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的对口升学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007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高校扩招和国家关于职业学校“学生缴费入学,毕业不包分配、自主择业”政策的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在“普高热”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源数量和质量大幅度下滑,出现了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困难。
  虽然国家有关于中职学校推荐对口进入大学深造的政策,但名额很少,进入2000年后,国家在取消推荐实行对口升学政策后,给了职业学校多层面培养学生的机会,各职业学校积极苦练内功,一方面大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拓宽就业渠道,以高就业率来拉动招生;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口升学教育和研究。由此也出现了一些职业学校重升学轻就业的培养方式,引发了一些关于就业与升学关系的争论,笔者就进行10多年对口升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有一些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主次兼顾 突出就业 发挥对口升学附加值作用
  
  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拿出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学习和深造的职校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为优秀的中职类学生提供了上大学机会。从中职学校升学工作发展角度来看,对口升学的高考向职校生的开放,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职教育生源难的状况,满足了一部分中职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尤其是近几年职校的不断扩招,也吸引了不少高考落榜的好学生和家庭条件差成绩不错的初中生。虽然职校在扩招的洪流中仍很艰难,但必尽有了一道夹缝,给学校和学生注入了些许希望,提高了些许生源质量,也增强了些许信心。
  当然,在对中职学校升学教育积极作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中职学校毕竟是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应用型人才。客观地讲,中职学校升学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从总体上看,能够走升学途径进行深造的学生毕竟是少部分,从我校情况来看只占1.6—2%。。当前对口单招的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扩大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升学工作在中职学校中必然只能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而重点还是要牢记职业教育的育人宗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学生就业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重心。
  就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来看,中职教育仍然是以就业为主体的教育。因此,作为中职学校其主要任务应是按照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加强以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而对口升学教育可以作为中职学校在招生、和提升学校软实力方面的一种附加值,从很多学校的经验看,这种附加值不仅可以直接提高以升学为目的的这部分学生的入学率,还可以促进和带动以就业为目的的占多数学生的高入学率。由此看出,利用好对口升学教育这一附加值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二、对口升学教育对提升学校综合能力的现实意义
  
  从近几年中职教育发展过程看,今后一段时期对口升学有一定的扩展趋势,但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缺少的形势会表现出对中职教育的依赖将越来越大。因此,对口升学扩招也就必然是在一定能力、一定条件、一定数量的范围内,而就此而言,已对提升中职教育综合能力产生了影响。
  首先,适度扩大对口招生有利于高校(目前对口升学主体主要是以高职为主)教育培养目标多样化。中职学校就多数专业而言,其毕业生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最佳“原料”,或可说是高职人才的“半成品”。这样的学生更适合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可以促进高职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而普高生作为高职的“原料”和中职生比较,中职生更优越。这是因为前者是基础教育,后者是职业教育;前者的学生进入高职学习,是一种跨类型教育,而后者的学生进入高职学习,属衔接性教育。尽管普高生文化基础普遍比较全面、扎实,适应性和可塑性较好,但毕竟没有经过专业技能训练,也没有专业上相应的动手能力。有理由说高职院校大量招收普高应届毕业生,就一般而言学生因缺乏专业基础,在同样的条件下和规定的学制时间内,与中职生相比,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的办学特色也会受到影响。
  其次,适度扩大对口招生有利于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要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必须使三个层次的职教相互溝通、相互衔接。我省已有高职(包括实属高职)十几所,但就目前情况看,中职与高职的沟通与衔接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直接影响了两者的对接。高职教育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就有必要建立一种中、高职教育的沟通衔接机制,以促进高职培养目标的健康实现。因此,在招生对象上,应逐步发展到以中职对口招生为主的轨道上,保障和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改变人们普遍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就是终结性教育和中职毕业生没有继续升学、深造机会的观念,进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以保证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
  第三,适度扩大对口招生有利于推动中职教育发展。时至今日,人们把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看成是唯一成才途径的观念仍未完全消除,而不看好职业教育成才的前景。究其原因中职与高职之间仍没有一种衔接沟通机制,影响了人们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和深度观察,使大多数中职教育形成终结性教育,让人们感到进了中职校门就定了终身。多数家长正是看到中职教育这一特征,不乏很多家长对不够普高分数的孩子千方百计花钱进普高,致使中职招生受到很大的冲击,致使中职生源整体素质下降,致使中职办学目标难以真正实现。这种情况以成为教育体制结构中的一大缺陷。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制定高职教育扩大中职校对口招生的政策及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推动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和中职教育健康发展。
