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学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k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训教学首先要从实训教师做起,教师操作的规范程度对学生影响很大。护理实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护理技术和技能。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训教学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实训教学;实和型人才;途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1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80-01
  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以能力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的劳动者。护理实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或技能,并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反复进行训练的教学活动。加强护理技术训练,突出以职业为本的教育原则,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1 从实训教师做起,让实训教学严格、规范、灵活
  实训教学是现场面对面地进行,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典范,教师操作的规范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我校实训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备课,统一操作技术,做到每个动作要领表达准确、规范,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正确评估,制定最佳的教学方案。中专生自律能力较差,故实训课严明纪律,确保教学严格、规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2 改善教学条件,强化操作训练
  护理技术是护士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强化基本训练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员才的根本。由于操作训练与设备、设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护理教学条件的改善。投资百余万元购买设备,目前学校有实验室28个,护理床位增加至40张,并且配备了先进的医疗器械,开设模拟手术室和模拟病房。条件的改善,为强化护理操作训练造创了有利的条件,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护理实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或技能而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反复进行训练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操作能力,其关键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示范、学生动手操作,示教过程中因操作范围小,加之学生所处位置、学生人数多等因素,导致学生不能清晰、全面地观看操作步骤,有时需要教师反复示教,学生练习时间相应缩短、动手机会减少。多媒体是一种集图像、声音、影像以及三维效果为一体的先进手段。使学生对操作过程一目了然,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与教师交流,调动了学生强烈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使教师从繁重的讲授和演示中解放出来,能有更多时间指导学生,学生练习时间相应增多。
  其次,利用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设计实验,促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查阅资料,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例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巩固理论知识。通过实训教学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实践技能考核
  实训教研室从医德、医风、操作规范和熟练程度等方面,对每个操作项目都制定了严格、规范的评分标准,对学生采用多种考核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次实训课,课前让学生预习,课堂上指导学生反复强化练习,下课前都要进行考核,操作与理论回答相结合,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主动练习。
  5 利用模拟病房、示教,培养实用型人才
  为了使学生理论更具实践性,除在教学中进用传统的讲解,示教等教学法外,还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把操作室按医院病区的形式布置,利用模拟病房进行示教。采用情境教学法,要求护生进入模拟病房必须统一装束,衣帽整齐,在模拟病房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训练。由学生按病人年龄、性别与疾病情况,设计不同的护理服务操作内容;操作结束后,护士互谈感受,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这种做法既调动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和情趣,又培养了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实习和未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几年来,通过对已参加工作和正在实习的护士的跟踪调查和反馈来看,我校的护士操作规范、技术熟练,适应能力强。
  综上所述,护理技术是护理学的基础,单靠教师讲授、单凭让护士按教材规程去做,难以激发护士对护理行业的热爱。因此,只有进行教学改革,理论结合实践,强化护理技术训练,建立模拟病房,加强实训教学,才能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符合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细节护理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治疗,给予护理组精心的细节护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细节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医生护理质量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 本文对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术中心理护理进行了阐述,心理护理是手术室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调节病人情绪,减缓对手术的恐惧,能使病人以最佳心理状态进行手术.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3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15-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工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心理护理策略及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胃肠炎伴中度脱水的留观患儿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通过护理治疗,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穿刺患儿总有效率78.57%(33/42);对照组静脉穿刺患儿总有效率66.67%(28/42),观察组治疗效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估院校合作型教学与经验学习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校2011级到2012级80名护士学生,选取2个普通病房作为试点教学研究。将8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其中实验组教学方式是常规带教法,对照组教学方式是院校合作型教学与经验学习法。对两组教学方式应用效果以及学生满意度进行分别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学生各项成绩优于实验组。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80例初产妇施行全程心理护理实践。结果 经过人性化护理后,初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与剖宫产率均下降。结论 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中施行人性化护理,对产妇的顺利分娩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取得最佳疗效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产科;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71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死亡8例,其余病例好转出院。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提高生存质量,对降低致死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老年心肌梗死;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96 文章编号:1004-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针对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干预,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常规组为34.81±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150名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老年肺结核患者各75例。对照组的患者只做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记录两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焦虑、悲观、自卑等消极情绪,观察组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的这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11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身体状况及其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调查,了解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优良率上分别为95.5%和7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将胆囊切除病人16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传统组,康复组在围术期制定和执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传统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 康复组术后排气时间(10.33±2.14)h,开始进食时间(24.26±3.36)h,首次排便时间(40.33±3.68)h,住院时间(7.05±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