰雪运动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各地也掀起了发展冰雪运动的热潮。自2016年至今上级各部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这些都对推动冰雪项目的发展做出了明确指示。
  从各类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和地方对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大力支持。北京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承办地之一,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青少年中推广和普及冰雪项目。尤其是基层的农村小学更要深刻领悟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地区特色、学校特点的冰雪项目,让“冰雪运动种子”在学校生根发芽,让廣大青少年在冰雪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二、科学评估学校的综合实力,打造特色冰雪项目
  冰雪运动对于场地器材和师资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学校要清楚自身情况,明确冰雪运动发展的方向。通过对北京周边部分农村小学实地考察,并与一线体育教师交流,发现冰雪运动在农村小学的开展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三无”,即无场地、无器材、无冰雪教师
  在农村学校“三无”情况比较普遍,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无法让学生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呢?其实不然,这样的学校可以从校园文化方面入手,充分利用板报、年级报、校报、学校广播等进行宣传,让学生对冰雪运动和北京冬季奥运会有系统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竞争活动,如在校级、年级、班级开展“冰雪知识大比拼”“攀登珠穆朗玛峰(冰雪知识进阶赛)”等活动,从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的认识和积累。
  此外,无条件开展冰雪运动的学校,以知识宣传为主,同时在能力范围之内让学生尝试冰雪运动。如学校每学期统一安排冰雪体验实践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带孩子去体验冰雪运动等。
  (二)“二有一无”,即有场地和器材,无冰雪教师
  农村学校开辟一块冰场或者是季节性建造一块滑冰场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冰雪运动专业教师是一个薄弱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开发内部资源。挖掘学校内部是否有这方面的人才,有则用之。如果没有,可以鼓励对冰雪运动有兴趣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处于冰雪运动发展初始阶段的学校,教师可以边学边教,与学生共同提高。
  第二步,引进人才。学校可以根据开设的项目从校外聘请教师,采用学校监督管理、外聘教师授课的形式以解燃眉之急。
  (三)
  “一有二无”,即有冰雪教师,无场地和器材
  有的农村小学已经储备了冰雪运动专业教师,但是场地和器材暂时没有到位。学校可以先开展一些“替代”项目,如轮滑、旱地冰球、旱地冰车等。还可以创编一些冰雪项目的素质操、专项趣味性体能练习等,为开展冰雪运动做好前期准备。
  (四)条件具备,场地、器材、师资均已到位
  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的条件均已具备,就要定好长期发展目标,做好如下准备。
  1.合理选择项目进行课程设置。适合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冰上项目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冰球等,雪上项目一般有越野滑雪、自由(花样)滑雪等。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结合学校、教师、场地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专项技术与增强体能相结合。项目的开展可以分为普及体验和专项培养两个方面,普及体验是以全体学生为主创编一套适合小学生的冰雪教材,由教师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进行教学,一般情况下一周一次冰雪课即可。专项培养方面则是在普及体验的基础上挑选出在冰雪运动方面有天赋的运动员,有针对性地训练或者是向更高级别的学校(专业队)输送。
  2.合理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学校周边的空地比较多,还有的农村学校旁边就是废弃的水塘或者是荒地。在北方地区到了冬季有水就会结冰,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在这些“空地”上建造临时冰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体验滑冰的乐趣。
  例如北京市延庆区太平庄小学从2015年冬季开始,将学校旁边的学农基地改造成季节性冰场,夏季种菜,冬季滑冰。每年11月份开始施工建设,保证每年12月中旬学生能准时上冰。经过几年的建设,冰场已经初具规模。每年的欢乐冰雪季,太平庄小学都会重新安排课表,保证学生每天都能够上冰活动,将学校“人人会滑冰,人人有项目,每天冰上运动一小时”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三、以点带面,多校携手共同发展冰雪运动
  (一)以赛促练,打造校际间冰雪项目学生竞赛
  冰雪运动进校园依靠一两所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一个地区能够同时有多所学校开展冰雪运动,那么就可以组成“冰雪联盟校”。学校之间可以开展各类冰雪项目的交流和比赛,学生、家长、学校参与的积极性也会随之高涨。当然,如何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学校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形成良性竞争,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二)优势互补,共享区域内冰雪项目优质资源
  一所学校同时开展多个冰雪项目显然与实际不符合,但是如果有多所“冰雪联盟校”大家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开展不同的项目,招聘教师也可以避免重复。各校之间的资源也可流动起来,如学生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小赛季”互相交流和学习,教师之间也可以互通有无轮换教学。这样在某一个地区就形成了“冰雪运动项目循环”,学生能够体验、学习、掌握不同的冰雪运动项目。
  四、长远规划,推进学校冰雪运动持续发展
  学校冰雪运动的发展要持之以恒,不能昙花一现。万事开头难,学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家长、场地、器材、师资等因素,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保证冰雪运动循序渐进地开展。
  例小学四五六年级冰雪运动发展目标:
  四年级:学校利用班报、年级报、校报,以及各种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定期宣传冰雪运动知识,使学生初步认识冰雪运动的种类、特点以及健身价值,能够在冰上、雪上滑行,部分学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花样动作。