  第四,适度扩大对口招生政策是广大中职学生和家长的迫切需要。以我校为例,在招生时对家长的一份问卷显示,至少有30%以上的家长表示对口升学的愿望,而靠花钱进入普高的原因也是因为家长愿意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从近几年家长的倾向看,家长和孩子的这种愿望会越来越强烈。仍以我校为例,连续几年招生“冷中有热”,能保持招生好势头,与对口升学有密切关系。如果建立了中职与高职之间衔接沟通机制活政策,中职教育将会更多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兴趣,这也正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教育规律。当然,要改变人们对中职教育的认识,除了政策的引导,还需要社会普遍的认可,相信当社会认识中职教育和认识普高放在同等地位时,中职教育将会呈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三、对口升学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同时也属于高等教育,虽然具有高等教育规律,但其本质仍然是职业教育,只是层次高于中职教育。仅就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地区、行业、部门、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所以,高职的课程要求既侧重理论的应用性,又注重实际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多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明显具有三层含义:一是具有必要的理沦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二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线;三是面向农村、部门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
  从培养目标这个意义上讲,中职教育对口升学正是促进和完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捷径。首先中职生已具有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从思想上有了高职毕业后就业的心理准备;其次中职生已具有了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对口升学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奠定了基础;第三中职生已具有了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在高职课程实训过程中更容易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巧。以上三方面显然对完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沟通和衔接,不仅局限于对口升学,对各自办学思路、办学模式都可在沟通和衔接中获得必要的益处。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研究中、高职教育沟通和对接已成为必要,只有搞好沟通和对接,才可以促进各自培养目标更贴近社会需求;才可以促进各自课程体系更完善;才可以促进学生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最终促进各自的康发展。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是很有必要的。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价值,树立信心,因此,我们每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一、要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意志、兴趣等个性充分的了解,再根據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如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
摘 要:在这几年,广大教师多次进行了新课程教材与课标的学习、培训,为全面开展新课程教学作好了准备。本次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课有5个模块,是人人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选修课程分为4个系列,是为了给将来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宽泛、更进一步基础。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发现和感触,非常值得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 培养费 表达 能力    在这几年,广大教师多次进行
在课堂上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
摘 要:搞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首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次创造改进机会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最后让学生学会修改。  关键词:培养兴趣 观察生活 丰富阅读 修改为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它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问题一:我是一个女生,从初中开始打羽毛球,最近又接触上了网球运动。我感觉从羽毛球到网球有些转不过来,主要是手腕的问题,这可能也是一个很多人会遇到的问题。我想问一下王指导怎么在有一定羽毛球基础的情况下,找打网球的感觉?  王良佐: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的话,你有打羽毛球的基础,在人和球之间距离的判断上,你相比一般女孩子就有了一些优势。如果你什么球都没碰过,你就不会有这方面感觉。所以,有运动基础总比没有运
期刊
课堂导入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努力做到先声夺人、先声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之窗,使学生心倾神往。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    一、情景感染激励法    情景感染激励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景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将要学到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
1987 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 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期刊
摘 要:心理障碍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有体育心理障碍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种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这种心理不仅对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而且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有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学习 心理障碍    一、学生在体育学习
摘 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任务,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企业纪检监察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切实构建起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关键词:惩治和预防腐败 机制 建设 落实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