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扇之美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zhe_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五单元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教材注解为“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的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将“朱阁”理解为“朱红色的楼阁”,即“红楼”,指华美的建筑,是无可非议的;然而“绮户”的“户”字自产生以来基本义项都是“门”,以及由“门”这个义项衍生的其余含义,遍查古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均无“窗户”这个义项。显然,教材编者想当然地将“户”理解为“窗户”是出于现代汉语的常用义考虑,另一个可以理解的原因是,人们在对词境的阅读想象中,无眠之人应当是在床上辗转难眠之际,然后透过窗户看月华在中天流转,直至西沉斜挂窗外,与窗内的无眠之人相对,勾起心中“月圆人缺”的怅恨。平心而论,这样一幅人月对望的画面美则美矣,却是一种经验式的误读。
  首先,从“窗”和“户”两字的字源来区别。
  “户”字产生较早,是个典型的象形字。甲骨文、金文恰似一副单扇门的形状。()《说文解字》解为“户,护也。半门曰户”。意思是说造门是为保护自己。
  “窗”也是象形字,甲骨文中的“窗”即“囧”,读作jiǒng,是开在屋顶的窗,《说文解字》释为:“囧,通孔也。”在上古穴居时代,“囧”兼具排出烟气和射入光线的双重作用,后来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烟囱和天窗分了家,“囧”演变为“囱”字,专指烟突;人们再在“囱”上增加了一个“穴”,演变为本义转注字“窗”来特指窗户,篆文写作“”,像窗洞中央加了木格。另一个字“牖”本来特指在墙上开出的窗,这个字因字形复杂最终也为“窗”字所替代。
  其次,联系时代背景加以考证。
  在古汉语词典中称“雕花的窗户”为“绮疏”。而“绮户”应当是“雕花的门”。这种门其实就是宋代特别盛行的“隔扇”。在苏轼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中就有“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句子。那么古代的绮户究竟是怎样的,才会透进月光,照人难眠的?让我们从中国古代门窗艺术的美学原理入手进行考究。
  “没有一个民族,会像奇妙的中国人那样重视门。”赵广超先生在《不只中国木建筑》中如是说。由于农耕生活的影响,中国古代先民形成了对自然和土地无限的亲近与依赖。表现在建筑设计的细节上,就是中国古代的门窗除了通行、采光、通风功能以外,还兼有借景的功能。古代的门窗多为木结构,往往通过雕镂琢磨,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寓无限意境于有限景物之中。与之相比,现在的门窗仅仅是生存的门窗,现当代的门窗造型几乎100%实用,其艺术比重不到1%,原来的“门窗是生命的门窗”消失了。
  宋代时,唐人的宽阔胸襟和极目万里的视野,以及醇厚丰满、雄浑大气的文化韵味已经被内省、精致化、收敛的倾向所消磨和取代。文人的眼睛开始被梧桐、芭蕉、庭院落花所牵引,文化的魂魄低着头一咏三叹,慢慢走进精致细微和敏感的内心世界中去。门窗建筑更是精雕细琢,无所不用其极。
  隔扇门是兴于唐代、盛于宋代的一种较为轻巧华丽的门制。宋代隔扇得到广泛使用。隔扇分为两类,其一为短隔扇,另一类是落地式的,用来分割天井与过厅两个空间,由扇额、格心、扇腰、裙板、扇脚五部分组成。扇额、扇腰多有雕花装饰,一般扇腰比扇额板更细腻精美一些。重头戏在格心,一般用木条拼成的各式花纹和图形,如冰纹、葵纹、八角纹、垂鱼、如意、海棠、菱角、回文万字、十字川龟、软角万字、十字长方、宫式等等,竭尽变化,精美绝伦。
  隔扇之美将实用性和灵动的美有机自然地融为一体。隔扇的镂空部分由于房檐的遮护,不用担心雨雪,却可以将阳光尽可能多地引向室内,而缺少遮护的下半部则多用不雕花的平素实板,起遮挡雨雪的作用,而阳光、日光透过隔扇、隔帘,画影在微风和滴漏中缓缓推移,产生动与静、真与幻的美妙图景,引发无穷人生和哲理况味的感悟。
  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苏东坡在公元1076年的中秋之夜通宵达旦地欢饮之后,为与亲人的离愁和人生的诸多不如意所困扰,为入世与出世的两难抉择而煎熬。人世的不尽人意与圆满的月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夜月华的流转更牵引出他无尽的想象。他推己及人,想到在这轮圆月的照耀下,如同“长安一片月,多少人难眠”一般,在人世间,在林立的朱楼中,在疏格迷离的扇扇绮户后,世间有多少无眠之人如他一般为思念所苦,彻夜难眠。这样的哲理诗情才凝聚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千古佳句。
  近年来,人们针对语文的精确与朦胧有颇多争议。由此看来,精确是建立在对文本准确的解读基础上的,这就需要我们避免习惯性的误读。
  ————————
  参考文献
  ①赵广超:《不止中国木建筑》,三联书社,2006.4.
