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阅读过程,重视阅读方法

来源 :语文建设·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已经走过两年多的时光。两年间,“新”的不只是教材,更伴随着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方向。在所有的这些“新”中,一线的语文教师无疑十分关注新教材背景下的“新测评”。学业水平测试无法像新教材在开学时便可揭开面纱,总在学期末才姗姗来迟,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笔者真切地体会到,使用新教材的教师们,这两年,常常是在“战战兢兢”的状态中度过。教师们的焦虑,不仅源于新教材所带来的观念革新与调整,更来自无例可寻的学业测评。测评朝哪个方向走都会紧紧地牵动着大家的神经。而2019年6月,第一批使用统编教材的学生将迎来中考。在此大背景下,探讨当前测评的现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用统编教材教,避免盲人摸象。笔者拟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谈谈当前测评的一个新动向:名著命题告别拘谨,走向开放,名著题不再是试卷的点缀,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大大方方地建立起一块扎实的“测试版图”。
  统编本教材主编温儒敏多次强调:语文新教材专治不读书,主张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具体到名著,每册教材采用一部主推荐加两部自主阅读推荐的“一拖二”形式推荐阅读书目,每册推荐六部,给学生选择阅读的空间。不得不说,很多语文教师都知道读整本书很好,但是长久以来,“名著阅读”常常被搁置,沦落为考试前的突击刷题和背题。寻根究底,这种现象与中考測评对名著的“浅尝辄止”不无关系。不妨来看一下杭州近两年的中考名著题目,便可窥其大略。
  2017年杭州中考卷:
  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态度。(2分)
  2018年杭州中考卷:
  (1)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概述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①《》: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②《》:通过续写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女性形象。(2分)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3分)
  A.宋江B.猪八戒
  C.虎妞
  示例:尼德·兰——性情暴躁,常打算逃跑;但在危急关头就挺身而出,如当尼摩船长为救采珠人被鲨鱼攻击时,他用钢叉刺中鲨鱼,挽救了船长的性命。
  不难看出,在统编本教材使用前,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的名著试题有三个特点:一是分值少:2017年仅有2分,仅占总分的1.6%;2018年分数虽有增加,但也仅为5分,占分比也仅为4%。二是考查较浅显:无论是2017年的填空,还是2018年的填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考前熟记名著复习资料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相关题目,并不一定要真正地阅读过“整本书”。三是题目设置的思维含金量不足:譬如2017年的名著试题,学生直接可以通过题目中的“封建孝道”四字推断出“否定”“批判”等词,这一填空并不能有效检验学生三年学业的名著阅读成果。其他题目也表现出强烈的“识记”色彩,因此,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尴尬现象:很多学生在作答2018年名著试题第二小题时,看似是在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宋江、猪八戒、虎妞等人物形象,实则却是把预先死记硬背好的性格特征“默”出来。
  鼓励师生亲近名著、共读名著固然是一种“理想化”的举措,不过,却也只是“理想”。在当前“应试”味道依然浓厚的教育现实中,要想有效推动学生读整本书,要想有效规避对名著“蜻蜓点水式”“浮光掠影式”的教学困局,就必须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作用,必须切实增加名著阅读的测评分值和测试深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倒逼甚至扭转这种现状。自统编本教材使用以来,杭州市各区的期末试卷都在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落实“整本书”的测评理念,积极拓宽名著测评的途径,在探索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过一些“用力过猛”的情况,但是总的来看,名著测评的类型正在日趋稳定,展现出日臻成熟的命题形态。
  综合杭州市各个区县的学业水平测试题来看,名著阅读的分值占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以西湖区为例,该区在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的期末试卷中,将名著的分值提高到19分,占总分的比例近17%。再如江干区的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水平测试试卷的名著分值也高达20分。又如上城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的期末考查卷,同样将名著的测试分值提升到了17分,名著的分值占比近15%……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杭州,实际上,浙江省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倾向于从名著中选取片段直接命制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名著测评与现代文阅读正在走一条融合之路,因此,名著的分值获得了可观的增长。
  当然,名著测评分值的增长并非是单纯的“量变”,更是深层的“质变”,即:名著测评由注重死记硬背转为强调活学活用。从测评的能力层级看,更加关注学生“分析”与“评价”的高阶能力。测评导向一改过去的浅尝辄止,转而追求深挖深究,使得以往那种“突击式”的考前强背强记之法难有用武之地。其具体命题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名著测评题逐步由“僵硬化”转为“过程化”
  以往的测评题目偏重考查某些孤立、静止的作品信息,譬如让学生填写作品中人物的姓名,或者是简单地复述某个重要故事情节,考查点过于浅表,难以使学生的思维有效地调动——“僵硬化”的名著测评只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误导教师的教学方向。而在统编本背景下的名著测评,则聚焦整本书阅读,力求将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有效地展露出来,这种“过程化”的命题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题型不再局限于选择、填空题,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扩展型的简答题”。这类题型具有较大的延展性和开放度,其所追求的并非是某种确定的答案,而是检验学生对整本书的熟悉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真实阅读感受。例如下面的这两道题目(选自杭州市各区县的学业水平测试真题,下文不再赘述):   (1)请选择最恰当的选项,并说明理由。
  文中的“我”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他是尼摩船长的。
  A敌人B俘虏C贵宾
  D(以上都不恰当,请自主填写)
  (2)下面是两位同学阅读名著后的体会分享,请先将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然后分享你阅读《基地》或《红岩》后的感受。
  金金:魔幻的世界让人神往。哈利·波特的使命就是要战胜伏地魔,要打败他,必须取得的三件“死亡圣器”分别是长老魔杖、复活圣石与。
  图图:海洋的世界让人惊叹。阿龙纳斯乘坐尼摩艇长的“”号潜水艇,进行了长达两万里的奇幻旅程,赞叹其构造的精妙,原理的神奇,还有上万册的藏书和丰富的馆藏。
