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福宝美术馆:脚踏实地探寻民营美术馆发展之路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i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福宝美术馆成立于2016年,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崔家店路371号,毗邻成都理工大学、东郊记忆。现占地2000㎡,展厅面积800㎡。由四川省文联主管,在四川省民政厅注册。是一家集美术品收藏、研究、陈列、推广、鉴赏、交流、展览展示、美术理论知识传播与讲解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美术馆。蜀中书法名家刘奇晋,知名学者流沙河,军旅艺术家邹文正先后为福宝美术馆题写馆名。
  在四川书画界,说到出版画册、承办和策划展览,艺术家们一定会为福宝印社的专业和高效纷纷点赞,可谓是有口皆碑。福宝印社是四川省福宝斋文化传播公司最重要的业务板块。福宝斋文化传播公司服务内容涵盖展馆陈设、书画摄影、设计、印刷、策展、布展、装裱、艺术品推广、艺术品原作扫描、艺术品复制等多方面,是综合性、一体性的艺术品制作和展示中心。
  脚踏实地 从文化公司到美术馆
  成立伊始,创始人向运华、向运成——从四川福宝古镇走出来的两兄弟,就下定决心、立志要做优秀的文化艺术传播公司。长期以来,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团队慢慢成长为四川书画界的中流砥柱。立足于四川书画艺术、放眼全国书画艺术领域,坚持“诚信是企业的灵魂,质量服务是企业的生命”的经营理念,在近十年的经营实践中,秉承着客户满意,服务群众的宗旨,不断完善公司印前设计、摄影、图片处理,印后装订及工艺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广大书画艺术家的信赖。“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坚持服务质量的同时,向氏两兄弟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由福宝印社独家引进的西南首台超大幅面轨道式尖端扫描仪、首台超大辐面书画浆裱机,填补了西南书画艺术领域高、精、尖、快设备的空白,为书画册印刷、艺术品复制、书画作品装裱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完美的服务。
  在做好印刷、制作、场地布置业务的同时,为了更进一步服务广大艺术家,为人民群众奉上更多优秀的文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艺生活,2016年,向氏两兄弟成立了四川福宝美术馆。自2016年开馆以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推进着川内艺术交流,为活跃四川文化活动,宣传四川文艺川军,贡献出来自民间的积极力量。福宝美术馆以“关注本土艺术、培养艺术人才、传承优秀文化、促进文化发展、推动艺术发展”为学术定位,策划举办四川本土艺术专题展,以此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和成都本地艺术的发展,塑造了城市民营美术馆的良好形象。
  好的展览 是美术馆生存的基础
  展览策划和展览的学术水准是衡量美术馆的一把重要尺标。对于民营美术馆而言,在坚持展览的专业学术水准的同时,还要保证展览的公众性、参与性,既有一定的难度,也是一大挑战。对此,福宝美术馆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
  “要真正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民营美术馆观展,并且成为‘常客’,高质量的展览项目是关键和核心,同时辅助以更贴心的配套体验,才能让观众在一次观展之后还会愿意来第二次、第三次…….”福宝美术馆总经理向运华在谈到自己的经营心得和理念时,如此说道。
  福宝美术馆成立1年多来,先后举办了《戎旅——陈江绘画作品展》 《诗意福宝——龚仁军中国画作品展》《四川青年书法十家作品展》《栀子街69号》《桃园乡愁入梦来——全国书画名家画桃花主题创作笔会》《北京书画名家桃乡行创作笔会启动仪式》《槐市书香书法展第二届暨福宝美术馆开馆展》《百花竞芳菲——《现代艺术》2016年度书画百家迎春作品展》《水墨漫画——四川水墨漫画展》《四川省第六届篆刻艺术作品展(巡展)》《铭记仁义 与爱同行慈善活动》《溪山诗韵——罗远富书画展》《静水深流——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书画作品展》 《柒零捌零十家青年油画艺术展》 《约绘——农工党四川省诗书画院提名精品展》《巴山蜀水——三峡画派作品展》《成都市丙戌金石书画研究会成立70周年暨2016年“丙戌春秋 翰墨飘香”金石书画精品展》等20多场展览,展览在广大艺术家和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并得到四川省政协、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美协、四川省书协、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市文联、成华区委宣传部、成华区文联等单位的关心和帮助。
  用心的经营,坚持推出高质量的展览,并得到各单位和机构的支持和关心,福宝美术馆一方面让艺术家与外界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同时也给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其广受欢迎。福宝美术馆正在以兼具传统和当代的展览特色,吸引着关注者的目光。
  坚守做美术馆 理想放在第一位
  繁忙纷杂的都市生活,快节奏的现代人,很少有时间去停留、去静观,而美术馆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丰富人民的文艺生活,让周末假期的休闲时光里,留有一份艺术的天空,是从福宝古镇走出来的两兄弟多年来的心愿。给美术馆取名为福宝,正是两兄弟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三水相汇、五桥相通,诗意的福宝小镇,是两兄弟停靠的港湾,心灵的归宿,理想的家園。梦想开始于此,纵使离乡多年,故乡仍是心中最想回归的地方。“把诗意的福宝放在心头,把对福宝的眷恋倾注在美术馆事业上”,于都市喧闹之中,坚守一块艺术理想停靠的港湾,对向氏两兄弟来说,是一件很幸福、很满足的事情。
  于是,对故乡的眷恋,成了他们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他们始终处于“满格”状态。他们立志把福宝美术馆打造成一个接地气的、公益性的民营美术馆,充分发挥美术馆在艺术生态、文化建设以及艺术的交流与传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福宝美术馆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民营美术馆的发展模式,以推进艺术的传播为己任,力求通过丰富的展览与教育活动推进艺术与公众间的交流。
