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 :颂雅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3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在我国的历史已逾三千年,其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已然成为国家的瑰宝。为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高中语文课程中选取了大量文言文,其饱含我国民族情感,道出了千百年来的人文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言文 渗透对策
  通过讲解文言文,教师可以深刻解读我国的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内在精神,让高中生可以有所感触。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建立的重要阶段,中国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略有不同,更加注重整体主义,更倾向于分析民族、家庭以及国家的责任,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很多古人毕生追求的梦想。例如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就可以给学生讲解古人的礼仪坐姿,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下面将对此进行讲述。
  一、强化诵读
  语文教材所选取的文言文作品,有的侧重于写人记事,有的侧重抒情说理,都是历史名家的精品之作,其中的自然美、音韵美以及人文美不言而喻。往往优秀的文言文作品中,在字里行间的缝隙中,我们也能够洞察作者的内心世界,做到心领神会。宋代苏轼曾提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诵读的重要性。基于此,进行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诵读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敢于诵读,将文中的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出来。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就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浅唱低吟。例如,在讲解《鸿门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的诵读文章,激发他们对古代典故的學习兴趣,以此为引子,对三国时期的文化进行讲述。
  二、创设情境
  (一)多媒体的应用
  现代各校教学条件均有所转变,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都在不断完善,大部分学校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为挖掘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以音乐和图画的形式反映出来,使得文本内容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欣赏,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兴趣。说到多媒体的应用,例如讲到《赤壁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该课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出来。教师则利用课前的准备时间,展示黄州赤壁的风景图,使其更好地运用此手段,让学生能够感知到语言的生动性,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示赤壁的风景图。随后,教师可以选择部分文本情感与学生较为贴切的作业,丰富文章的内容,课上大家可以共同交流,师生之间彼此欣赏,互相评价,发挥个人的优势。
  (二)编写文言短剧
  部分文言文的篇幅冗长,具有很强的情节性,教师若对内容进行串讲,则会耗时耗力,并且学生也难以集中精力听课,极易感到枯燥,讲解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可以将枯燥的叙事性文言文改变为短剧,在讲解之前让学生先根据个人理解创编。例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名篇名作,都可以创编短剧。在整体的排演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而不是被动接受,不但可以收获较大的乐趣,也能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对内涵把握更加精准。
  三、联系生活
  文化虽然不似其他物品那样直观地摆在人们的眼前,但其并不是虚无的,它不但是文化经典,更是与我们生活相联系的。想要学好文言文,理解古人的思想境界,就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例如,讲解《陈情表》时,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年幼的李密身世坎坷,面对祖母的垂危,其为送终甘愿违抗升职,拳拳之心,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学完本文之后,笔者可以跟学生敞开心扉,聊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很多高中学生其实是很少与父母交流的,甚至个别较为叛逆的学生排斥与父母沟通,尽管他们的内心也是爱父母的。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能够回顾过去的十几年,父母对自己的倾心付出。细细回想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很多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开始尝试和父母敞开心扉,共同去探寻内心的那一点奥秘,用实际行动去回馈父母对自己的殷殷期盼。
  结语
  现代社会固然还是有很多文化得以传承,但我们不可否认,人文精神方面却略显没落。身为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语文教师,应该对民族文化精神进行传承,在高中语文教育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其与文化传承相联,方可实现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要培养文化底蕴深厚的新公民,成为更有底气的世界公民。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体现了多年的历史积淀,更是中华民族能够持久屹立的堡垒。在高中文言文中渗透传统文化,将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蒋勤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以苏教版为例[D].宁波大学,2018.
  [2]何俊才.学情视角下的高中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教学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赣县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具有深厚悠长的文化意蕴和别具一格的文学特征,透过简短而节奏化的语句,流露出真情实意,通过精髓而真切的字眼,体现出古人思想境界的高度。古诗词将思想文化与精神情感相互融会贯通,铸就了经典文学的历史地位,是每一个中国人,乃至所有学习中文的人,都需要且必须要了解和学习的内容,这足以证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影响。因此,学会吟唱与鉴赏古诗词,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能力与
期刊
鲁迅先生曾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对小说《离婚》有这样的评价,它“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画也稍加深刻”。实际上作为先生的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离婚》要比以前的作品更为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以后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农村的现实。将言语上的冲撞、行为上的抗击视为改革,本身就荒诞且可笑,这就让那些反对改革之人更加容易抓住把柄、一举击破、万劫不复。然而这种毒害并没有结束,反而在变本
期刊
摘要: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文学体裁,创作一首诗词的基础在于“体验”。美感经验的积累是诗词创作的前提,没有美感经验,就没有“美”,也就不可能创作出“美”的作品。体验的前提、过程和成型也就是美学中显现、赋形和诗性言说的过程。  关键词:诗词创作 美学 体验 格律  一位戏曲理论家曾说过,和话剧相比,“戏曲不是把米做成饭,而是把米酿成酒。”这位戏曲理论家的比喻也可以用于诗与文的区别上。清
期刊
摘要:中国是当今世界仅存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传而又一脉相承,经过多个时代的变迁沉淀,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是无数华夏先贤的智慧结晶,也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精神内在,是无数中国人成长过程中必要的学习与传承文化内涵。大学生正处于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引导真善美的个人行为,提升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因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期刊
随着冬至的到来,渭北平原气温骤降。懒懒的阳光已不再露脸,不知何时早已躲进厚厚的云里面,雾霾开始肆虐人类的健康,各种感冒迭然而之。“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作为二十四节气的传统节日,人们倍加重视,不仅对来年美好生活充满期许,而且对已故之人怀有深深的思念。我怀着殷切的期盼,默默希望从此日子一天比一天长,阳光一天比一天多,生活一天比一天美。  昨日在商户买了一条裤子,回家后总觉得有点小问题,晚上出去更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当前,由于新兴文化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受到了严重阻碍。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快速成长时期,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良好提升,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悟中,获得更多的品质和精神收获,进而促使其更加健康和全面成长。据此,本文就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过了五千年的岁月变革,形成了独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中职服装专业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应用,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 传统文化 传承与应用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民族文化。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服装的设计也有了一定的需求量。在中职服装专业的教学中,教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积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教育的重大使命与责任。特别是在如此重视德育教育的今天,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丰富中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促使中职学生自觉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基于此,本文对中职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展开积极探索,以期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职语文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我国民族精神的基础。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其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所以,在各种外来文化充斥着中职学生思想背景下,将传统文化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之中,能够让学生辨别和抵制腐朽文化的能力得到充分良好地提高,为其正确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而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来,是当前广大中职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
期刊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历代人们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德育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起到了极好的承载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教学中,不但能够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同时也推动了学生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的良好树立,为他们能够在未来取得更高层的成就奠定精神与文化的基础。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工作的策略做了阐述,旨在为中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