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五点新尝试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如何进行,学生收效才最大?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教师的“招”应该点在学生的“窍”上,否则,课堂再热闹,讲解再巧妙,也是纸上谈兵。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五点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给学生成功感
   “老师,作文批完没有?”很多学生交上作文第二天就着急地询问我,学生期待作文评语和结果,是不厌烦作文的表现,令人高兴。实际上,我在最初的作文教学中,往往以成年人的眼光审视学生的作文,批语针针见“血”,认为只有杀伤力强的评语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其痛改前“非”。殊不知,学生作文兴趣因此大“刹车”,学生憎恶教师的铁面孔。后来,我变“棒杀”为“赏识”,变“严酷嘲讽”为“理解信任”,变“针针见血”为“鲜花掌声”。内容、语言、结构、字体、文面,纵横比较,对其点滴进步,批语中都加大了褒奖力度,学生因此群情振奋,文兴盎然。
   二、选题生活化
   作文题目切忌随便和生搬照抄,一定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实际。比如,新学期开始,可以让学生给父母、亲友以及自己写信。新的起点,新的感想,作文自然会“新”,学生自然有话可说且一吐为快。也可以围绕期中、期末、节假日出题。学习新课文,学生或续写或扩写,或缩写或写读后感,面对身边的新人新事,叙、描、议、评皆可。只有选题生活化,学生才会兴之所致,文思泉涌,作文才能真实动人。
   三、咬定“真”字
   好多学生怕写作文,其实,他们是怕写“假文”。叙假事,塑假人,抒假情,矫揉造作,别别扭扭。仔细想想,这恐怕是老师惹的“祸”。很多教师都会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你只要准备10篇文章,保证考试作文万无一失。”“写好同学,一定要品学兼优,帮助迷路小孩找家,雨天给老师送伞,双休日为邻居推煤,拾到东西一等几个小时。”“写教师、父母,一定要带病上讲台,卖血抵学费,雪中送棉鞋,雨中送雨伞,深夜批作业,夜半缝衣服。”“写家庭,城镇的父母失业下岗,经济不堪重负;农村的家庭失火,经济雪上加霜——以唤起阅卷人的怜悯之心。”“这样写考试分数稳当,绝对跑不了题,特别是重大考试,我们宁求稳不求险,宁求平庸不求立异。禁忌发牢骚、辱骂抨击。”
   扪心自问,我们没这样“演说鼓动”过吗?我们的自以为是,在学生眼里,是“成熟”还是“才华横溢”?是“圆滑”还是作文“工业品”制造者?其实,正是这些“脸谱化”、“定型化”扼杀了学生活跃的思维,禁锢了他们原本求真求异的心灵,使孩子们不敢越雷池一步,有真难言,灵魂丢失,假人、假事、假情充溢于作文中。学生做得唉声叹气,老师批得愁眉苦脸。所以,作文教学一定要咬定一个“真”字,唯真,才会娓娓道来,如叙家常; 唯真,才会“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唯真,学生个性才会健康发展,人文素养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四、广拓“阅读”渠道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这道出了读书和践行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农村中学,条件相对落后。但“众人举柴火焰高”,我和学生把家里的藏书集起来,分门别类,办了个“图书馆”,由专人负责。我也常从报刊杂志中遴选一些优秀篇章,通过朗诵或油印,推荐给学生。通过书海泛舟,开掘了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我也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风晨月夕、朝霞落日,嗅野菊青柳、麦稻花香,听雨滴残荷、虫唱蛙鸣,使学生亲近自然,体察社会人生。学生眼亮耳聪、视界开阔之后,思维缜密了,作文中也多了几分沉淀,常常绽放出“思想”的火花。
   五、做学生的表率
   “身教重于言传”,夸夸其谈、指手划脚,而实践能力却很差的教师,学生不会接受。好教师应该率先垂范,既当将军,又当士兵,和学生一道冲锋陷阵。要求学生读的同时,我也坚持每天两个小时的阅读。课上课下,名篇名句,随手拈来,妙语连珠,佳句迭出。时间一长,学生与我比赛读书。先是“车轮战”和我比朗读,比背诵,比仿用。后又发展到他们之间比试。“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切磋交流,砥砺思想,提升境界,其乐融融。直接的结果是,为更好“薄发”,学生挤时间“厚积”,课堂内外书香飘逸。同时,每周作文我都要写“下水文”,和学生们赛一赛。我一这样,学生也没有偷懒的。学生的观察力之敏锐,感受力之深刻,见解之新颖,是我始料未及的。闲暇时,我常把“豆腐块”见诸报端,当我把这份欣喜与学生们共享的时候,学生们啧啧赞叹。“读着老师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用老师的故事,来烛照自己脚下的路。”(学生语)学生们个个灵思飞动,小试牛刀,他们的“大作”也渐渐出现在报刊杂志上。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哪怕是总结“粗知浅见”,对提高作文教学效果都是有利的。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勤于思考,积极实践,作文教学还是有章可寻的,且如果“章”落窍处,必定会事半功倍。愿我们能在作文教学园地中站得更高,思考得更深。
   作者单位:河南省台前县中小学教育教研室(457600)
其他文献
驱动器LME49810可取代25颗以上的分立元件美国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布推出200V功率放大器输出级驱动器系列的另一新型号。这款型号为LME49810的200V
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史画卷,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最强音。古诗词曲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面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继承呢?  一、指导学生诵读,提高诵读效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初中生
黑龙江省的发展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我们一定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有利时机,逐步完善以哈尔滨为中心的“点轴
最近几年,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论文数量繁多,这种情况至少传达出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方面是目前的教育界对语文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另一方面是目前还未形成广泛认可的教学模式。很多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围绕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等进行学术探讨,包括孰优孰劣、如何操作、运用感受等。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单纯地将上述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因为学生缺乏配合或是时间限制而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这意味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古诗文经典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编织着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明澈的时候走近经典,诵读经典,感受古诗词的无
当把两篇内涵相同,刻画手法及表达方式不同的文章进行对比时,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将对比阅读和课题阅读有机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
新的“小页”闲存产品分3V和1.8V两个版本,用于便携消费电子和一次性存储媒体,新产品充实了ST的NAND闲存产品系列组合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世界经济的研究工作已在各国引起广泛的重视。世界经济学就是研究世界经济的科学
为了促进古典诗词学习在教学中的落实,诗词赏析已成为中考必考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是在讲解答题技巧,忽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事实上,由于古典诗词讲究押韵、平仄、对仗,句数相对固定,语言比较精炼,和现代汉语有完全不同的句法特点,这也成为学生理解古典诗词的障碍。不理解诗歌内容,就无法对诗歌进行赏析,再多的技巧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提高学生理解古典诗词的能力,古诗词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  一、理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习能力、健全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阅读习惯本身便是阅读能力的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