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研究性学习”的误区

来源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活动的带动下,大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一起热情地参与教学实践,研究卓有成效,形势喜人。但其中有一些论者开始出现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产生偏差,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令人疑虑。本文拟从当前对研究性学习常见的模糊认识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探究式学习”
  是否仅适用于科学课程?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但“探究一词也在针对实际问题的项目学习中使用,称为实践的探究(pratical inquiry)。”科学学科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强调直接指向科学理解的思考,而不是指向合理的行动。而实践的探究则指向行动方案。例如:有哪些可行的方案来减轻上海的水质污染?对于在美国居住的低收入华人家庭来说,既有营养又经济的食谱是什么?在考虑这些问题时科学知识是必需的,但却是不够的。
  国外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两大类与科学有关的实践性探究的领域。一是环境教育,二是技术教育。技术不同于科学,技术是一种几乎专门为了改善人类各方面条件的事业,它在考虑对知识的利用的同时必须包括对其价值和效益的考虑。
  此外,探究一词还在社会研究课(social studies)中使用,一般称为社会探究(social inquiry)。与科学探究不同的是,社会探究针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问题,在形成研究结论和解释的过程中,不仅根据实证证据,还比较多地运用反思与主观价值判断。
  “所谓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在目前的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通常要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所以又称之为‘主题研究学习’。”将“研究性学习”的界说以及实践与国外对探究一词的用法相比较,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社会探究以及实践性探究的综合,在这几方面内容中更偏重解决实际问题,“实践的探究”成分占大多数。例如“闵行区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和处理意见”“克隆人的伦理道德问题与社会后果”,等等;然而,也有一些课题比较倾向于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例如“条形磁铁的磁力线方程”。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实践中所用的工作性术语“研究性学习”,内容既涵盖了国外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又包括了社会探究和实践性探究在内,但更偏重后者。
  
  二、“研究性学习”
  是否属于“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这个概念是借鉴美国奥苏伯尔的研究成果,确切的表述应该是“(意义言语)接受学习”,而不能笼统说“接受学习”。因为一切学习都是接受学习,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它不能朝什么地方“改变”。“(意义言语)接受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区别是相对的,都是传授下的学习,是传授的两种基本形式,因而也就是接受的两种基本形式。“研究性学习”与“(意义言语)接受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结伴而行。
  在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意义言语)接受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意义言语)接受学习”,把“接受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完全被忽视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意义言语)接受学习”的价值。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将“研究性学习”和“(意义言语)接受学习”分清主次,并且把“(意义言语)接受学习”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相提并论,裹在一起。因为“(意义言语)接受学习”完全可能不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也就是“建构主义”的。无数教师的讲授的成功范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育学界也很少异议。相反,“研究性学习”也可能是机械训练,这在实践中不乏其例。
  
  三、“研究型课程”
  能否取代“传统课程”?
  
  “研究型课程”和“传统课程”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研究性学习目标并不排斥知识,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基本内容,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需要以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智力为前提。传统课程重在专门性知识,按一定逻辑顺序将知识分门别类,而研究性学习淡化知识分割,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追求知识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广博性,它们各有侧重。
  “研究型课程主张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当然,应当注意,知识学习仅是研究型课程目标之一,不可过分夸大,否则有可能导致研究型课程学科化的不良后果。研究型课程的知识目标既无可能,更无必要去和学科课程分庭抗礼,等量齐观,而应该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就是知识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广博性。”
  
  四、倡导“探究式学习”
  是否应摒弃传统的“讲授法教学”?
  