  除了取得的成果,民营美术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和机遇。如何克服困难,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是每一位经营民营美术馆的人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于未来,向氏两兄弟充满了乐观豁达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和文艺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了党章,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为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文艺发展迎来新格局。政府和单位在延伸工作手臂,高度重视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在维护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合法权益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社会主义文艺春风一片欣欣向荣的热潮下,美术馆将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更进一步,努力为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爱好者及广大民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共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公共服务型美术馆。为四川省文化事业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谈起美术馆的未来,向运华如此信心满满的说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相信在故乡诗意的“加持”下,福宝美术馆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皮连生等编著的《小学语文学习与教学论》基于教学心理学,采用了语文能力分类与课型相结合的全新思路,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教学将课本的内容与形式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读写综合能力。本书是作者及其团队在语文教学科学化方面探索十年的结晶,旨在通过把握教学目的与学习规律,利用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引导教育工作者走出当前“高耗低效”的课程设计困境。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已经走过两年多的时光。两年间,“新”的不只是教材,更伴随着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方向。在所有的这些“新”中,一线的语文教师无疑十分关注新教材背景下的“新测评”。学业水平测试无法像新教材在开学时便可揭开面纱,总在学期末才姗姗来迟,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笔者真切地体会到,使用新教材的教师们,这两年,常常是在“战战兢兢”的状态中度过。教师们的焦虑,不仅源于新教材所带来的观念革新与调整
四川谐剧创始于1939年,1943年定名为谐剧,也是诙谐之剧、和谐之剧。它由一人独演,通过演员与虚拟的人物对话来完成故事的叙述。它以诙谐、幽默为主要手段,寓教于乐,寓庄于谐。  谐剧创始人王永梭1939年在四川合江县各界庆祝新年游艺晚会上,自编自演第一个谐剧《卖膏药》。他扮演了一个跑江湖的流浪汉,运用虚拟手法,使空旷的舞台上显现出众多人物,从而烘托了所表演的角色。  笔者写到这里,已然双目含泪。谐
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几个问题: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忽视学段特点;教学内容杂乱无章,忽视训练系统;教学策略本末倒置,忽视思维训练;教学模式缺乏变化,忽视学生心理。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根据20年来的习作教学研究,首先认真研读课标,梳理写作目标体系;然后立足年段差异,厘清教学内容;最后根据学段特点,选择教学策略,借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分三个学段进行具体阐述。  一、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策略
歌剧《同心结》合唱作为全剧音乐的组成部份,与乐队、独唱、重唱等完成了合唱演出的本职功能,同时也完成了多重表演功能,为剧目的整体呈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歌剧在艺术表现和意义作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从艺术精品的角度,肯定还有很多可再提升的地方,这需要更多更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助力。  “歌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以“音乐”为核心,融合了戏剧、舞蹈、美术、灯光等艺术门类。歌剧起源于巴
摘要:大学语文是一门富含人文内蕴与情感价值的学科,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相比,大学语文不仅承载着工具性的职能,更有自己独特的情感性教育功能。本文以《郑伯克段于鄢》教学为例,对大学语文情感教育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大学语文教师提供一点帮助和启示,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学语文 郑伯克段于鄢 情感教育  大学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高级形态,它与中小学的语文课程教育是不同的。“中小学语文课相对而
批判性思维被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欧盟的许多国家定义为未来社会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也被作为我国教育界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由世界经合组织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每三年进行一次。2018年,PISA对“阅读素养”的定义是:“为达到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和发展个人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对文本的理解、使用、评价、反思和参与的能力。”其中,评价、反思的能力被认为是批判性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多处提到学生语文思维的问题,比如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足以说明语文学习中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语言与思维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每个单元的语文学习目标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题、课文中的“泡泡”和语文园地中都有直接的呈现。在这种编排体系之下,每一单元的课文形成既独立又相关的“联盟”,在教学时,就不能只看文本,不看单元,我们应有观照整体的单元意识,从而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一、落实语文要素,遵循能力递增  统编教材“双线并进”的编排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
摘要:余光中作为中国文人,接受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他的“乡愁”以文化寻根为显在形态,其隐性内涵却丰富、复杂得多。《听听那冷雨》紧扣“听”字和“雨”字,驰骋想象,在跨越时空的联想与想象之中,集描写与抒情于一体,形象而传情地描绘了“雨与中国历史”“雨与中国文字”“雨与中国诗词”“雨与中国音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文化寻根之旅。  关键词:余光中 《听听那冷雨》 文化  引言  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