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k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选取56例,给予其全面整体的延续护理,并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其3个月的跟踪随访,同时运用圣乔治呼吸问卷、12项一般健康问卷、体质指数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在为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 延续护理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延续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2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致死率也越来越高。延续护理主要是指患者在出院后继续为期提供健康教育护理。香港及国外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广泛推行该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后期治疗上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现将我院实施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选取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2007年《慢性阻塞性疾病诊治指南》[1]中诊断标准。
  1.2 护理方法
  1.2.1 护理评估及护理指导 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并在患者出院前,为每一位患者安排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1周,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指导内容有:①呼吸肌功能锻炼:腹式呼吸:取患者感觉最舒适的体位,引导其放松全身,在吸气时将腹部完全放松,使腹部能够完全隆起,呼气时则将缓慢收紧腹部,使其凹下,同时用双手按压腹部和肋下,使腹部肌肉能够完全收缩。每日2次,每次10-15min。缩唇呼吸:使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卧位,用鼻吸气,并将唇部缩成鱼嘴状,使气体从缩成的窄小口型中缓缓呼出,缩唇大小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以可轻轻将30cm白纸吹动为最佳。每日进行3次练习,吸气与呼气保持1:2的比例,每次5min。②康复运动:叮嘱患者坚持按照出院前医生嘱咐进行锻炼,保持登梯、步行以及上肢运动等适量运用。在患者住院时,应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上肢锻炼方法,并将相关注意事项和锻炼技巧编制成册发放给患者,便于患者学习。③家庭氧疗:叮嘱患者坚持吸氧治疗,每日不少与15h,最佳吸氧时间为运动前、夜间等可能加大耗氧量活动时。吸氧浓度应保持在1-2L/min。④营养支持:多食用高纤维、高蛋白、适量矿物质、适量脂肪、清淡易消化、低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食物;明显缺氧时,则建议患者注意餐前餐后吸氧。
  1.2.2 追踪随访 至患者出院后72h开始,分别在出院后第5、7、9周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对跟踪情况如实记录。通过电话跟踪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指导,同时给予其护理评估,主要涉及内容有COPD的体征和症状、新状况或并发症、健康行为、家庭康复训练、环境、心理状态等方面。①COPD的体征和症状:了解患者是否有咳痰、咳痰以及气喘加重,若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叮嘱患者坚持服用抗菌药物和激素药物,告知他们正确的咳嗽方法,并叮嘱患者掌握自我监测的方法,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院就诊。②新状况或并发症:了解患者有无胸闷、下肢水肿或感染等并发症,若患者的体温持续48h高达38.8℃,则应当叮嘱患者复诊;若患者有下肢水肿症状,应控制入水量,对尿量进行监测,必要情况下,可拨打热线电话求助。③健康行为:患者是否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和吸氧治疗,并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和睡眠质量,是否坚持进行缩唇呼吸锻炼等,同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叮嘱他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性。④家庭康复训练:评估患者康复锻炼进程,例如:上肢运动、登梯或步行、自我松弛练习等,对能够保持良好依从性的患者给予肯定和鼓励,针对因身体不适或忘记动作而无法坚持锻炼的患者,给予指导和思想教育。
  1.3 研究工具
  1.3.1 SGRQ问卷 SGRQ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生活受限影响越大。
  1.3.2 GHQ-12问卷 GHQ-12自评问卷,本研究主要采用Likert法进行计分,每个问题共设哟4个选项,依次计分为0-3分,总分为36分,总分越高则表示心理问题越严重。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SGRQ的得分情况对比 见表1。
  2.2 干预前后GHQ-12得分情况对比 干预前56例患者中,38例阳性,18例阴性;干预后56例患者中,4例阳性,52例阴性。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干预前。X2=47.131,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通过研究证实,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均相对较低,其中最为严重的要数活动能力受损,其次则气道疾病所导致的心理障碍和社会能力。截止至目前为止,我国COPD患者因病情加重入院的患者的比例在不断增加,这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出院后,无法得到有效护理有着很大的联系[2]。在本组资料中,通过对出院患者进行持续的跟踪随访,对患者进行电话指导和护理评估,从住院护理延伸到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中,使患者的康复训练和健康状况得到持续的指导,使患者对注意事项以及坚持锻炼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督促他们坚持用药和康复训练,使患者的日常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时还可有效延伸他们的肺功能寿命,进而达到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SGRQ是我国评价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且敏感的重要方法。总而言之,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延续护理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丽英.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25):241-243.
  [2] 邢晓虹.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吉林大学,2010,10(01):85-8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针对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干预,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常规组为34.81±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150名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老年肺结核患者各75例。对照组的患者只做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记录两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焦虑、悲观、自卑等消极情绪,观察组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的这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11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身体状况及其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调查,了解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优良率上分别为95.5%和7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将胆囊切除病人16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传统组,康复组在围术期制定和执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 康复组术后排气时间(10.33±2.14)h,开始进食时间(24.26±3.36)h,首次排便时间(40.33±3.68)h,住院时间(7.05±2.1
期刊
【摘要】 实训教学首先要从实训教师做起,教师操作的规范程度对学生影响很大。护理实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护理技术和技能。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训教学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实训教学;实和型人才;途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16 文章编号:1004-7484(20
期刊
【关键词】 PICC;多发静脉血栓;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6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5-01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技术,因其操作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带管时间长不影响日常生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肿瘤化疗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沐浴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分析防护措施,确保新生儿的沐浴安全。方法 把我院1000名新生儿分为A组、B组、C组三组,A组:由专门的护师带领严格按照沐浴流程以及隔离消毒规章制度执行护理措施;B组:常规沐浴护理;C组:不进行沐浴,观察三组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对比除皮肤感染外其他部位的感染数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对比可得,皮肤感染以及合计感染的人数比较数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科老年腹部手术的患者88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妊高症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收治的28例妊高症的产妇进行研究,密切产妇的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子痫与先兆子痫的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并发症采取措施。结果 此组妊高症孕产妇经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为71.4%,有效率为25%,无效率为3.5%。结论 对于妊高症的患者,病情相对于较为复杂,发展较快,密切的进行临床观察与有效地护理干预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安全保障,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预防乙肝复发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49例肝移植术后病人①监测项目:肝功能、血清HBV标志物包括HBsAg、HBsAb及HBsAb滴度水平等,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监测HBV-DNA;②监测时间:术后1周每日监测、术后1个月内每两周1次、术后6个月至1年内每1个月1次、术后1年以后每3个月1次。结果 49例肝移植术后病人经过对乙肝再感染的预防治疗,均达到了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