  五年级:学生掌握冰雪运动的相关知识,能够在冰面雪面上自由地滑行,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些较难的动作,能够参加市区级比赛。
  六年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媒体自觉学习冰雪运动的知识,熟练掌握所学冰雪项目技巧,积极主动参加较高级别的比赛。
  冰雪运动在农村小学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通过多方努力,一定能够让“冰雪之花”在农村校园尽情绽放。
其他文献
一、一次测试引发的思考    三年级下学期末,笔者为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教学的两个班进行了一次解决问题能力非正式前测,以作为复习的依据。  问题1:爸爸买了两盒一样的巧克力豆,明明和媛嫒每人一盒。媛媛每天吃9颗,可以吃4天;明明每天吃18颗,可以吃几天?  问题2:明明在东京旅游,妈妈给了他525日元零用,他买了4张纪念卡,这时他发现自己只剩下25日元了。纪念卡的单价是多少日元?  问题
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中,将学法作为教学的主线,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转身”,这无可厚非,可如果就方法讲方法,把方法指导和课文内容学习人为地分裂开来,使语文课堂变成方法“练兵场”,这无疑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何把方法学习和内容品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窦桂梅在教学《珍珠鸟》时就很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能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蜜蜂》是人教版教材三上中的一篇说明性文本,作者法布尔以叙事的形式讲述了他针对“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究竟靠的是什么”而展开实验的全过程。初见文本,平淡无奇。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可见,“情趣性”是提高说明文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尽管课标中没有对中年级说明文教学的目标做出具体明示,但笔者认为,其教学重点具体来讲应是:通过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释疑,
如何写成一篇优秀的教学论文是时下让很多教师困惑的问题,为给大家一定指引,本刊特开辟专栏,与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分会合作,邀请相关人员对优秀论文进行点评,以飨读者。    语文课包罗万象,听说读写,字词句篇,天文地理,人文大千,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深。这使得语文课堂的学习错误具有极强的突发性、繁杂性和不可复制性。错误的匡正,也就成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话题。  我们试着透视一组组课堂镜头,捕捉教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一部寓言故事集,它通过简短而精练的寓言小故事来展示人世间的真实与善良,批判人世间的残暴与愚昧。在不经意的一笑后,你就获得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因此,虽然历经两千年的洗礼,它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中选取了三则伊索寓言,教材中也安排了阅读《伊索寓言》的读书活动。作为教材规定的必读书目,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乐读、爱读、会读这本书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三个相关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一课,前前后后看过录像、实录、点评好多次,再次细看是在《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一书。王老师艺术品般的课堂教学、丰厚底蕴的文化诉求、深刻独特的思想探索、干净慈悲的情怀境界令人叹为观止。但仔细仰望大师课例,吹毛求疵,发现一些细节值得斟酌,现在此斗胆向同行前辈们请教,以求甚解。  一、关于阅读成本:残忍是否定要撕开来看?  作为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生疑”,不但是学生产生学习的诱因,而且是促使学生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疑”,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从而进入“愤”“悱”的境界。所以,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载体,应当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其二,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的种子,是创造性学习
参与浙江省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十一节课,充分呈现了“心中所念皆语文”的语文本质特征,标志着我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脉动所在。这十一节课倡导轻负高质主旨,充分落实《教学建议》,一改过去语文课堂“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状况,普遍重视课内的书面训练,听写、默写、写字、填空、摘录、迁移练笔等在课中多样体现。特别是“迁移练笔”这一训练形式在多堂课中得以呈现:毛芳芳老师执教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准确深入文本解读,乃当下语文教师之热门话题。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文本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载体,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是对人文内涵把握准确、适度,对语言特点的研究深透、丰满,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文学理论中,关于阅读的两个方面,分别是价值阅读和品质阅读。所谓“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可爱的草塘》是对应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的选读课文。文章通过对北大荒草塘美景趣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草塘、对北大荒特有的情感。因此,教学这组教材,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田园诗情,欣赏作者细腻、灵动而抒情的描写,积累精彩句段,并开展综合性学习。而《可爱的草塘》的教学,要依托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努力使本课的教学与单元训练重点一脉相承,充分发挥学课文的作用。  课文对于草塘美景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