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方传统文化,提高幼儿美育教育质量

来源 :颂雅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bo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如今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多元化的文化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更需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使中华儿女更加自信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最为基础的教育,将地方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美育教学中,对于提升幼儿思想道德素养和艺术审美价值而言是极为有利的,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幼儿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真正将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相接轨,更好地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 幼儿 美育
  一、增强幼儿的民族自信心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或者体系都是立足于当地的环境之中的,有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应更加突出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使其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国家的认同感是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的,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育过程中,应突出强调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作为教育之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挖掘地方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建立幼儿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例如,蒙古民族所崇拜的图腾包括狼、鹿、耗牛、鹰、天鹅等,而且在中原汉文化的融合背景下蒙古族也崇拜龙,还有一些部落崇拜树木图腾等。将蒙古族对图腾神话的崇拜渗透在幼儿美育教育中,能够使幼儿深刻地了解当地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强化其民族认同的作用。以幼儿剪纸艺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蒙古族的图腾崇拜、神话传说、民俗民风等内容作为主要创作体裁,这些剪纸的构图、样式以及用色都蕴含着当地人们质朴的价值观,而且其中还包括重民本、求大同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另外,剪纸艺术本身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选取适用于幼儿学习和理解的地方传统文化进行讲解。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智慧巧做的文化基因等等,从而增加幼儿的民族自信心。
  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语言,如文学作品以用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个体的意识形态。这些需要创作者拥有识字、写字、篇章造句以及构思能力等最为基本的艺术创作元素。对于幼儿的审美教育而言,美术教育是重要的形式,而美术教育中亦包含着最为基本艺术创作元素,包括点、线、面、色、形等。美术创作讲究的是色调的对比、节奏的韵律、对称之美以及统一与变化的关系。这些传统艺术元素在不同区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地方特有的传统文化,当地的劳动人民也用自己的形式美学创作出了一件件熠熠生辉的艺术品。在幼儿教育中为幼儿渗透美术语言教育,能够使其明确把握当地传统美学中的艺术元素,对于其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例如,扎染技艺是蒙古族传统的手工艺之一,有着图案美和工艺美的特征。当地幼儿教师在为幼儿讲解扎染艺术的过程中,可以从艺术语言的角度出发,让幼儿理解折叠、夹染、捆扎等形式所形成的点、线、面形状的花纹,使幼儿初步了解色彩的搭配法则,使其体会不同色彩所传达的不同心理情感,充分感受多变的色彩所带来的的扎染乐趣。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渗透艺术语言教学,能够让幼儿在思考艺术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艺术,对于培养幼儿独立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还促进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提升幼儿的艺术感知力
  对于幼儿美育而言,更多的是在幼儿阶段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感知当地艺术形式的无限魅力,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强化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意识。长调民歌是蒙古族的一种地方传统艺术形式,其曲调优美流畅,以波浪式的旋律呈现跌宕起伏的效果,表现了天高地阔的草原自然环境,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幼儿美育的重要素材。
  例如,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引导幼儿多思考、多观察、多聆听当地长调民歌的艺术形式;之后,以趣味化的元素融入作品当中,这是对作品表现手法的重塑,能够让幼儿不断思考和探索长调民歌的多种表现形式,从而使得作品焕发出具有童真的色彩;最后,教师还应为幼儿开展当地音乐演唱活动,为其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幼儿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感受当地的长调民歌的无限魅力,有效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其艺术素养的提升。
  结语
  总之,對于幼儿美育教育而言,教师从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发,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着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并为其渗透艺术理念和形式教育,提升他们的艺术感知力,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常鑫.刍议幼儿美育:寓教于美[J].基础教育研究,2019(17):91-92.
  [2]宋芳芳.幼儿园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开展美育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9(16):169.
  作者单位: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金融广场幼儿园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曾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对小说《离婚》有这样的评价,它“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画也稍加深刻”。实际上作为先生的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离婚》要比以前的作品更为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以后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农村的现实。将言语上的冲撞、行为上的抗击视为改革,本身就荒诞且可笑,这就让那些反对改革之人更加容易抓住把柄、一举击破、万劫不复。然而这种毒害并没有结束,反而在变本
期刊
摘要: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文学体裁,创作一首诗词的基础在于“体验”。美感经验的积累是诗词创作的前提,没有美感经验,就没有“美”,也就不可能创作出“美”的作品。体验的前提、过程和成型也就是美学中显现、赋形和诗性言说的过程。  关键词:诗词创作 美学 体验 格律  一位戏曲理论家曾说过,和话剧相比,“戏曲不是把米做成饭,而是把米酿成酒。”这位戏曲理论家的比喻也可以用于诗与文的区别上。清
期刊
摘要:中国是当今世界仅存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传而又一脉相承,经过多个时代的变迁沉淀,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是无数华夏先贤的智慧结晶,也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精神内在,是无数中国人成长过程中必要的学习与传承文化内涵。大学生正处于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引导真善美的个人行为,提升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因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期刊
随着冬至的到来,渭北平原气温骤降。懒懒的阳光已不再露脸,不知何时早已躲进厚厚的云里面,雾霾开始肆虐人类的健康,各种感冒迭然而之。“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作为二十四节气的传统节日,人们倍加重视,不仅对来年美好生活充满期许,而且对已故之人怀有深深的思念。我怀着殷切的期盼,默默希望从此日子一天比一天长,阳光一天比一天多,生活一天比一天美。  昨日在商户买了一条裤子,回家后总觉得有点小问题,晚上出去更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当前,由于新兴文化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受到了严重阻碍。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快速成长时期,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良好提升,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悟中,获得更多的品质和精神收获,进而促使其更加健康和全面成长。据此,本文就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过了五千年的岁月变革,形成了独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中职服装专业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应用,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 传统文化 传承与应用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民族文化。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服装的设计也有了一定的需求量。在中职服装专业的教学中,教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积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教育的重大使命与责任。特别是在如此重视德育教育的今天,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丰富中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促使中职学生自觉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基于此,本文对中职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展开积极探索,以期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职语文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我国民族精神的基础。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其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所以,在各种外来文化充斥着中职学生思想背景下,将传统文化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之中,能够让学生辨别和抵制腐朽文化的能力得到充分良好地提高,为其正确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而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来,是当前广大中职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
期刊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历代人们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德育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起到了极好的承载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教学中,不但能够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同时也推动了学生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的良好树立,为他们能够在未来取得更高层的成就奠定精神与文化的基础。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工作的策略做了阐述,旨在为中职
期刊
摘要:文言文在我国的历史已逾三千年,其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已然成为国家的瑰宝。为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高中语文课程中选取了大量文言文,其饱含我国民族情感,道出了千百年来的人文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言文 渗透对策  通过讲解文言文,教师可以深刻解读我国的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内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