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也能成为数学问题的解决者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更新,低年级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改善,尤其在数学问题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数学方面的“天才“。只要课堂教学方法恰当,适合培养小学生的智力开发,相信低年级小学生也是数学天才。下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低年级学生如何更好的成为数学问题的解决者。
  关键字: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一 引言
  在大多数人眼中,低年级的学生只是在老师的安排和家长的逼迫下完成家庭作业,从来不去考虑小学生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往往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从小培养起来的,需要从小培养,采用合理的办法。所谓的问题是需要研究和学习之后解决疑难的问题,这种思考和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加入个人积极思维的活动,这也正是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针对数学问题,前人的解决办法和思路都是常规性的,没有突破性的思维,这种依赖式的思维方式只会要低年级的小学生没有进步空间。下文主要考虑在数学问题的解决方面要低年级学生也成为高手。
  二 低年级小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
  1 学会感受问题的存在。数学教学中虽然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知识量的限制,但是,人的认知能力一般是开始于“问题”这一环节。所以,需要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中体会到发现问题这点。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的帮助,从发现问题,到学习,再去尽力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每个流程都很重要,必不可少。这也正是学习的可贵之处。
  比如在教学中有一个问题,求圆的周长,在学生没有接触公式之前,先安排给学生任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可以提供给学生的工具主要有铅丝,此时相信小学生们都涌动起来,积极加入课堂中区思考考试给出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还可以要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这一点,进一步为学习和解决问题做铺垫。
  相信以小学生现有的知识还不明白圆周计算公式,,他们一定会想到把铅丝绕着圆一周,最后把圆周问题变成度量直线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轻松很多了。
  2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很多学生因为从小就没有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导致今后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受到影响,所以,小学生从小就应该不断地为他们创造机会去发问,爱因斯坦曾今也说过,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提出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的提出问题,给学生机会去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时间,而不是给学生现成的答案。
  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自主的提出新型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替换法时,要思考为什么要使用替换法?不用替换法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吗?用了替换法有什么好处,能简化计算的过程吗?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相信只要认真思考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三 学会自主思考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对解决问题这一概念还不是很了解,他们在发现问题之后的第一反应都是依赖家长或者等待老师上课讲。这种依赖性的学习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知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为了更好的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要他们学会自主學习,摆脱单方面传授这一思想。给予学生更多是引导,而不是直白的答案,相信学生在思考的整个过程一定会发现很多知识,并且一定能学到更加宝贵的学习能力。要坚信低年级的学生照样可以成为数学问题的解决者,不仅仅是接受者这一角色。
  传统的教学在教学方案上都是把老师当成主角,学生仅仅是听课状态,而新型的现代教学观念是把关系反过来,主体地位变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之下,积极的去解决发现的问题,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比如在不能整除的除法问题中,多出来的那部分怎么办?老师分配给学生一个相关的问题:把8只笔发给3个同学,而且要保证每个人分到的数一样,该怎么分?老师分个每个小朋友8个小棒,学生自主去实践,最后要求学生提出解决的过程。
  四 小组形式解决数学难题
  低年级的学生对合作这一概念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但合作形式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很有帮助,所以从小就应该要他们适应这种学习氛围,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形式不仅可以要学生学会沟通,还可以互相之间提示,配合,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小组合作的方式大多数都是被广泛的用在高中大学群体中,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足够成熟,可以把很多精华思想汇聚到一起,虽然低年级的小学生因为知识的局限性问题还不能发挥到极致,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还是应该从小开始,不断的去适应和成长。
  为了让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开阔,老师可以把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以小组的形式分配不同的任务,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分析,比如“球体的认识“,老师分配的任务有:什么样的可以说它是球体,球体的大小以什么区别等等,相信这样的形式可以促进小组的活跃性,小学生们可以把生活中见过的球体拿到小组中分享。类似的讨论性学习能够把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出来,比起老师上课一直讲课的形式更加有效,更加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在学习和增加知识,而更加重要的一点是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这点为今后的成长和学习更有价值。遇到问题首先要有勇气去尝试,独立的思考之后需要找到合适的办法,通过交流筛选出最优的办法,这些都是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不断培养起来的正确学习习惯。之后要把所学的知识能够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运用,低年级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对此深有体会。
  结束语
