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体育活动的“三化”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shuclov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纲要》总则强调,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中把健康领域放在了首位,说明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身体是全面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健康领域的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体育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正确理解体育活动的目标,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的关系,从而真正达到《纲要》中的要求,克服目前的弊端。
  一、体育活动游戏化
  游戏是一种愉快的活动。据有关资料表明,4-7岁的儿童,80%的余暇时间用于游戏。他们之所以喜欢游戏,因为他们能从中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促使他们积极的参加到体育活动的锻炼中,这样就会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生长发育,有助于动作发展。
  如何使体育活动游戏化呢?首先体育活动的设计要游戏化。幼儿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促进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提高,要帮助幼儿以正确的姿势去完成动作。游戏化要遵循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把各种动作和活动融于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克服为动作而动作的单一练习的一种活动形式。同时设计活动时必须明确体育活动的主体是幼儿本身,体育活动的动力是幼儿的自发性活动。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在幼儿的游戏中进行,要让幼儿玩得有趣。其次游戏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可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可消除疲劳。因为多样化的活动的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可以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持久性。多样化的体育游戏形式包括:个别和分散的、集体和个别的、小组的等形式。
  二、体育活动科学化
  游戏是体育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但是如何掌握幼儿基本体能的全面发展和体质的增强,应该有它的规律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实践给我们打开了启迪之窗:向科学要质量,幼儿体育活动必须科学化。
  第一,体育活动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幼儿期,每一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水平明显不同,身体各器官、各部分、各种机能发展的快慢都有差异。有的游戏在小班深受孩子喜爱,但到中、大班玩就截然不同。如:“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小班幼儿玩时特别紧张,生怕被老猫抓住,感情真实,而中班幼儿虽然也玩,但不紧张,让老猫抓住也无所谓,大班幼儿感到不够味,刺激小,情节简单缺少吸引力。
  第二,体育活动要适度。幼儿的特性是爱动,有的幼儿一天到晚跑不停、玩不够,不知疲倦。因此,在安排和掌握游戏活动时,不能使活动量直线上升或强度太大,要注意动静结合,运动量大小结合,免得幼儿过度疲劳而影响健康。总之,教师设计活动时要考虑活动量的大小,在活动中要会观察幼儿,会随机应变,使幼儿在活动中达到适度锻炼。
  第三,体育活动要重视个别差异。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受遗传因素影响不同,同一年龄段幼儿,体质也各不相同,要求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不能整齐划一。对体弱的幼儿要适当减少练习时间和密度,对强壮的幼儿要适当增加练习时间和密度,动作发展迟缓的要个别指导另外低标准要求,能力强的要高标准要求,总之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都有所发展。
  三、体育活动综合化
  《纲要》中提出,各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育中的综合化。体育教育目标不仅反映体育本领域的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而且反映兴趣、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整体目标。现代的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且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未来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本领域的目标,还要反映幼儿的兴趣、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
  所以在体育活动中不能是单一的身体运动训练,还应在活动中发展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如:智力、品德、自我保护能力、卫生保健知识……如在上体育活动“玩纸球”活动中,我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怎样把报纸抛得高?激发幼儿想办法(把报纸团成球),后又提问:怎样把纸球抛得更高?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探索,找到正确的方法。然后又进行比赛:看谁抛得高,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然后又分组玩球,从而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又和教师一起玩打雪仗的游戏,增进了教师与幼儿、幼儿同伴间的情感。最后问幼儿:纸球还能怎样玩?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总之,体育活动不是单纯发展幼儿动作能力的,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而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庸人。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龙咚锵》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问音调创作的儿歌,四二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新鲜好奇、模仿性强,他们还喜欢“自己动手、发现探索问题”。而且,在这之前学
初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的后期阶段,是义务教育成果的重要巩固时期。对该时期的思想品德教学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初中课程的变革也给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方案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多媒体运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示范讲解。而学生对于一个新的动作的领会,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把世界上优秀运动员的规范技术介绍给学生,便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完整的技术概念,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同时多媒体技术形象活泼,新颖多样,能够创设出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学
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初中生的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教育中,历史与社会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虽然现在这门课程实行了开卷考试,但是对学生的各种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则是通过对话实现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对话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很多,但在体育教学当中实施德育的所受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通过体育进行德育教育这一途径效果非常好,笔者经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归纳十点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通过教学环境渗透德育  体育实践课多为室外进行,室外活动空间较大,环境复杂,受干扰程度相对室内较大,组织教学难度较大,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所以必须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教学实验,我们发现:挖掘所要表现的素材是实施美术教学的主要前提,素材中所包含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情感因子,是创设情趣的切入点,也就是在素材中寻找构建起学生与作品最重要的联系因素——情趣,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情趣是学生作品的真正核心,因为情趣是孩子与素材之间心物两契、产生情感共鸣的闪光点。研究中我们从情趣创设入手,总结了一些教学的方法:  一、故事描绘  故事是学生最爱听的,也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统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教育部门根据这种情况开展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这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来说也不例外。高中地理教
在诺贝尔文学奖宣布今年暂停颁发后,陪跑诺奖多年的村上春树这两天又上新闻了——瑞典一些作家和记者设立“新学院”,要颁自己的文学奖。由瑞典各地的图书馆员提名,全球3万多读者参加了票选。结果,四名入围作家中又有村上。  村上春树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日本当代作家,此外还有东野圭吾,他们是享有盛名的畅销天王,中日皆然。不过,这些年来,我们还渐渐熟悉了一些其他的名字:吉田修一、三浦紫苑、凑佳苗、角田光代、石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