  已故的我国杰出教育学者施良方指出,“多少年来,人们往往把接受学习和讲授教学作为批评的对象,甚至作为‘旧教育传统的残余’,但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它们仍然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这就值得我们追究其中的缘由了。”正视现实、尊重科学的人不能不承认,在学校教学特定条件下,讲授方法的主要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它与探究发现、互动合作并非绝对对立。
  专家指出,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讲,机械记忆、背诵、训练,也是必要的,不能完全否定。再严格讲,对“简单告诉”也要具体分析,如果“告诉”是“意义”的,是曾经经过打开、展开而“压缩”的知识的话,即使“简单”,也是不能否定的。至于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指称某某事物、某某人,更需直接简单告诉了。进一步分析说明,从广义而言,一切学习都要有传授,因为要有外部提供客体,否则学习便无从发生。学生不同于一般学习者,学生的学习都要在教师的传授之下进行的,没有传授就没有学习。传授包括讲授法和探索、发现法两种基本形式,在教学实际工作中,两者都是同时运用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通常讲授法以言语形式为主;探索、发现法以活动形式为主。
  
  五、“探究式学习”
  是否有确定不变的目标?
  
  学科课程内容具有确定性,因此其目标在课程实施前也已确定。虽然探究式学习也有总的目标和具体目标,但探究式学习强调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设计,而这些目标和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探究式学习应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但是,当前各学校在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中依然存在“越俎代庖”现象。在课程实施之初,教师为统摄探究过程往往预先设定教学的目标和探究的主题,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不允许学生偏离设定的研究方向。这与探究式学习活动的目标生成取向是相悖的。探究式学习的内容和探究目标在活动展开中由学生从自己的头脑中生发出来,不仅学生很早就对一些富有价值的东西产生思考,并有所探索,而且,由于课题同自身的贴近程度较高,学生可以产生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更多的道理。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对其他领域发生兴趣,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价值观。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学生的探究动向,充分肯定这些生成性目标和主题的产生价值。这些生成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指向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目标群:“这一目标克服了以往‘目标模式’把既定的目标作为唯一的要求,忽视非预期的目标和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使课程目标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而非外部强加的‘指令’,因此研究型课程的目标是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强化,最后得到落实的,这更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目标的达成。”
其他文献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199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其中第三条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95年,我国又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些都为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教师主体思想没能在观念上得到提升和发展,在这种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在新课程视野下,有效教学应呈现怎样的特征呢?这历来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应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即六个“应”。    一、有效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
作为一名教师,从某种意义是上说,应该成为一个教育家——至少应该具备教育家的一些好的素质。教师除了应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巧,更应该具有比较完善的人格风貌。即在性格、气质、品德等方面,具有一种堪为学生楷模的总体人格特征,能给予学生一种美好的精神感染力。或如春风一样宽厚和煦,或如泉水一样简单明澈,或如哲人一样深刻睿智,或如严父一样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一个“可师”、
建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美国自19世纪后期起,开始实行教师证书制度,德国和日本也有与美国相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我国,教师资格认证申请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开放,意味着教师岗位将实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标志着教师职业社会化的开始。 我国教师资格认证主要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开始,教师资格认证首先在教育系统内部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这一阶段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第二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许多学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并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教师,这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不同于生活中的谈心聊天。如何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行探讨,以促进学校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良好的人格素
师生关系体现着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它不仅折射社会关系和教育理念,而且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传统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少民主,已成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藩篱。因此,重新建构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就成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师生关系状况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师生关系的优劣直接影响到
自上世纪末,国家开始在中学进行历史科课程改革后,中学历史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教学观念变化的指导和带动下,国家教育部也放宽了在教材方面的束缚,先后出现了几个版本的教材,如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还有一些地方性教材,使教材变得越来越丰富。教材的内容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前大学历史教材的缩写,变成了适应当代形势发展变化和中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新版教材。与大学历史系教材有了较大的差异。因此,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为人师者在教学中应该把传授知识与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求知、怎样思考作为一个整体任务来完成。在两课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设疑质疑释疑教学法,将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从而为他们学会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在两课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设疑、质疑、释疑是素质教育实践过程
新时期的教学改革,目标是培养具有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教学人才.对高师物理系学生而言,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语言教学能力,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素质,较强
《毛泽东思想概论》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它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大学本科生的必修课,学生对这些公共政治课普遍不太感兴趣,如何提高这门课的实效性,是我们教师应努力探讨的问题。    一、 加强“史”“论”结合    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既不能重“史”而轻“论”,也不能只讲“论”而偏废“史”。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