  低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时候虽然只是在不断的学习知识的过程,但是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空间还是有很大的,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潜力去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把他们自己的思想风格加入到思考问题中,这也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只要我们掌握了恰当的方法去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潜力会得到最大能力的发挥和挖掘。只要低年级的小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很多的数学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不要小看低年级学生的能力,也一定要重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思义.小学数学能力培养.[M]
  [2]《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3]《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其他文献
精湛的讲解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吸引学生,使学生专心致志,开动脑筋,聚精会神地听讲,同时,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随着教师讲课的“旋律”,弹奏出知识的“交响曲”。教师的语言幽默,富有亲和力,会使学生增强向师性,学生的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相反,当教师语言过激,或在讲解时表达不清,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一、语言要准确精炼,通俗易懂    把复杂的、抽象的技术用最精炼的学科术语、用最短的时间,把技
【摘 要】聋哑儿童由于听力障碍所以他们感知音乐十分困难,而律动课则是聋校一至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是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的特点特设的一门重要学科。特教学校中律动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包括徒手操、表演操、音乐、绘画、模拟教具及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和动作等,本文就此作浅析。  【关键词】聋哑儿童 律动教学  “律动”一词是由希腊语“Ryhmos”变化发展而来的,英语称”Rhythmic”,是节奏的意思。对于正
【摘 要】作业分层布置是从我们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再分层考核,将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设置 评价  语文实施分层作业,这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相当普遍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经认同“差异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在语文课堂发展学生个性,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后质量检验的载体。笔者也在尝试分层作业,也由此在反思:分层作业的效果究竟有多大,分层与不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 教学实践也让我体会到:要使小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学好英语,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多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真实的或模拟的活动中。爱因斯坦说:“教育能提供的东西,应当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能作为一种艰巨的任务去负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手段
现代的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青少年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加强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并非是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而是给每位教育者提出一个严峻的挑战。面对深化教育改革的大潮,一些旧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自身素质,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俗语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而作为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如果没有适应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我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以“导学案·精讲练”为主旨,以欣赏学生的行为举止和学习方式为主线,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自觉、自主、自信的学习,我们的老师就能站在更高的台阶上来引领学生,这样才能绽放最美的玫瑰。  【关键词】“欣赏”“学生”“行为举止”“学习方式”    学校的墙上打着这样一句标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每天都无数次的经过但从来都
I.Introduction  Reading is one of the cores in English teaching. Reading means getting meaning out of a given text. It’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written words and respond to them in proper ways.
摘要:初中古诗的数量并不多,但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必须回归诗歌本身。从内容到形式上如何让学生尽快掌握,是每位老师的最高追求。  关键词:古诗教学 情景 比较 背诵 方法    古诗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必须回到古诗文本身。比如,作者为什么写?在什么情况下写?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哪些特殊技巧?对后人有哪些影响?一花一世界,一诗也是一世界。真正做到跨越时空,回归诗文本身,走进古人内心,达到心灵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作文入门更是难上加难,稍有不慎,学生便会对作文生畏、生厌。因此,教师要重视保持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作文的殿堂。  一、重视说话,激发习作兴趣。  作文以写话为起点,写话以说话为基础。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很强,课堂上很喜欢发言,教师就要珍视这种发言,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提醒、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因为学生说话不完整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文改革总是既竭力体现新课标精神,又不违背中考达标检查与人材选拔的主旨,尽力让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尽力为学生提供写作中张扬个性的空间。  如何改进我们的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笔者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一、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材料资源  表达需要的信息材料资源来源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