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教学有效性探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utjwzx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交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是彼此思想集合的过程,有助于营造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唯有彼此交流互动、共同探索,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深化知识内容,了解事物表象下隐藏的真理。
  一、树立正确观念,促进有效性学习
  这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教师作为掌舵启航的角色,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方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有效性学习。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教育理念也越来越向人性化转变。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教师的附属品,就是教育理念中的重大改革。很多教师任教多年,对这一突然的转变难以适应,总是不自觉使用之前的教学方法,严重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作为小学生而言,保有自己天性的同时快乐学习,才是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理想状态。这些都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角色精准定位,将课堂主动权交于学生手中。
  (二)学生自主学习方法要活
  多数学生并没有自主学习的经验,若直接允许学生在课堂进行自主学习的话,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同时还会影响整体学生的学习氛围。自主学习是学习模式的改变,是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因此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方式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尽快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中。
  二、面向学生范围要广,有利于全面发展
  这是教师树立教学观念中的重要内容。任何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和施展舞台,每位学生因理解程度的不同而导致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再加上自身智力发育的因素,才最终导致学生呈现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时通常帶有自己的个人色彩,喜欢成绩好的、表现好的学生,讨厌成绩较差还影响课堂其他学生学习的学生。其实课堂捣乱的学生有时候只是为了吸引教师的关注,寻求存在感。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是面向全班学生的,因此不能刻意偏袒某些学生,而出现忽略其他学生的现象。在真正出现问题时,要倾听事情发展的始末,根据事件的实际进行判断,而不是教师本身的主观臆断。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从而引导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
  三、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
  (一)提问在小学科学中作用
  就是希望通过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探索周围事物的真相,从而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达到科学学习的目的。比如,教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时,就是利用学生身边最容易被忽视的现象作为启迪学生头脑思考的条件。因此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前提就是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进行,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科学学科有效性的探索。其中重要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即练就寻找、发现“奥秘”的眼睛,对身边的事物要经常开动脑筋思考,多提问为什么,恰如花瓣为什么有颜色有香味,蜜蜂又是如何知道花瓣在哪里的呢,等等。只有促使学生养成对周围事物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这样在科学课堂的学习中,他们才会积极开动大脑,进入思考模式,分析事物彼此之间的内部联系,探究事物深层次的内涵。
  (二)设置悬念,诱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设置挑战性场景,给学生留下探究性悬念,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的设置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冲突,或是学生之间产生争议。学生有了好奇心就可以更好地参与,积极地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视情况提出挑战性问题,适当提出一些超越学生已有经验水平的问题,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如:在教“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这课时,我一走进教室就摆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演示仪器和材料,然后对同学们讲:“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好吗?你们想看吗?”同学们的求知兴趣一下子被激起来啦,齐声答道:“想看!”接着,我边操作边发问:“你们看看,两个水槽的水是不是一样的?”生答:“是一样的。”(因为甲水槽底部的盐是平铺的,而且,学生看水槽时,略微仰视,所以看不出两样。)“看看这两个马铃薯一样吗?”“也是一样的。”“现在,我要用这根魔棒把躺在甲水槽底部睡大觉的马铃薯请起来,让它浮上水面,你们信吗?”学生有的答“信”,有的答“不信”。我用玻璃棒搅动甲水槽中的水,直到马铃薯浮到水面。同学们一下子被这一现象惊呆了。“谁能把乙水槽里睡觉的马铃薯也请起来呢?”上来一个同学,他用玻璃棒搅动水槽里的水,左搅右搅,马铃薯总是不浮到水面上来,搅得该同学泄气了,看的同学也愣住了。突然一个同学举起手来,大声问道:“老师,是不是您在水中做了什么手脚?”这真是一语打破沉静,一场探索马铃薯在水中沉浮实验就这样开始了。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得出了结论。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交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是彼此思想集合的过程,有助于营造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唯有彼此交流互动、共同探索,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深化知识内容,了解事物表象下隐藏的真理。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桥西区西豁子小学
其他文献
教学者在传授小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懂得联系生活现象,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入符号,能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同时,渗透符号意识。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从联系生活现象、设计问题情境、加强语言转化三个方面浅谈如何渗透符号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联系生活现象,理解内涵  知识从生活中被发掘,而数学亦是与生活现象紧密相连,教学者要善于将教学知识点与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使学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存在严重弊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公司制农业具有必然性与可行性,因此
本文对高职院校中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层面的论述,发现在此专业教学中,在相关课程设计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能够让学生的学科培养更加全面,并且更为贴合当前企业与社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文章分析了正常和非正常工况下膨胀水箱设在不同位置时,采暖系统内的压力工况及对系统的影响。阐述了非正常工况下可能导致散热器超压等不安全因素,以及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
结合学生的年段、心理、能力,从文本中提炼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扎实开展丰富有效的言语实践,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阅读教学应围绕体现学科本质的语文的内容展开教与学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明确教学内容、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时厘清“泛语文”“假语文”的东西,研读挖掘文本,综合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准确提炼语文要素。
本文为解决浦南小学一(5)班数学课堂学生练习现状的问题,并希望能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当中。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而且有层次地提高难度,更增加了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一个桃子”的愉悦感,从而爱上数学。  近些年,老师们在解决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趣味性上提出了多种策略。在内容上,提出课堂练习要具有新颖性、有层次性、开放性;在形式上,提出练习要具有多样性,等。  本文以浦南小学一(5
图书管理中很早就推出的“管理系统”一般为单机版设计,使用仅局限在几个固定地点,对图书信息由统一的数据库服务管理员更新,同时读者享用所需的信息时必须由图书管理员提供。本
我校是宿迁市小学生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宿城区篮球特色学校。为了贯彻“阳光体育”运动精神,发挥传统项目优势,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我们本着“以球育德、以球启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的校园体育特色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以篮球为主的校园体育特色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体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学校文化品位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营造浓郁的篮球文化氛围  学校设有“篮球专栏”、班级设有“篮球角
金九开局战在一场土地厮杀中正式打响。宗地2015—25号地块白面市以来就备受关注,一来竞买门槛低,二来集“才”“貌”于一身,吸引了一大票“粉丝”。
本文从网络广告的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我国网络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