  [作者通联:重庆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从咿呀学语到走进教室学习语文,再到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二十余年来,可以说我无时无刻不在和语言、语文打着交道。然而,在一次研讨中,通过对《在山的那边》这篇教例的探究分析,我才恍然发现,数年来的语文教学竟然给我塑造了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语文知识观: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概况、条目繁多的文学常识才是语文知识;那些单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题目所考察的就是语文知识;老师在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课上逐字逐句讲解的那些字、词、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体现出命题者的诸多尝试与努力,值得点赞的地方不少。  突破命题桎梏的再尝试 自从2004年单独命题以来,江苏省高考作文历经三级跳,2004至2005年考话题作文,2006至2012年考命题作文,2013年起转而考材料作文。2014年高考命题者依然提供一段材料,让考生自选角度立意、作文。这是扭转命题作文立意偏狭桎梏的再尝试,透露出江苏高考命题人的决心:借助材料作文的平台,极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精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音乐美,引导学生在读书、作文时自觉注意语感。  2.了解文章高度概括与极尽敷陈的写法,体会跳脱、整散、长短、虚字衬垫及富丽夸张等语言特点。  3.了解古诗文的特殊句式。  二、教学设想  1.贯彻本人所主张的多读少讲、让学生自己体会的教学思想,用诵读为主、稍事点拨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2.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文内容讲解、疏通、熟悉;
本刊讯 2016年4月15日晚8点至10点,《中学语文》读者群围绕“如何让学生走向知识”这一话题举行了在线网络研讨活动。主持人荣幸地邀请到董水龙、邹天顺、崔莹、黄传福四位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和层面解读了对知识的理解及如何掌握相应的知识,主讲嘉宾精彩的解读激发了网友参与热情,或纷纷点赞,或提出自己的见解。整个活动中主讲嘉宾和在线网友积极互动,畅所欲言,观点碰撞,精彩不断,既有深层理
数年前,有人主张在零备课状态下直接进行课堂教学。持此主张者,称这样的教学为“现场化教学”。据说,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课堂生成的最大化。这样的主张与实践,我不认同。我始终坚信,语文是一门具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独立学科,任何一篇进入教材的课文,都是该知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只有依照这一知识体系的内在结构规则,合理界定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才能让有限的教学资源,承担起尽可能丰富的知识信息。  
近几年来,“核心素养”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领域内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见稿)》、“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颁布,以及对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初稿的讨论,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陡然增加。  纵观2016年有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文献,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向:一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等基本问题的讨论;二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建设的思考;三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
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文体意识,不同文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别,这一点已达成共识。中学语文教材中,某些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的文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却不是十分明朗。比如,周晓枫的《斑纹》自选入到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五)以来,人们对其是散文还是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之争一直没有停止。在教学处理上也因文体认识的模糊不清出现很大不同。有的当成散文来教,有的当成科学小品文来教。其实,大家都明白,任何一篇
一、选题理由  “读整本的书”即“书册阅读”是我校显性课程“阅读课”的教学内容,小说、散文集、人物传记等均为阅读对象。人物传记专题阅读活动起源于时政热点。2013年12月6日,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的纳尔逊·曼德拉逝世,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发去唁电。曼德拉的传奇经历、文化魅力、非凡胸怀、从政境界都令世人敬佩,他不愧为“时代英雄”。本专题教学以书册《曼德拉传》、文章《英雄的完成:踏上回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在新课改后被选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这是一篇突破常规的悼念友人的文章,乍读选材零碎、毫无头绪,细读却能感受到一条通融混成的气脉贯穿始终,“散而不乱,气贯中脉”。前文苏轼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回忆与友人文与可的交往,直到最末一段出现“废卷而哭失声”之句,才让人了解到这戏笑背后蕴藏着如此沉痛而浓烈的感情。这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
“三主四式”导读法是钱梦龙于1982年针对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讲读”教学模式提出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它有着明确的科学内涵:“‘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读教学改变了语文“讲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的格局,促就了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促就了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互动,促就了语文教学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