  我:。
  第一道题目考查名著中的人物关系。命题者所给出的三种人物关系“敌人”“俘虏”“贵宾”都有一定的道理,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确定人物关系,该题甚至还允许学生概括出自认为合适的人物关系,试题不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答案程式,而是以一种拓展的形式,“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零散到系统,由片段节选到全文”[1],由一个小小的支点撬动对整本书的探究。第二道题目则借鉴了PISA的命题理念,学生首先要对“金金”和“图图”同学的阅读感受进行访问,并检索出关键信息,用“一个词”概括阅读某本名著的感受,并围绕此感受展开阐述。这就考查了学生的整合、解释和评价等多项能力。这种弹性十足的扩展型简答题,显然要求学生具备常态式而非突击式的“阅读过程”,并展现自身的真实阅读思考。此外,两题的命制理念也值得关注:引导学生站在理性立场上对所持观点进行分析、评估和证明,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正是这种“参照性阅读”的命题理念,才使学生大脑中的“思考过程”得以在纸笔测试中清晰地显现。
  其次,名著测评的“过程化”还表现为开发出适宜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处于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中,对文本进行追问,“由情态到原因,由现象到本质”[2],从而梳理出作品的内在机理。以下两题遵循了这样的命题理念:
  (1)全班共同阅读《駱驼祥子》后,进行了任务式专题探索,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见表1)
  参考文献
  [1][2]褚树荣,黄会兴.整本书阅读与研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65.
  [3]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3.
其他文献
摘要:在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军旅小说创作迎来了一个春天,作品的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军旅小说本身的军旅性也在逐渐淡化,其商业价值日渐显现。此消彼长带来的军旅小说价值定位变得模糊起来,在新世纪的军旅小说创作中应该如何继续发扬传统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涵值得作者去深思。本文旨在通过讨论商业语境对军旅小说创作的利弊,市场运作条件下军旅语境的体现方法以及商业语境与军旅语境在新
“我们可真是找了一件难事来做。”提及筹备中的四川省文联纪念改革开放40年文艺特展,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特展总策划平志英笑着说。  不论是全国首家摘掉人民公社牌子的广汉向阳公社,还是伤痕美术的开端之作《为什么》、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从政治经济到文学艺术,四川的改革开放历程异彩纷呈,可圈可点。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四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更具特别的意义。  自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被译介到国内,引起了国内读者广泛的阅读兴趣,但因缺乏对外国历史发展、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了解,读者往往无法对外国文学作品及其文化内涵有深刻体会。于是,导读作为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外国作品的工具便出现了,《英美文學经典作品赏析与导读(英国篇)》属于编写水平较高的一部。本书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英国文学从产生、发展、成熟到形成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全过程,揭示了文学与历史、宗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持续跟踪关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及使用情况。在研读过程中发现,有部分课文在语言文字方面作了一些修改,小至一个标点,大到调整段落结构、增加段落篇幅等。这些改动显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倾注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因此特别值得推敲、研究和思考。那么,课文修改得到底好不好?为什么要进行修改?这样的问题自然不时萦绕在笔者的脑中。现在我们以二年级上册课文《玲玲的画》(原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为例,采
主管单位:达州市达川区委宣传部  达州市达川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达州市达川区作家协会  符纯荣  FUCHUNRONG  《川东文学》执行主编。曾用名符纯云,笔名远帆、巴山石头。四川省作协会员,达州市诗词协会副主席,达州市达川区作协副主席。先后策划、主编《秋韵诗报》《碑河风》《蒲江势》《川东文学》等多种文学报刊。  寄语  达州市位居川东偏北、巴山南麓,巴河、州河、渠江终年流淌,得益于
摘要:莫言在小说中的语言运用独树一帜。他勇于在创作中突破语言常规,灵活搭配和重组词语,以自己敏锐的主观感受,自由发挥对语言的运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莫言风格。本文试结合莫言小说,总结分析其中语言使用特点。  关键词:莫言小说 语言  引言  莫言是当代著名作家,自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和他的作品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聚焦莫言,仔细品味其创作的小说,从《红高粱》到《透明的红萝卜》,再到
从2004年开始,我国香港地区开始推行全港性系统评估(territory-wide systemassessment,简称TSA)。TSA为低风险评估,旨在评估学生的基本能力。TSA于每年5月举行,评估的范围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评估的对象包括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和中学三年级的学生。以语文学科试题为例,TSA试题设计包括阅读、写作、聆听和说话四个方面,其中说话评估的设计颇有特色。本文以201
冠毒肆虐起尘嚣,神州大地顿寂寥。滚滚云霾生魅魎,灼灼心潮灭瘟枭。八面四方援三镇,万众一心筑爱桥。军民融合擎天柱,天使奋力斩毒妖。   古风.静待花开   早春二月待花開,万物复苏放眼来。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都是爱!   廖赤军   1962年生于成都市,现任成都电力行业协会会长,曾任四川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科技委委员,省民革委员,四川省税务局特邀监察员,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019年被市经信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皮连生等编著的《小学语文学习与教学论》基于教学心理学,采用了语文能力分类与课型相结合的全新思路,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教学将课本的内容与形式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读写综合能力。本书是作者及其团队在语文教学科学化方面探索十年的结晶,旨在通过把握教学目的与学习规律,利用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引导教育工作者走出当前“高耗低效”的课程设计困境。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